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安順學院圖書館藏黔江中學古籍為例,對在古籍修復工作涉及到的古籍、古籍修復等作了闡釋,并探討了開展古籍修復工作遇到的問題和采取的相應(yīng)措施。認為開展古籍修復工作要了解修復對象的情況和本館修復人員技能情況,應(yīng)本著“重要優(yōu)先”原則來制定修復計劃,并采取相應(yīng)的修復措施。
【關(guān)鍵詞】黔江中學古籍;古籍修復;修復條件;修復措施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一、關(guān)于古籍修復
(一)古籍與古籍修復
要了解古籍修復,首先得知道古籍的概念,中國家圖書館對古籍的界定是這樣的:“成書在辛亥革命以前,而又具有古典裝幀形式的書刊資料。包括刻本、寫本、稿本、抄本、手稿、墨跡、印本、拓本、拓片、鈐印本等等?!盵1]從這里可以明確古籍成書在時間上的界定是辛亥革命(1911年)以前,裝幀形式必須是古典裝幀,即線裝、卷軸裝、旋風裝、蝴蝶裝、包背裝、經(jīng)折裝等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裝幀形式。但是,古籍的思想內(nèi)容、語言文字及裝幀形式等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它有一個自身發(fā)展的歷史規(guī)律和過程,不會因為發(fā)生了辛亥革命就馬上變化或消失,因此在1911年以后影印和排印的一些圖書應(yīng)歸入古籍的范疇。[2]
基于以上兩種觀點,從“古籍修復”這一角度出發(fā),本文所討論的的古籍是“成書在民國(1949以前),且具有古典裝幀形式,內(nèi)容基本上是1911年以前的文獻”。
而古籍修復就是運用古籍修復用紙、工具、材料和設(shè)備對成書在1949年以前,具有古典裝幀形式,內(nèi)容基本上是1911年以前的破損的文獻進行修補,然后在重新裝訂好。古籍修復過程繁復,現(xiàn)介紹主要修復過程,大致有以下步驟:1.核查、制定修復方案,即先核查需要修復書籍的版本、冊數(shù)、裝幀及破損等情況,記錄好,根據(jù)記錄的核查結(jié)果制定修復計劃和方案;2.拆解書籍,就是拆書皮、撤捻、分離書葉。在拆書葉時一定要用鉛筆按順序在每一葉上標好數(shù)碼,數(shù)好葉數(shù),以免在修復結(jié)束裝訂時弄亂頁碼,尤其有些缺,或版心破損嚴重到看不到頁碼的古籍在裝訂時容易錯亂。這里要特別說明的是如遇書葉污染嚴重,就需要對書葉去污,即通常說的洗書。3.配紙。就是為要修補的書籍找出與其顏色、制作材料、薄厚以及紋路盡量相同的修復紙。隨著科技的發(fā)達,配紙的色度可以用白度儀檢測,其他的則要依靠修復者的經(jīng)驗了。4.制漿糊。古籍修復用的漿糊不同于在商場里賣的漿糊,它是用高純度的小麥淀粉,即精制全麥淀粉來制作,調(diào)制時稠度很低,比水滴粘稠一點即可。5.掲書葉、書皮:把書葉書皮逐一分開。6.書葉去污:用水洇法或水沖法把書葉清洗干凈。7.配紙:配補書用的紙,配紙要求顏色、薄厚、質(zhì)地都相近。8.溜書口:用裁成長條的薄棉紙補破損、斷裂的書口。9.補書葉:用與書葉質(zhì)地、厚薄、顏色相近的紙修補破損的書葉。10.托書葉:用與書葉質(zhì)地、厚薄、顏色相近的紙粘貼在整張書葉的背面。11.修書皮:把書皮的破損處修好,嚴重破損的書皮托好。12.壓平:把修好的書葉逐一噴水壓平。13.折葉:把壓好的書葉逐一折好。14.剪齊:把補紙依書葉邊緣四周剪齊。15.撴齊:把整本書的書口、天頭、地腳撴齊。16.錘平:把有補紙高出的地方錘平。17.加護葉:一般情況下護葉前邊加兩葉,后邊加兩葉。18.壓實:把折好的書葉再逐一噴水壓平。19.釘紙捻:把壓好的書芯按原眼訂
好紙捻。[3]
(二)開展古籍修復的條件
要開展古籍修復工作,必須要具備古籍修復硬件和軟件兩個條件。古籍修復硬件條件即古籍修復設(shè)施和修復設(shè)備、工具、材料等,沒有修復設(shè)施、設(shè)備、工具、材料等,古籍修復工作就無從談起。古籍修復設(shè)施包括古籍場地即古籍修復室,古籍修復室的光線要充足,環(huán)境安靜,門窗可密閉,最好有空調(diào)設(shè)備。[4]古籍修復設(shè)施還有配套的水電,以及洗書及其他用的水池等;基本的設(shè)備包括使古籍壓平的古籍壓平機(有電動和手動兩種)、用于殺菌殺蟲用的古籍檔案殺蟲機、儲藏漿糊淀粉等用冰柜(沒有殺蟲機的情況下,冰柜亦可用來殺蟲)、用于測量紙張白度的白度儀、紙張測厚儀。修復工具主要有工作臺、補書板、毛筆、糨糊碗、排筆、鑷子、棕刷、板刷、噴水壺、壓書板、壓石、起子、剪子、平頭錐子、錐板、方頂鐵錘,還有錘書石板、籮、裁板、尺子、刀子、敲錘、針、真絲線、晾紙架等。修復材料包括書皮、修復書葉用的配紙、修復用的精致小麥淀粉(用于熬制漿糊)。
古籍修復工作的軟件條件就是從事古籍修復工作的工作人員。古籍修復工作具備了修復場地、修復工具、材料和設(shè)備等條件之后,必須要有人來從事這項工作,否則一切無從談起。那么從事古籍修復工作的人員必須具備什么樣的條件才能進行古籍修復呢?第一,應(yīng)具有大學??埔陨系奈幕?。這是從事古籍修復工作的需要,因為從事古籍修復工作,要熟悉古籍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的全過程,以便在工作中準確地采用修復措施,而要熟悉古籍就要具備較高的古漢語水平和古文獻知識。所以,只有具備大專文化水平才能夠做到。第二,要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古籍修復室一項操作性非常強的技術(shù)工作。具備動手能力是從事這項工作人員的最基本要求。第三,要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敬業(yè)精神。[5]
二、安順學院圖書館藏古籍概況
安順學院圖書館現(xiàn)有古籍1252種,約15600余冊,包括線裝古籍10640余冊、四庫全書1501冊(精裝本)、叢書集成初編3467冊。其中,較早的版本有明代崇禎時期的。此外,從清康熙、乾隆、嘉慶、道光,一直到宣統(tǒng)各時期的版本均有收藏。這當中不乏很多珍貴古籍,如套印本,套印本就是用兩種以上的顏色印刷的書籍。套印本不僅體現(xiàn)了古代印刷技術(shù)的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套印本由于使用多種顏色印刷,具有藝術(shù)審美價值。安順學院圖書館藏套印本主要以朱墨套印本為主,如清道光十三年(1833)刻的紀昀撰的《史通削繁四卷》、清同治三年(1864)刻清秦祖永著的《桐陰論畫四卷同陰畫訣二卷》,另外還有五色套印本如清光緒二年(1876)粵東翰墨園刻的唐代杜甫撰清王世貞、王士禛、邵長蘅、宋犖評的《杜工部集二十卷目錄一卷卷首一卷》等,這些都是珍本。
以上收藏線裝古籍中有5500余冊是黔江中學時期保存下來的,黔江中學建立于1938年,是利用“庚子賠款”創(chuàng)建起來的。
1900年,即庚子年,八國聯(lián)軍侵占北京,遭到義和團的抵抗,中國宣布與列強開戰(zhàn),但以失敗告終。1901年(辛丑年)9月,中國和11個國家簽訂了屈辱的《辛丑條約》。條約規(guī)定,中國賠償各國共4億5千萬兩白銀,并以各國貨幣匯率結(jié)算,年息按4%,分39年還清。這筆錢史稱“庚子賠款”。黔江中學就是這次利用“庚子賠款”中“中英庚款”的息金創(chuàng)建起來的。
所以,這個時期保留下來的古籍具有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對這部分古籍進行重點保護和對其破損的古籍盡早進行修復是重要且必要的。安順學院圖書館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古籍修復條件。
三、安順學院圖書館古籍修復工作條件
根據(jù)以上開展古籍修復工作要具備的兩個條件要求,現(xiàn)將我館古籍修復條件做簡單介紹。
首先是我館古籍修復的硬件。我館在2017年就已建成古籍修復室,修復室面積40平米左右,并配有配套的水電、以及洗書及其他用的水池等;基本的設(shè)備已購置了使古籍壓平的古籍壓平機,有手動和電動兩種,我館購置的是手動壓平機,空調(diào)、冰柜(儲藏漿糊、淀粉和殺蟲)和用于測量紙張白度的白度儀;我館有修復工具兩套,主要有工作臺兩張,補書板、毛筆、糨糊碗、排筆、鑷子、棕刷、板刷、噴水壺、壓書板、壓石、起子、剪子、平頭錐子、錐板、方頂鐵錘、裁板、尺子、刀子、敲錘等兩套,以及針、真絲線、晾紙架等等;修復材料中已購買了足夠用的修復用紙、漿糊。
其次是古籍修復軟件。我館有從事古籍修復工作的工作人員2名,其中一名修復人員專業(yè)學歷為中國古代文學碩士研究生,在我館從事古籍保護工作已有八年。另一名工作人員為古典文獻學博士研究生,從事古籍保護工作有兩年。此外,兩名古籍修復工作人員均在2016年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古籍修復技術(shù)培訓,具備了一定的古籍修復知識和技能。
雖然我館具備了一定的修復條件,但是古籍修復工作進展緩慢,工作狀況不盡人意。
四、安順學院圖書館古籍修復工作現(xiàn)狀
我館古籍因年代久遠,受貴州氣候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我館珍貴古籍都不同程度的出現(xiàn)霉蝕、老化、絮化、蟲蛀、退色等毀損古籍現(xiàn)象,破損古籍有大致估算有一千余冊,如我館珍藏的清光緒三年湖北崇文書局刻本《十一經(jīng)音訓二十六卷》第十九、二十冊因封面、書葉脫落達到四級破損,需要對封面、書葉進行修復,此外第十七冊因書脊輕微鼠嚙,這也需要修復。又如館藏五色套印本《杜工部集二十卷目錄一卷卷首一卷》就有因受潮、鼠嚙,使得其第一冊就達到二級破損,急需修復。當然,破損古籍還有很多很多。
但是安順學院圖書館對這些破損古籍幾乎未進行專業(yè)修復,僅在2017年古籍修復室建成以后,對極少的部分古籍進行修復,因為技術(shù)不夠嫻熟,目前只針對“書衣、書葉完好,但裝訂線斷裂”這一破損類型古籍進行重新裝訂。
除以上情況之外,目前我館古籍修復工作仍存在以下幾種狀況:一是修復對象不明確,沒有制定修復工作計劃。我館對古籍修復對象沒有明確,所以無法制定可行性的修復計劃。二是古籍修復條件仍不夠成熟。我館雖然已具備了一定的修復條件,例如具有了修復場地、修復工具、材料設(shè)備等,我館從事古籍修復工作人員在對古籍認知有較高的水平,但是在修復技術(shù)上仍然不夠成熟,兩名工作人員的修復技術(shù)只有一個月的培訓經(jīng)歷,這個水平顯然遠遠達不到古籍修復的要求。三是古籍修復檔案未建立。我館在之前的古籍修復過程中未建立古籍修復檔案。所以對古籍修復前、修復后都沒有記錄在案。
五、安順學院圖書館古籍修復措施
根據(jù)以上我館館藏古籍及其破損現(xiàn)狀和已經(jīng)具備的修復條件的論述,結(jié)合實際,我館古籍修復應(yīng)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強古籍修復技術(shù)培訓,提高修復技能。雖然我館兩名修復工作人員具有古籍知識和一定的修復能力,但是接受古籍修復技術(shù)培訓機會很少,僅在2016年接受了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因此,還必須對我館古籍修復人員的修復技術(shù)進一步加強,使修復技術(shù)得到更大的提高。提高我館古籍修復人員的修復技術(shù),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一是參加古籍修復技術(shù)培訓班。這就要求隨時與省古籍保護中心聯(lián)系,了解古籍修復技術(shù)培訓動態(tài),積極主動參加古籍修復技術(shù)培訓。二是采取跟班學習??梢愿」偶Wo中心聯(lián)系,要求到省古籍保護中心跟班學習古籍修復技術(shù)。三是邀請古籍修復專家到本單位進行古籍修復技術(shù)授課指導。
其次,明確古籍修復對象,制定古籍修復計劃。在制定修復計劃時,一是要考慮到修復對象,明確古籍修復對象,本著“重要優(yōu)先”原則,對館藏古籍擬定修復計劃。我館藏古籍一萬余冊,而黔江中學是用“庚子賠款”中“中英庚款”的息金創(chuàng)建起來的,這一時期所收藏保留下來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以及將來會產(chǎn)生的社會影響等原因,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故在制定修復計劃時,黔江中學收藏的這部分古籍作為優(yōu)先修復。但是黔江中學時期收藏的古籍包括清朝以前和民國時期的,清朝以前的古籍因年代久遠,其價值總體上自然比民國時期的要高得多,并且此時期古籍受損程度也比民國時期的嚴重,所以在對黔江中學時期的古籍擬定修復計劃時,要把這一時期清朝以前的古籍作為優(yōu)先考慮,先對這一時期收藏的古籍進行修復。
二是要考慮到修復人員的修復技術(shù),再制定修復計劃。這個古籍修復計劃主要是針對破損級別高低、破損程度輕重的古籍來制定,因此,要根據(jù)修復人員技術(shù)的高低、嫻熟程度來對制定古籍修復計劃,否則會對古籍造成二次破損。根據(jù)我館古籍修復人員掌握的修復技能,目前只能針對裝訂線斷裂、書衣脫落、書衣輕微破損等四級破損的古籍進行修復。
此外,制定古籍修復計劃不可以每天完成量來核算,因為或許某天拿到的古籍破損不嚴重,那么修復就容易得多,修復數(shù)量也會更多更快。但是,如果某一天拿到的古籍破損極其嚴重,這樣的話很可能一天只能修復一葉,所以,這種情況是沒法以每天完成量來核算的。因此,在制定古籍修復計劃時,可根據(jù)經(jīng)驗制定年度大致的總體修復計劃,而不是一味地為了完成任務(wù)而規(guī)定修復數(shù)量。
最后,開展古籍修復工作,建立古籍修復檔案。在古籍修復計劃制定好之后,即可開展古籍修復工作。開展古籍修復工作必須要建立古籍修復檔案,古籍修復檔案是指古籍修復人員在對古籍進行修復過程中所形成的,對古籍修復情況進行全方位記錄的,且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表格、圖片、音視頻、實物等各種形式和載體的歷史記錄。古籍修復檔案應(yīng)由六大部分內(nèi)容組成:古籍的基本情況、修復方案、修復經(jīng)過、修復前后圖片和視頻資料、修復質(zhì)量鑒定和修復經(jīng)驗總結(jié)。[6]所以,本館在開展古籍修復時,必須要建立古籍修復檔案,檔案可是電子版也可以是紙質(zhì)版,當然最好是電子版、紙質(zhì)版都具備。
參考文獻:
[1]杜偉生.中國古籍修復與裝裱技術(shù)圖解[M].北京:中華書局,2013(1).
[2]王世偉.圖書館古籍整理工作[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2).
[3]孔夫子舊書網(wǎng)百家號17-06-06.
[4]杜偉生.中國古籍修復與裝裱技術(shù)圖解[M].北京:中華書局,2013(27).
[5]杜偉生.中國古籍修復與裝裱技術(shù)圖解[M].北京:中華書局,2013:1-2.
[6]王阿陶,許衛(wèi)紅.古籍修復檔案內(nèi)容設(shè)置及其重要性探析[J].檔案學通訊,2010(5):69.
作者簡介:伍雙林(1977-),女,布依族,貴州鎮(zhèn)寧人,講師,研究方向:古籍文獻保護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