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靈丹
摘要:德育教育在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業(yè),它滲透在一個人素質的方方面面,是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隨著我國教學制度對全面發(fā)展學生素質的不斷要求,德育教育在學校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理應受到極大的重視。而小學班級的主導者班主任,則是德育教育的靈魂人物。本文首先敘述了德育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性,即為何要實施德育教育;其次探討了班主任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再次闡明了應該如何具體開展德育教育;最后提出在實施德育教育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班主任
前言:
小學德育是包含德智體美諸多方面的全面性的基礎教育,對于一個人的性格、思想、心智、行事等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除此之外,小學德育教育還是我國社會公民素質提升的第一步,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石。在小學的教學活動中,班主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要做好組織管理一個班級的本分,還要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一定的助推作用。其中,德育教育要想得到有效的實施,主要是通過班主任來進行的。班主任與小學學生的關系密切,接觸最多,熟悉學生的性格特點等,能夠對癥下藥,一針見血地根據不同學生的特性對應不同的德育教育方式。總而言之,班主任在小學德育教育的展開中是主力軍的角色。
一、德育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幫助學生和教師更好地進行溝通
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學生與教師是以平等的朋友的身份進行溝通的,這大大拉近了兩者之間的關系。以朋友的身份,學生能夠更深刻地意識到老師所教授給他的為人處世的道理與方法。而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困惑等,學生也就更容易向作為親密朋友的教師傾訴。這樣一來,教師能夠及時給予小學生必要的指導,避免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信息不對稱的現象。
(二)學生未來發(fā)展的基礎
一個人未來的性格、思維方式、三觀等重要屬性受幼年時所接受的教育影響較深。因此,我國尤其主要小學的素質教育,提出要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德育教育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它為學生未來的為人處世、行事風格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
德育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部分,對培養(yǎng)形成良好社會公德、法制意識和文明素養(yǎng)以及三觀的培養(yǎng)有著主導作用。因此,要想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就必須重視小學德育教育。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在我國小學基礎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著手我國各小學的德育教育刻不容緩。
二、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老師是辛勤耕耘祖國花朵的園丁。在強調學生對老師濃厚恩情的同時,老師也應該肩負起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小學生在生活與學習方面的引導者,在小學德育教育中,與同學們接觸最多、關系最密切的就是班主任了。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小學學生們。班主任自身素質的高低與實施德育教育的效果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三、德育教育的具體應用
(一)從生活實際出發(fā)
德育工作并不是理論性的知識,它需要班主任以身作則,從生活中的小事出發(fā),給學生最直觀的教育體會。例如,對有良好表現的學生在課堂提出表揚,對積極幫助同學的學生給與獎勵等。選取這些貼近生活實際的小事,學生更容易完成也更容易養(yǎng)成這些良好的習慣,教育的效率與成效都非常高。
(二)創(chuàng)新激勵策略實施德育教育
一些相對來說比較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不僅效率低而且成效也不佳。究其原因,班主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據主動地位,而并未考慮到年齡尚小的小學生們的實際感受。例如,在課堂上授課時,往往是一對多的單向型授課,老師只一味向學生灌輸相關概念而得不到反饋的話,無法檢驗他們是否真正理解和吸收這些德育知識。因此,必須對傳統(tǒng)的德育教學方法進行改進。采取雙向型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只有獲取相關的反饋,教師才知道從何處對癥下藥,有效解決各種德育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三)德育教育要用“情”感召學生
德育教育注重對品德的教育,要以真情的方式進行教導,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盡量避免對學生直接的批評,而采用鼓勵、贊許的詞句與溫和的語氣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小學生的年齡尚小,維護他們的自尊心是十分必要的。教師不僅為學生傳道受業(yè)解惑,更多的是要教會他們如何做人,所以教師也要扮演“家長”的角色,時刻關愛學生。教師還要多找機會與學生進行溝通,詢問學生最近無論生活還是學習,在各個方面是否需要幫助等。
四、德育教育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單一枯燥使得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成果不佳。學生對這樣無趣的教學毫無熱情,更難有學習的主動性。要提高學生對德育教育的接受程度,首要是要豐富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播放視頻、組織學生觀看德育電影、進行德育主題演講活動等形式來教學,這樣會大大增加德育教學的趣味性。其次是要靈活應對教學內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依據班級學生的特性制定教學方針,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再次,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意愿,如果為了某個目標而強迫學生進行德育主題活動是不被允許的,這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嚴重的侵害作用。最后,教師要根據教學質量的反饋以及外部的意見及時對德育教學模式進行改進,爭取不斷提高德育教育的質量與水平。
五、結論
德育教育是小學素質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是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是學生未來全方位發(fā)展的基礎,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石。班主任是德育教育重要的中堅力量,其在實施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從實際出發(fā),從小做起,以身作則,時刻關愛學生,以激勵策略不斷指導、鼓勵學生。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下,相信我國的德育教育將會建設地更好!
參考文獻:
[1]繆金龍.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11):96.
[2]劉丹丹.基于小學德育教育與班主任工作實效性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1(77):229-230.
[3]王芳,來春旭.談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