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為讀者,以如何激發(fā)孩子的閱讀潛能為重點,以培養(yǎng)學生長期的閱讀習慣,使其成為終身閱讀者為目的,講述在學校教學中如何進行閱讀教學實踐,如何建立班級圖書角、怎樣實踐獨立閱讀等,從而讓學生找到自己內(nèi)心的讀者。
【關(guān)鍵詞】 讀者;閱讀;閱讀興趣;自主閱讀;閱讀體驗
【中圖分類號】G237.5 【文獻標識碼】A
2018年7月12日,五年級的家長會結(jié)束了。晚上,我收到來自家長的一條微信:“任老師好!您今天講的特別精彩,尤其是對于閱讀重要性的講評和更好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有您這兩年來為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閱讀習慣和提高閱讀能力付出的不懈努力,值得我們每位家長學習和借鑒。為孩子們將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边@位家長的話激勵著我在“成為讀者”的路上勇往直前,給予了我肯定、支持、鼓勵與動力。我心中的感恩之情無以言表,我確信,我在做一件正確的事,我確信,我不是一個人。
故事從這里開始……
一、《書語者》的引領(lǐng)
幾年前,我開始踏上了探索少年小說之路。期間,利用假期等課余時間,參加了臺灣葛琦霞老師的閱讀與寫作研習營,臺灣余治瑩老師精讀橋梁書、少年小說研修課,臺灣葛琦霞老師故事會帶領(lǐng)人工作坊等。與我班孩子共讀了《地下121天》《小天才與傻大個兒》《洞》《夏洛的網(wǎng)》《十歲那年》《一百條裙子》等書,以《小天才與傻大個兒》《地下121天》《十歲那年》開展了班級讀書會。跟隨老師學習與帶領(lǐng)學生實踐,讓我學有所得、學以致用。誠然,這些都與閱讀有關(guān),并讓學生置身其中,但如果以學生成為終身閱讀者為目標,這些閱讀活動并不能讓孩子“成為讀者”。這些閱讀和活動不足以激發(fā)學生潛在的閱讀興趣,不足以讓學生有閱讀的持續(xù)力。因此,這樣的閱讀和活動依然是被動的,最終不免讓閱讀陷入僵局。
《書語者》一書,打破了僵局。正如周益民老師評價此書,“翻開,便會撞著漂洋過海而來對書的熱情;閱讀,不禁感嘆作者閱讀教學中的一路風景;合上,定然躍躍欲試那些激發(fā)兒童閱讀潛能的策略和方法?!闭缱髡呙桌绽蠋熕f,培養(yǎng)真正的讀者,是老師的使命,也是當下我們迫切要做的。
成為讀者,是的。這不正是千千萬萬的語文老師期望學生達到的目標嗎?如何“成為讀者”,我與所帶班級五年(1)班的全體學生用一年的時間踐行著。
二、建立班級圖書角
五年級開學的第一天,我拖著一個行李箱進入教室,學生們紛紛猜測里面裝的是什么。一陣議論之后,我打開了箱子,“是書?”“是書!”“是書……”為了讓每個孩子都有書可選、有書可讀,我為班級先后選購了150本左右的書,有的是單本書,有的是系列書。根據(jù)不同的文類,有傳統(tǒng)文學、寫實小說、歷史小說、奇幻小說、科幻小說、懸疑小說、詩集、傳記、自傳、回憶錄和知識類。所有的書經(jīng)過細致挑選,考慮到不同閱讀階段的學生所需,照顧到不同讀者的閱讀偏好和閱讀水平。這些書放置在教室后面的書架上,供學生自由借閱,可以帶回家閱讀。唯一的要求是每個學生每次只能借一本,看完要歸還。當然,愛護書籍是我們的公約。這個“班級圖書角”與此前“班級圖書角”的不同之處在于,藏書全部是老師選購的,學生自帶的書可以閱讀和借閱,但不作為班級共有書籍。開學第一天,我就告訴學生,老師放在班級圖書角的書都可以去借、去讀,待會兒下課一起把書放到書架上,就可以自由借閱了?!鞍嗉増D書角”的建立,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閱讀的空間,老師明確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閱讀將是整個學期最重要的事。
三、放下閱讀壓力
說起閱讀,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一種完成作業(yè)的壓力,存在一種完成任務(wù)的戒備心理?!翱磿?,要看幾頁?有什么要求?要寫主要內(nèi)容嗎?要摘抄好詞好句嗎?要寫讀后感嗎?”學生會有諸如此類的顧慮,讓閱讀變得不輕松、不愉快。我告訴學生,沒有任何讀后測評,也沒有人給你打分,你所要做的就是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去看。孩子們一開始還抱持著觀望的態(tài)度看書,一段時間后,便徹底安下心來看書。我們每一個讀者,只有在沒有壓力的狀態(tài)下看書,才能激發(fā)潛在的閱讀興趣。書,在此時才能向讀者展示內(nèi)在固有的迷人魅力。
學生的閱讀是自由的,也是自主的。孩子在班級圖書中選擇符合自己口味的書,可以是字數(shù)少的薄薄的書,也可以是厚重的書,可以是動物小說,也可以是魔幻小說,沒有人干涉你的閱讀喜好??磿鴷r,你可以粗略翻閱、可以跳頁、可以沉入書中想入非非。你可以先看結(jié)局,也可以反復閱讀喜歡的章節(jié)。在讀了三個章節(jié)后,手中的書仍然吸引不了你,不必勉強讀下去,你可以換一本書,這說明你手中的書暫時還不適合你。這樣自由、自主的閱讀,是每一位讀者的權(quán)利。自由選書和閱讀,是孩子成為讀者的第一步。
四、善用閱讀時間
善用閱讀時間,就是為學生“偷”出額外的閱讀時間,也是最大程度地利用學生在學校的一分一秒。每天,我都會看似無意實則有心地安排課堂閱讀。一早回校,我便坐在班上手捧一本書看,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回來了,我淡淡地說:“看書吧!”孩子們“耶”地歡呼一聲,翻出書包里、抽屜里、圖書角的一本書看起來。回來的每個孩子看見別人在安靜地看書,自己也加入看書。有時,早讀的時間就在看書中過去,但誰也不覺得久。這時,善用的時間就是早讀的時間,早讀的時間就是閱讀時間。
語文課時,總有一堂聽寫的環(huán)節(jié),我聽寫完詞語,讓孩子們同桌互改,改后馬上訂正,訂正完交本子。這樣一來,同學們的進度不一,全對的孩子馬上可以交本子,錯得多的孩子則延遲時間。這段時間,或長或短,老師也不會開始上課,被浪費的時間何不用作閱讀時間?我這樣一說,孩子們紛紛贊成。一開始,還有的孩子會忘了拿書出來看,我便提醒一下,后來,彼此已成默契。每次,待全班的聽寫本都收齊后,我說“開始上課”,孩子們便合上書,放回抽屜,拿出語文書上課。善用的時間就是課前聽寫,課前聽寫就是閱讀時間。
我們善用的時間還有下午的午會、當課堂教學被打斷時、當學生完成作業(yè)后,這些時間都是閱讀的時間,我極力保障孩子每天在課堂上有自由閱讀的時間。學生不僅在安靜地埋頭閱讀,還潛心投入一項提高閱讀能力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中。斯蒂芬·克拉生在《閱讀的力量》中指出:“沒有任何一種單獨的讀寫活動可以像自由自主閱讀那樣,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理解力、詞匯、拼寫、寫作和整體學業(yè)水平?!焙⒆釉趯W校閱讀的機會越多、時間越長,課后回家閱讀的可能就越大、時間也會越久,當你無法掌控孩子在家的閱讀情況時,讓孩子在你面前一起閱讀就是最好的保證。告訴孩子,我們可以把所有零碎時間都征作閱讀時間。學生每天用于閱讀的時間越長,閱讀習慣就越根深蒂固。
五、成為閱讀榜樣
班級圖書角的書,我基本上都看過,孩子們看的書,也是我要看的書。在孩子面前,我只看童書。這樣才能“知其所欲,投其所好”。閱讀童書,增強你和身邊愛看書的孩子之間的聯(lián)系,為你身邊的孩子樹立閱讀榜樣,使他們更有可能成為讀者。鼓勵學生閱讀的關(guān)鍵之一,就是教師自己重視閱讀,并熱衷與學生分享閱讀的樂趣。
讀孩子所讀,無所不知,無往而不利。讀童書,讓我可以適切地為不同閱讀階段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書進行閱讀,包括內(nèi)容的深淺、主題的喜好,可以讓我自信自如地與孩子分享閱讀體驗。我與孩子課后隨時分享、交流,彼此引發(fā)話題、帶動討論。“《記憶傳授人》系列的《兒子》與《梅格時空大冒險》系列的《銀河的裂縫》有共同的相同模式,你發(fā)現(xiàn)了嗎?”“《少年讀史記》系列的《絕世英才的風范》里,有寫到藺相如和廉頗的故事,是《城與璧,將與相》和《將軍們》。老師,你看過嗎?你可以在上課的時候讓同學們看看?!蔽遗c孩子之間,碰撞出的是讀書的智慧。
讀孩子所讀,孩子欣欣然往之。老師示范,孩子心生歡喜,心馳神往,尊之、信之、仿之,然后才能成為讀者。當我走進教室,告訴學生我因為看《貓頭鷹王國》睡得太晚時,孩子們就會笑我,但他們看到了我是多么熱愛看書,看到了作為讀者的閱讀生活。除了每天讓自己和學生抽出一定的時間閱讀,我也會寫下對閱讀內(nèi)容的反思,如內(nèi)容概要或讀后感,并在課堂上讀給孩子們聽,還會與孩子們分享在閱讀中遇到的困難。這樣,學生才可能被教師的熱忱所感染,想親身體驗閱讀的快樂,學生才有可能在今后的人生中持續(xù)閱讀、享受閱讀。正如米勒老師所說,“教師,是教室里閱讀能力最強、最資深的讀者。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點,每天都懷著對閱讀的熱愛站在學生面前。事實上,你無法激勵別人去做你自己都沒有激情去做的事?!薄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蓖瘯?,便是“器”。如此,事半功倍也。
六、找到內(nèi)心的讀者
一年后,學生的《年終閱讀總結(jié)表》讓我倍感欣慰!每一個孩子,在成為讀者的路上,都更有熱情了、更自信了,也更堅定了。
小華說:“我在還不是任老師教時,原先對閱讀的態(tài)度很一般,覺得閱讀只是用來消遣的。任老師一接手教我們班,我便愛上了閱讀。任老師本身十分愛閱讀,也讓我們都愛上了閱讀。她將自己的書都帶回班里,讓我們閱讀。有些感興趣的同學們,很快以閱讀與老師打成一片。我也被愛閱讀的同學們像傳銷一樣,引進閱讀的深淵無法自拔?!?/p>
振鵬說:“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對閱讀的態(tài)度是充滿熱情。本班確實改變了我對閱讀的看法,老師從讓我們讀繪本再到小說,現(xiàn)在覺得每天沒有心儀的書讀都不自在。”
悅晴說:“我以前對閱讀的態(tài)度是為提高閱讀水平而閱讀。本班改變了原先我對閱讀的看法。一、二年級時,爸爸、媽媽是為了讓我提高閱讀水平買書讓我讀。三年級換了新的班主任,她讓我們閱讀繪本和許多其他類的書籍,還跟我們深入學習書里面的內(nèi)容。所以,現(xiàn)在我對閱讀的態(tài)度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p>
淇雅說:“我覺得沒有什么東西可以阻礙我未來的閱讀。因為那是我的愛好,沒有人可以奪取別人的愛好,它不是事物。”
在這一年的時間里,有的孩子閱讀了上百本書,大大超過了我所要求的一年40本書,有的孩子從重不讀書到樂于讀書,有的孩子從只讀小說到嘗試讀詩歌和傳記。我為孩子們的改變感到喜悅和驕傲,他們與我一起,慢慢地成為讀者。讀者不是天生的,而是培養(yǎng)出來的。
最后,以《書語者》的一段話作結(jié),“閱讀是一切的基礎(chǔ)。閱讀不是一個分數(shù),更是一種社會責任、一種無論在校內(nèi)還是校外都應(yīng)擔起的責任。通過在學生中培養(yǎng)這種責任感,著力使他們成為我們社會中有見識的決策者和貢獻者。如果我們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他們將繼承和發(fā)揚一個民主社會所需要的那種探索精神。借助閱讀,我們賦予孩子以力量,是他們健全自己、健全這個國家。”
成為讀者,前路光明,我將篤定行之!
參考文獻:
[1][英]艾登﹒錢伯斯著 許慧貞譯.打造兒童閱讀環(huán)境[M].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社,2011.
[2][英]艾登﹒錢伯斯著,蔡宜容譯.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M].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社,2016.
[3]葛琦霞.教室里的小劇場[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
[4]蒙瑟拉·紗爾朵著,周姚萍譯.讀書會75個心作戰(zhàn)[M].天衛(wèi)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00.
[5]培利·諾得曼,梅維絲·萊莫著.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M].天衛(wèi)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
[6]L.羅恩賀伯特.學習如何學習[M].中國時代經(jīng)濟出版社,2002.
[7][美]唐娜琳·米勒.書語者[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6.
[8][美]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M].新星出版社,1979.
[9][美]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Ⅱ[M].新星出版社,2012.
[10][美]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Ⅲ[M].新星出版社,2012.
[11][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著.如何閱讀一本書[M].商務(wù)印書館,2004.
作者簡介:任慧(1981-),女,漢族,湖南人,小學語文教師,中小學語文中級職稱,本科,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第二實驗小學,研究方向:閱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