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義
【摘要】數(shù)學教學離不開學生的算式計算,小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為了能夠得以理想的鞏固,教師為了進行相關檢查,總需要讓學生進行算式的計算訓練。小學生的算式訓練,也不完全不正確,也不完全錯誤。作為教師需要進行錯例成因分析,形成有效的矯正對策。
【關鍵詞】錯例成因;思考分析;矯正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1-0110-02
數(shù)學教學,最令人頭疼的是學生計算的錯誤,一些學生還就是那樣的屢屢出錯??粗鴮W生的出錯,頭疼之余也進行著相關的思考,為什么訂正了多次的題學生依然出錯,是粗心出錯還是沒有真正理解。下面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矯正學生方法錯誤,減少退位減法錯誤
從平時學生計算錯誤的現(xiàn)象看,不少學生之所以出錯,都是其沒有真正掌握好計算的方法,或者就是沒有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課堂上所學習的計算方法。如不少學生將16-8算成了9,把15-6等于了8。為這些學生進行面批作業(yè)時,邊批閱邊和其交談時,猛然發(fā)現(xiàn),他們也還沒有能夠完全掌握住退位減法的方法。怪不得一些學生退位減法的計算還就是全部意義上的出錯。那么,可以引起我們思考的當是,平時的退位減法教學需要一個個學生都比較自主而又牢固地掌握方法,一個個學生還應當比較能夠靈活甚至就是比較創(chuàng)新地掌握方法。讓學生真正掌握方法,作為教師要善于鉆研,要比較刻苦地進行鉆研,要更為主動地進行發(fā)散思維。不要以為自己已經(jīng)熟練著退位教學,應當看到每屆學生都不一樣。讓學生真正掌握方法,作為教師還要善于鉆研學生。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智慧潛能呈現(xiàn)怎樣的狀態(tài),作為教師需要一定程度上的了如指掌。小學低年級學生之間在智慧潛能上存有怎樣的差異,作為教師需要了如指掌。只有在了如指掌的前提下,退位減法教學的引領策略,才會是適應所教學生的。其實,對退位減法,有些方法的運用還是比較方便的。如有教師對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設想出“想加算減”的方法,不僅僅是運用比較簡便,就是學生也比較容易接受,就是一些學有問題的學生也顯得相當容易接受。何謂“想加算減”?以“18-9”予以說明?!?8-9”可以想象為9+( )=18,學生邊可以想到9+9=18,很自然學生便得到18-9=9的退位減法的正確結(jié)果。如果在具體的課堂訓練中,讓學生對11-2、12-3、13-4、14-5等退位減法進行“想加算減”的思考,學生能夠直接得出得數(shù)的就可能是許許多多。
二、矯正學生自滿心態(tài),減少退位減法錯誤
小學生有個比較特殊的毛病,甚至還可能就是比較共性的。在課堂上與老師共同學習退位減法時,當有了屬于一知半解的掌握時,立馬就會“知了、知了”地自滿起來。當學生產(chǎn)生如此之“知了、知了”的自滿心理后,當然也會顯得比較嚴重地浮躁起來。這樣的心理導致一個個學生不再去跟著老師向著退位減法的縱深去探究,更不去思量以更為簡便的方法去計算好更多更難的退位減法。所以,在小學生退位減法的教學中,矯正學生自滿心態(tài)是減少學生退位減法錯誤的理想途徑,也還可能就是絕大部分學生減少退位減法錯誤的必然途徑。矯正學生自滿心態(tài),我們可以采取的策略有二。第一是故事引領法:我們可以在退位減法的過程中,和低年級學生一起回味“白頭翁”的故事,和學生一起回味“知了”的故事。當學生再去認真回味這些故事的內(nèi)容時,會在一定的前提下提高對這些故事“主人翁”的不良結(jié)果產(chǎn)生一定的感受。如“知了、知了”地叫個不停,到最后卻是什么都不知了。在退位減法教學中,努力克服學生自滿情緒也是十分重要的。小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的自滿情緒有時也不怎樣的表現(xiàn)出來,所能表現(xiàn)的都是對退位減法學習的滿不在乎,或者就是某種程度上的毫不在乎。如不是理想地傾聽同伴的發(fā)言,也不去比較靜心地聽老師去講解。所以,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訓練的展示時,出錯的學生多,學生出錯的花樣多都比較充分地說明這樣的問題。
三、矯正學生粗心行為,減少退位減法錯誤
平時的退位減法計算中,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不出錯的可以說是寥寥無幾的。其實有好多計算出錯的學生并非就是怎樣的智力差,也并非就是怎樣的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怎樣的不理解,或者就是怎樣的還沒有掌握。平時一些學生在計算訓練時,筆者就悄悄站于其后進行學生計算過程的跟蹤,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計算的出錯完全就是某些程度上的粗心和疏忽。有學生首先就是看題的疏忽,如多將14-6看作為14-9,最后則將14-6的結(jié)果算成5;有學生計算倒沒發(fā)生什么問題,而所出問題卻出在寫得數(shù)上。如學生明明是將17-8的運算結(jié)果確定為9,卻在書寫得數(shù)時寫成17-8=8。學生退位減法的粗心行為還具有其他方面的現(xiàn)象,這里不去一一贅述。低年級學生退位減法運算的錯誤,雖然不是怎樣的行為嚴重,但任其蔓延,那結(jié)果則是比較嚴重和令人后怕的。作為教師,矯正學生粗心行為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對于低年級學生退位減法粗心行為的矯正,不是簡單粗糙的聲聲吆喝就可以解決問題的,也需要去循循善誘。如我們可以將學生出錯的計算題利用擬人的形式編成比較幽默的故事講給學生聽,學生可以從相關的興奮中感到粗心的可怕。矯正學生的粗心行為,還也完全可以利用學生自己去進行。如專門印發(fā)一份習題紙。上面錯亂排列學生計算的正確或者錯誤的題目,讓學生帶有挑剔心理去檢查別人的計算情況,學生會去那樣的細心檢查著。平時的作業(yè)訓練,也可以讓學生去相互檢查,學生經(jīng)過檢查不僅僅就檢查出別人的出錯情形,比較理想的是實現(xiàn)著學生細心習慣的養(yǎng)成,減少退位減法訓練乃至其他一切訓練的錯誤。
應當說,退位減法學生訓練錯誤的矯正也還就是某種程度上的亡羊補牢,真正意義上的減少退位減法錯誤課堂教學是關鍵,真正能夠在課堂教學上消除隱患,就像疾病一樣,防永遠就是那樣的好于治。
參考文獻
[1]鐘靈亮.是誰把相思種成紅豆[J].第二課堂,2002(11):24-25.
[2]李滬.剖析錯題成因.探求解決對策[J].山東教育2013.
[3]陳萌.小學數(shù)學低年級錯題成因及解決對策研究.[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