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婧璇
【摘要】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主要場所,更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基本途徑,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就必須重視課堂質(zhì)
量。只有教師與學生統(tǒng)一目標,共同打造高效課堂,才能夠增進師生的情感,獲得教育與學習的共贏。高中語文教師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教書育人的責任要求老師掌握三種基本能力:自我更新的能力,傳道授業(yè)的能力,科學評價的能力。在課堂中施展自己的才華,使得課堂能夠順利進行,是每個老師都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效益;課堂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教學工作的開展是否井然有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果。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各種新興技術(shù)手段應(yīng)用于教育領(lǐng)域,豐富的課外資源包圍著學生,卻使得教學過程越加復雜。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結(jié)合時代的發(fā)展,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與教育策略,從而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那么如何對課堂質(zhì)量進行評價呢?本文圍繞著“兩聲、一度”的評價策略進行了闡述。
一、語文課堂應(yīng)當引發(fā)學生的笑聲
高中生以及高中教師都背負著高考的巨大壓力,在上課時常常不茍言笑,這種緊張的課堂過于嚴肅,每個人的情緒都緊繃到極點,使得課堂的火藥味過于濃烈。很多語文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認真對待學習,常通過嚴厲的態(tài)度來實施壓力,課堂中時常充斥著斥責以及挖苦,許多學生由于心理素質(zhì)過差而情緒崩潰。倘若課堂中時常發(fā)生此類情況,教學進程就會受到阻礙,從而極大影響課堂質(zhì)量。要想讓學生保持輕松愉快的學習態(tài)度,主動地汲取語文知識,就必須創(chuàng)設(shè)出充滿笑聲的課堂。師生的歡笑能夠使得課堂緊張的氛圍得到緩解,可以增進兩者之間的情感交流,形成和諧的教學氛圍。
例如在介紹人教版教材中《動物游戲之謎》這一科普文章時,我就通過多媒體設(shè)備向?qū)W生展示了文章所描述的動物行為:兩只葉猴在樹枝上玩著“走鋼絲”和“倒立”的把戲;北極渡鴉飛上坡頂再像小孩坐滑梯一樣滑下;成群的露脊鯨把尾鰭舉出水面,在大風的推動下“駛”向海岸。這些奇觀調(diào)動了學生對于動物游戲的好奇心,也讓學生沉浸在滑稽搞笑的行為中,使得課堂氛圍得到了極大的緩解,不時流露陣陣歡笑,對于教學效果有非常大的提高。
二、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有贊美聲
很多語文教師喜歡在課堂上進行糾錯,當學生被批評與責怪包圍時,就很難對語文提起學習興趣。正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學生必然會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許多錯誤,老師必須要擁有一顆容錯之心,抱著鼓勵的態(tài)度積極幫助學生改正這些錯誤,讓課堂充滿贊美聲與鼓勵聲。只有如此,師生間心與心的距離才能夠被拉近,使得課堂處于活潑興奮的狀態(tài)。贊美不僅僅是教師對學生閃光點與進步點的贊美,也是學生對老師教學方法與態(tài)度的贊美,從而使得師生都能夠建立足夠的自信心,使得教學工作更加順利地開展。
例如在介紹人教版教材中《祝福》一文時,我就圍繞著文章提出了許多問題讓學生進行賞析:全文具有濃烈的悲劇色彩,祥林嫂的遭遇令人唏噓,但為何作者要在文章結(jié)尾處描寫到爆竹鞭炮以及祝福聲等喜慶的氛圍呢?祥林嫂之所以以悲劇收尾,是基于什么原因呢?文章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這些問題都具有一定的難度,我將其展現(xiàn)給同學們,并非一定要讓他們給出面面俱到的解答,即使回答錯誤,我也不會對其進行批評。但凡他們能夠在賞析文章時有個人的感悟與思想,并對學習存在一定的促進效果,就值得鼓勵與贊揚。
三、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學生主體的參與度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必須要嚴格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diào)動起來,換言之,教師應(yīng)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首先,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應(yīng)具備一定的廣度。教師應(yīng)該積極調(diào)動班級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采用科學而又有趣的教學策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決不能使得課堂成為優(yōu)等生的天地。課堂質(zhì)量的評價方式取決于積極動腦思考的學生數(shù)量,當學困生都開始投入學習,必然能夠體現(xiàn)課堂的高效。其次,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應(yīng)具備一定的深度。語文教師應(yīng)當在教學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能夠逐步從字詞欣賞轉(zhuǎn)移到作者思想情感的品味上去。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精神層面獲得感悟與生活,從而對個人的價值觀與理想產(chǎn)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教材中《我有一個夢想》一文時,我便讓所有的學生都圍繞著這一主題寫一段內(nèi)容,并上臺介紹自己的夢想。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能夠感悟到作者“人人平等”的偉大精神信仰;在寫作時,能夠?qū)€人的價值與理想展開思考;在上臺演講時,能夠面對他人闡述個人的人生價值觀,建立自身的自尊與自信。這樣的教學活動使得所有同學都參與到語文學習之中,加深了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提高了他們的寫作以及表達水平。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課堂所具備的效率,能夠展現(xiàn)教師以及學生在學習工作方面的用心程度。隨著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各個領(lǐng)域的人們對于高中語文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語文教師必須要利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對學生展開教育,創(chuàng)造出適合他們學習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鐵皮鼓.語文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王富仁,鄭國民.語文教學與文學[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
[3]王榮生.語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論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