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圣雅
摘要:中外合作辦學是實現(xiàn)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職能的重要途徑,其中合作雙方使用的目標語言是合作辦學的基礎、重點課程。本文根據(jù)確立的正確的教學目標以及我校開展項目3年多的經(jīng)驗,從課程設置、班級設置、教學活動安排以及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進行研究,結合我校實際提出了相應的操作性強的幾點建議,希望可以有效促進韓語教學,快速提高學生的韓語水平。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韓語;教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14-0210-03
一、引言
2017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強調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進一步把國際交流與合作作為大學的“第五項職能”,是大學建設理念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對于扎根中國辦大學,對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中外合作辦學模式正是履行高校第五項職能的重要手段,國內院校與國外合作院校在教育教學上可以充分溝通交流,在教育資源上可以適當共享,學生們可以享受中外的優(yōu)質教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一項引進國外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教育模式,意在為學生們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讓學生們開闊視野,更讓學生們精于專業(yè)。
中外合作辦學的教學效果能否實現(xiàn)預期的最大化受很多因素影響,其中合作使用的目標語言作為工具,在項目教學中備受關注。以河北科技大學與韓國誠信女子大學經(jīng)教育部批準的中韓服裝與服飾專業(yè)為例,韓語教學工作在項目開展之前就做出了各種準備,而且備受重視。韓語作為語言基礎,是中韓班的必修課,也是學生們掌握專業(yè)知識的必要工具。韓語教學的成效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是否能最大化地受益于外方優(yōu)質課程。因此,在中韓合作辦學中韓語教學顯得至關重要,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性,比如:學生入學時韓語是零基礎,在國內學習韓語只有兩年時間,同時,在此期間還有較多的專業(yè)課程需要學習。這些因素對韓語教學增加了難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提高韓語教學效果的幾點認識
(一)確立正確的教學目標
開展有效教學活動的前提是確立正確的教學目的和目標。設立合適的教學目的和目標就要正確地認知教學模式和學生需求。以河北科技大學中韓合作辦學為例,辦學模式有“4+0”和“2+2”兩種?!?+0”即在國內完成本科4年的學習,享受外方教師教授的專業(yè)課程,達到畢業(yè)要求獲取國內畢業(yè)證和學位證?!?+2”即在國內學習2年,在國外合作院校學習2年,享受優(yōu)質的中外學習資源,達到國內畢業(yè)要求可獲得國內畢業(yè)證和學位證,達到國外畢業(yè)要求的可獲得國外本科畢業(yè)證。通過對學生出國意愿的調查來看,學生出國留學的意愿還是比較高的。因此在設立教學目標時應更多的考慮在“2+2”模式下怎樣進行前兩年的韓語教學活動。首先考慮到學生們大三赴韓國學習是否能直接進入本科課程。學生在國內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兩年內通過韓國語能力考試三級,就可以直接升入韓國合作高校的三年級。而如果沒有通過的話,需要在韓方學校先完成語言課程。還有,學生們在韓國生活是否能夠進行日常交流。再有,學生們在專業(yè)課上是否可以掌握用韓語教授的專業(yè)知識。考慮到這些,中韓班的韓語教學目標設定為學完兩年的韓語課程后,學生應達到韓國語能力等級3級水平,可以用韓語無障礙地進行日常生活交流,掌握一定程度的專業(yè)術語。
(二)課程設置
根據(jù)中韓班的特點和韓語課的教學目的合理制定韓語課時量以及課程安排,并且結合實際教學過程的經(jīng)驗適當?shù)剡M行補充和完善。雖說中韓合作辦學中的韓語課很重要,是學習專業(yè)課的基礎工具,但是韓語并非是其專業(yè),所以韓語課課時量還是要在合理范圍內。我校在可能的范圍內把課時量做出了最大化的調整,現(xiàn)在中韓班的韓語正規(guī)課程是按照每周6學時進行的,而且教師會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還有,2015年5月我校的世宗學堂建立,這對于補充中韓班的韓語課程起到了莫大的幫助。世宗學堂每學期為兩個年級的學生們都提供80學時的韓語業(yè)余課程,這大大的增加了中韓班的韓語課課時量,給學生們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經(jīng)過三個學期的實踐,發(fā)現(xiàn)課時量的增加對于學生韓語能力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幫助。語言的學習最主要的是靠學生們自己練習和對語言的熟練運用,多給些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練習,這會快速提高其語言能力。所以,在實際條件允許和學生可承受的范圍內,韓語課的課時量盡可能的最大化對于提升學生的韓語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但是,與韓語專業(yè)的課程相比,中韓合作辦學的韓語課程科目相對單一。現(xiàn)有的課程有中方教師教授精讀課程和韓方教師教授口語課程。由于本項目的特點,我們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所以在上課過程中不論是中方教師還是韓方教師都有意的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以便于學生赴韓后可以更快地適應當?shù)氐纳詈蛯W習環(huán)境。目前我們考慮到學生的專業(yè)性,在課程安排上還計劃從下學期開始增設專業(yè)韓語課程。我們中韓班的專業(yè)是服裝與服飾設計,也就是說不論是去韓國學習,還是在國內接受韓方教師授課,都要用韓語學習相關的服裝設計專業(yè)知識,所以增設這門課程是為了學生們更好地學習專業(yè)知識。在課程安排上,我們經(jīng)過實踐不斷發(fā)現(xiàn)不足并及時做出調整和完善。
(三)控制班級授課人數(shù)
對于語言學習來說,尤其是零基礎的語言學習,應采取小班授課制,縮小班級規(guī)模對學生成績的提高有著顯著影響。小班課堂可以照顧到每一位學生,讓每人都有練習的機會,并且教師可以對每一位學生做到指導。但是我校項目開展之初由于師資力量不足,采取的是大班授課,每班50人,這樣不僅教學收效甚微、進度慢,而且針對性差。為此學校加大師資力量投入,控制班級授課人數(shù),現(xiàn)在施行小班授課的方式,每班25人。學生在課堂上的練習機會增多,并且教師對每位學生的特點和薄弱環(huán)節(jié)有所掌握,這樣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讓學生進行練習。經(jīng)過三年的實踐,小班授課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得到了學生的好評。鑒于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今后會一直采用小班授課制。但我們現(xiàn)行的小班授課只是單純地按照自然班進行的,在授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一兩個學期的學習,每個班都存在成績差距較大的分化現(xiàn)象,在今后韓語課的小班授課是否可以按照成績進行分班也是我們現(xiàn)在考慮的問題。按照成績分班,班里學生的學習程度相差不大,課堂設計就更具有針對性,課程的進度和深度更適于學生,更有利于學生韓語水平的提高。但是這樣分班,可能會影響一部分學生學習的信心,每個班難易度和進度如何把握,以及如何在實際操作中安排自然班變成快慢班,這些都是有待進一步探討的??傊?,為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語言教學還是要實行小班授課。
(四)合理安排教學活動
語言學習是掌握一門開口說話的能力,因此在課堂上更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而且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剛入學時對韓語和韓國文化有著極高的興趣。眾所周知,興趣是促進外語學習強有力的動力,因此教師更應該抓住這個時機,合理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們持續(xù)保持對韓語課的熱情。首先,注重課堂剛開始的十幾分鐘導入教學,引起學生們的興致,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梢愿鶕?jù)每節(jié)課內容而定以不同的形式進行導入,比如,可以是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述韓國文化習俗,可以是以視頻的形式播放一小段韓劇或音樂,可以是以師生問答的形式回憶上節(jié)課的知識等方法,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使用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其次,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注重學生的課堂練習,以練為主,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可以設置一些情景對話、小品表演等,讓學生們自主編排,更靈活多樣的運用語言,當然教師要做出及時反饋和指導。由于中韓班的學生專業(yè)并非韓語,所以課后學習韓語的時間相對較少,所以教師必須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們多練習并且在課堂上把新知識點消化吸收。還有,在學習一門新語言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難點,如果難點沒有及時攻克的話會影響到后面的學習,甚至對這門課程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所以教師要顧及到每位學生,及時解決學生的疑問,更主要的是讓學生有成就感,外語學習其實是一種特殊的心理過程,成就感不僅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信心和決心,而且可以形成外語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讓學生們積極展示自己的同時,教師更要給予更多的鼓勵。另外,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利用PPT、視頻等向學生展示課程內容相關的資料,豐富課堂教學材料。并且可以向學生推薦韓語學習網(wǎng)站,從網(wǎng)站上學習更新鮮的資訊和貼切生活的材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我校中韓合作項目中配備的韓語教師共有4人,中方教師2名,韓方教師2名,人數(shù)上可以充分地完成現(xiàn)有的教學安排。但是教師都為青年教師,資歷較淺,都不具備高級職稱。因此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也是提升韓語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鼓勵教師多參加國內外教學培訓和中外的學術交流活動,學習中外優(yōu)質大學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手段,并且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另外,還要加強校內中韓教師的教學交流??梢越梃b韓國延世大學語學堂的交流制度,教師們可以在辦公室里集體備課,隨時相互交流,每周召開教學會議,討論遇到的問題并且相互交流經(jīng)驗,大致統(tǒng)一各班上課進度等。這樣既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快速地解決課堂上遇到的問題,也更加規(guī)范教師隊伍。
三、結語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實現(xiàn)高校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徑,為使學生們最大化的受益于項目,目標語言的教學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自從我校2013年開展了中韓合作項目以來,我們就對韓語教學工作不斷地分析其教學現(xiàn)象、歸納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總結教學經(jīng)驗,根據(jù)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研究如何更好地提高韓語教學效果。確立韓語課正確的教學目的和目標,合理安排課程設置,實行小班授課制度,運用更適合語言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快速提升學生的韓語水平。經(jīng)實踐證實,在不斷完善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的韓語能力也有了顯著提高。本文的論述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有著很強的可操作性,希望可以強有力地提升今后的韓語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劉潤清.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xiàn)狀與發(fā)展策略研究[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2]龐紅衛(wèi).對小班化教育的幾點認識[J].上海教育科研,2002,(04).
[3]束定芳.外語課堂教學新模式芻議[J].外語界,2006,(04).
[4]王篤勤.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外語界,2002,(05).
[5]張文娟.“引—發(fā)—求”教學模式在中韓合作辦學韓語教學中的應用[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