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小雜志》是我國首創(chuàng)的音樂期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小雜志在出版后七八年時消失的,后來(1984年)從日本得到復(fù)印,從而陸續(xù)學者對其開始研究,筆者對幾十年來所有關(guān)于《音樂小雜志》的文章梳理總結(jié),對其版面、內(nèi)容、音樂思想的研究三大方面進行闡述。
【關(guān)鍵詞】音樂小雜志;李叔同;音樂期刊;音樂思想
【中圖分類號】J609.2 【文獻標識碼】A
《音樂小雜志》是近代藝術(shù)大師李叔同(號弘一,1880~1942年)在1906年赴日本留學期間編輯創(chuàng)辦、發(fā)行于上海的我國第一本音樂期刊。在出版后七八十年里,在國內(nèi)找不到這本雜志真身的存在。直到1984年,從日本學者實藤惠秀先生那得到原版雜志的復(fù)印本,于九月中寄到上海。國內(nèi)一直致力于這本雜志研究早期學者有孫繼南、陳聆群、豐一吟、劉雪陽、錢仁康等,后期至今研究的代表學者有楊和平、張靜蔚等。
一、《音樂小雜志》的版面研究
在1984年在日得到復(fù)印本前,國內(nèi)均無對此雜志版面記載,直到復(fù)印本的出現(xiàn)學者開始研究其版面。在豐一吟、劉雪陽《我國最早音樂雜志在日找到》中作者描述見到復(fù)印件大小手掌一般,加上封面和封底一共三十八頁。目次共列十九項內(nèi)容,其中九項都署名“息霜”(李叔同先生的別署),包括由他彩繪的封面。隨后孫繼南在《我國最早的音樂期刊》中寫到大小為32開全本雜志除封面、目錄及封底外,共編碼二十六頁,宋體字鉛印。封面是李叔同以“息霜”名字設(shè)計的且上端有木刻體“音樂小雜志”的刊名和“第一期”字樣,右側(cè)是一束石版水彩畫嬰粟花,中間有兩行不甚準確的五線譜,觀其旋律,似為法國大革命時期盛行的《馬賽曲》的片段。在封頁的左下角處標有“iL”,的英文字樣,具有代表“主編”或“設(shè)計者”的含義。后筆者發(fā)表《關(guān)于李叔同編《音樂小雜志》的補正》向?qū)嵦倩菪阆壬埥蹋?該刊為64開本,彩色封面,上端是青底黑字的刊名和“第一期”字樣,右側(cè)是一束由青、黃、桔黃、綠等色構(gòu)成的多版水彩畫嬰粟花,中部是黑色五線譜,襯以淺黃底色,是一幀十分美麗的封頁。
二、《音樂小雜志》內(nèi)容研究
《音樂小雜志》版面分有多種欄目,如封頁、圖畫(樂圣比獨芬)、插畫、社說、樂史(樂圣貝多芬傳)、樂典、樂歌、雜纂、詞府等。計有木炭畫一幅、木版畫兩禎、文章七篇、樂歌三首、詞章五闋。其中除幾位日本友人的作品外,主要的音樂論著、歌曲、封面均為李叔同所作。其中兩個欄目(圖畫、樂史)涉及樂圣貝多芬,學者鞏成國《我國近代“音樂期刊”簡介》、豐一吟、劉雪陽《我國最早音樂雜志在日找到》等均說明在李叔同在這期雜志上,發(fā)表了他繪制的“樂圣比獨芬像”和撰寫的《樂圣比獨芬傳》,李叔同先生第一個向我國讀者介紹和論述音樂家貝多芬的。孫繼南《我國最早的音樂期刊》中寫道《樂圣比獨芬傳》全文只有三百余字,該文不僅對貝多芬的生平、簡歷、創(chuàng)作、有著較全面的介紹,更可貴的是其中含有很多寶貴的經(jīng)驗和李叔同的見解。
樂歌中三首歌曲《我的國》《春郊賽跑》《隋堤柳》均為李叔同創(chuàng)作的詞并用五線譜刊出,錢仁康1984年發(fā)表《息霜三歌小考》中指出《我的國》和《隋堤柳》都是他用新的詞章來表達愛國情操和故國興亡之思的作品,《春郊賽跑》則是他唯一的一首用白話詩寫的學校歌曲?!洞航假惻堋非{(diào)來一首填詞歌曲(采用德國民歌《跳,跳,跳》的曲調(diào))作者卡爾哈恩,后發(fā)表《隋堤柳——李叔同的第一首“仿詞體”歌曲》考證了《隋堤柳》的原曲是美國流行歌曲女作者哈里·達克雷作詞、作曲的《黛茜·貝爾》(“Daisy Bell”),又名《雙座腳踏車》。上述內(nèi)容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許多欄目的內(nèi)容如《音樂堂的小提琴合奏》《日本的乞丐音樂》《近世樂典教科書》等值得后來學者去再研究,里面各種音樂與其他學科的交叉內(nèi)容值得大家去探討。
三、《音樂小雜志》中的音樂思想研究
此書中最有價值的是李叔同所撰寫的論著《音樂序》《鳴呼!詞章!》《昨非錄》等,這些都能集中反映出書中重要的音樂思想。楊和平在《李叔同音樂教育思想研究》中指出《音樂小雜志》中反映李叔同希望在音樂教育中采用五線譜的教學思想并與日本、歐美的教育思想一樣,發(fā)揮陶冶性情,促進社會的健全效用。孫繼南在《從李叔同編創(chuàng)《音樂小雜志》看他的音樂教育思想》(音樂藝術(shù)中說明李叔同不僅對西歐音樂文化很熱衷,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十分重視。把“循序漸進”作為音樂教育科學中一項重要原則,還十分強調(diào)學習音樂者必須著重領(lǐng)會與表達“音樂的思想”,并指出單純娛樂觀點的弊端。
四、結(jié)語
《音樂小雜志》對我國音樂期刊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意義地位,但國內(nèi)外對它專門研究的文章大約只有十來篇,其中還有大量的疑點需要去解決,對它的研究成果大多都是80、90年代的學者,近期以來還沒有突出的研究。本人對《音樂小雜志》有所研究的文章進行總結(jié)和梳理,希望對后來學者的研究有所幫助。
作者簡介:姜依晨(1993—),女,浙江省溫州人,碩士,就讀于溫州大學,師從趙玉卿教授,研究方向:中國音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