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校學生教育工作中,班級作為基礎教學單位,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陜西H學院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通過向國內(nèi)外知名高校學習,不斷探索,摸索出獨具特色的班級文化管理道路。其中,基于集體核心文化、班級環(huán)境建設文化、班級制度文化的多維度班級文化建設在學生教育和管理過程中呈現(xiàn)出較強的生命力,為高校學生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借鑒。
關鍵詞:高等教育;班級文化;管理道路;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是社會群體的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tài)度的復合體。班級成員的言行傾向、班級人際環(huán)境、班級風氣等為其主體標識,班級教室內(nèi)外環(huán)境布置等則為物化硬性文化體現(xiàn)。[1]H學院班級文化建設是基于H學院教育體系的教學班級形成的班級文化。教學班級作為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H學院的班主任助教模式以及小班競爭細化塑造的學習模式,班級顯得更為重要。而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建立到發(fā)展過程中所無形中形成的軟實力的一種體現(xiàn),從班級建立之初所確立的基調(diào),到發(fā)展的過程,都是充實班級文化的一個進程。
一、立足實際——H學院班級文化建設現(xiàn)狀及問題
自H學院建校十余年以來,千余個教學班級的建立和運轉,為社會輸送了萬名優(yōu)秀人才,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這些班級也各有千秋。但是在班級的運轉和班級文化建設等各個方面,也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班級作為學院發(fā)展的基層堡壘,其作用也是舉足輕重的。
從廣義的班級文化來看,班級核心文化向導,也就是班訓及班級階段性文化的引導作用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班級文化的自明性不夠強,很多班級甚至沒有自己固定的文化導向。班訓,對于一個班級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在這方面,很多班級不能夠深刻理解班訓的確切含義。班訓自班級建立那天起是班級的總的價值取向。
在狹義班級文化建設當中,班級的布置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班主任老師對于班級布置的指導不夠,以至于班級布置與班主任老師的教育方向不能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班級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引導性是至關重要的,班級教室環(huán)境對于學習氛圍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
二、他山之石——文化建設對標管理探索
對標管理,又稱標桿管理,本質(zhì)是追求競爭優(yōu)勢。理念是持續(xù)改進,基本環(huán)節(jié)是“比學趕超”。[3]美國西點軍校的教育模式與獨特的治學風格對整個美國甚至世界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選用西點軍校作為標桿,衡量H學院班級文化建設的各個方方面,探尋發(fā)展契機。
(一)“軟”文化對表
從核心文化、治學文化、修身文化、史鑒文化方面以H學院某班級與西點軍校對表:
(1)核心文化。西點校訓:責任,榮譽,國家;H學院某班班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2)治學文化。西點軍校:拖延導致平庸,行動成就卓越;H學院某班:日事日畢,錙銖必較,不言棄,捍衛(wèi)尊嚴。
(3)修身文化。西點軍校:準時、守紀、嚴格、正直、剛毅;H學院某班: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聞過必改,治家修身,能伺父母,是非分明。
(4)史鑒文化。西點軍校:紀念碑、雕像等。許多建筑物和軍營多數(shù)是以與西點有關的人的名字來命名;H學院某班:收集影像資料,適時記錄班級成就。
(二)環(huán)境文化建設對表
從人物紀念性建筑物、單位歷史紀念、服裝環(huán)境、圖書文化方面以H學院某班級與西點軍校對表:
(1)人物紀念性建筑物。西點軍校:校園里共立有十二座大型歷史紀念碑與名人塑像;H學院某班:數(shù)字化班級歷史記錄。
(2)單位歷史紀念。西點軍校:軍校生團的每個營連乃至排、班都有自己的“英雄榜”,“英烈傳”;H學院某班:每個宿舍按照舍員總體興趣布置墻貼、桌花等。
(3)服裝文化。西點軍校:軍校生的傳統(tǒng)軍禮服外套,保持著美國陸軍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初的灰色軍裝本色;H學院某班:紅色短袖衫,印有“永恒的會計”字樣,灰色褲裝。
(4)圖書文化。西點軍校:西點軍校圖書館在1822年已經(jīng)成為美國科技藏書最多的圖書館;H學院某班:博客文化和讀書角:班級博客和圖書角相配合圖書,拓寬視野的園地。
三、探索升華——班級文化建設現(xiàn)實意義延伸
當今時代是一個多種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碰撞的時代,在班級管理當中,班旗、班歌、班徽設計、教室布置及其對學生發(fā)展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在在校活動中的向心力、凝聚力建設還是學生今后的生活目標規(guī)劃及人格塑造,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班風”是班級“軟文化”環(huán)境建設的重頭戲,也是整個文化環(huán)境建設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了班級風格和班級風氣,是班級對外社會形象的體現(xiàn)。班風建設的實質(zhì)是班集體的集體信條建設,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統(tǒng)一的思想、統(tǒng)一的理念都是保證工作高效、順暢開展的重要保證。
從文化層面上理解,班級文化以及大學文化對于學生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先進的班級文化以及大學文化對其畢業(yè)生的“三觀”影響(辯證法和唯物論的角度)三觀就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三者是統(tǒng)一的: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人生觀,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就有什么樣的價值觀。[4]一個班級的文化也就成為這個班級學生的靈魂。班級文化的導向是一個學生未來發(fā)展的方向。這決定了一個學生人格的塑造。很多班主任老師,在班級的運轉過程中往往不是很注意班風和班訓的明確性。
參考文獻:
[1]聶榮鳳.讓“班級文化”展現(xiàn)無限魅力[J].環(huán)渤海經(jīng)濟瞭望,2016(03):78-80.
[2]張云杰.班級文化建設的實踐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3]繆榮,李建明.標桿管理在我國大型國有企業(yè)業(yè)績考核中的應用(上)[J].上海企業(yè),2006(08):66-67.
[4]秀水拖藍.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三者之間的關系[EB/OL].2012[2018].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8/14/5079158_182288678.shtml.
作者簡介:張寶龍(1989—),男,新疆昌吉人,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基層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