楊云霞
摘要:在我國素質教育高速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觀念已經無法滿足教學的需要,應該更新和完善教學的方法和觀念。而新型的教學觀念以及方式應該以師生與學生的多向互動為主,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學方式更應該具有直觀性以及具體性,讓學生更好的接受教學的內容。因此,在實施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教具學具這一輔助教學方式進行運用,認識到輔助教學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性,對教具學具的應用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教具學具;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應用方法
教具學具指的是教師實施教學時用來講解和說明某一事物的模型、實物、多媒體課件、幻燈片或者是圖表,教具學具可以分為模型等傳統(tǒng)教具和多媒體課件等電子教具兩類。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是離不開教具學具的,學生需要依賴教具學具去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內容,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及質量。所以,小學數(shù)學教師應該充分的認識到教具學具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對教具學具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和淺析。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源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是教師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在實施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時教師運用教具學具實施教學,可以將課本中抽象的知識以模型、實物等方法直觀、生動的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教學的內容,避免了課堂教學的枯燥和乏味,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
(二)有助于學生充分的掌握知識
在實施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運用教具學具可以讓學生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去掌握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對一些概念的理解,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概念知識。同時,教具學具的運用可以讓學生在實際操作、觀察、測量以及拼接的過程中,對幾何的相關知識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具學具的運用過程中推導出相關的知識,讓學生更加充分的掌握知識。
(一)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種教具操作模式
教具學具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應用的方式有很多,教學的效果不盡相同,所以,教師應該豐富教具學具使用的方式,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制作新穎且符合學生實際需要的教具,豐富教具操作的模式,讓小學生在多種教具操作模式的引導下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學的內容,避免傳統(tǒng)教具學具應用方法使學生產生厭煩感,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
例如,教師在講解“克、千克、噸的認識”這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首先就應該為學生準備硬幣、蘋果、天平、臺秤、字典等教具學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動手掂一掂蘋果、硬幣以及字典的重量,先感知質量的單位,之后,運用臺秤和天平進行稱重,讓學生建立起重量的觀念,這樣對多種教具操作模式綜合運用的方式有助于教學效率的質量。
(二)將傳統(tǒng)的教具學具與多媒體進行整合
教具學具可以分為傳統(tǒng)教具學具以及電子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屬于電子教具學具較為常見的一種。傳統(tǒng)的教具學具可以面對全體學生,讓學生通過實物的觀察和動手操作增加學習的興趣,而多媒體課件則可以讓學生直觀和多樣化的去體會教學的內容,將傳統(tǒng)教具無法展示的內容更加直觀的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因此,在實施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傳統(tǒng)的教具學具與多媒體進行整合。
例如,教師在對“角的初步認識”這一教學內容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就應該為學生準備多媒體課件以及三角板、兩根硬紙條做成的活動角等傳統(tǒng)教具學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讓學生通過傳統(tǒng)的教具和學具對角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感知,之后,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更多的物品,讓學生去找這些物品中的角,同時,將知識點展示在課件中,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加全面的掌握和理解。
(三)形成有利于教具學具應用的課堂環(huán)境
在利用教具學具實施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保證教學的有效率和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為學生營造一個有利于教具學具應用的課堂環(huán)境,保證教具學具的質量和數(shù)量。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他們共同運用教具學具理解教學內容,教師在各個小組之間巡視,給予適當?shù)闹笇c引導,進而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的內容[2]。
例如,教師在對“計算器”這一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就應該讓學生先準備好計算器,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分成人數(shù)相同的不同小組,讓每個小組間的成員形成一個圈,在組間對計算器的用法進行探討和分析,教師進行巡視,對學生不能理解的內容進行解釋和說明,這樣的教具學具運用方法有助于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實施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的認識到教具學具應用的重要性,利用教具學具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具體和生動的教學環(huán)境中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構建一個高效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劉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年第21期:221-223.
[2]梁天德.談信息技術與物理整合的有效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5年第05期:32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