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遵華
(廈門醫(yī)學院 福建廈門 361000)
平時訓練與正規(guī)比賽過程中,一方面會受運動參與者身體素質所影響,另一方面參與者的心理因素也會對運動效果或限制或促進的作用。對于高校健美操運動來講,因為運動水平相差不是特別大,對其心理素質的考驗就更加明顯。當前,高等院校普遍密切關注文化知識養(yǎng)成,且日益重視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對女生而言,健美操運動尤其受歡迎。值得注意的是,健美操運動雖然考驗了運動參與者的身體情況,而心理素質對運動效果的影響同樣不能小視,恰如對待身體機能、運動技巧等因素一樣,對運動心理因素亦需進行深入研究,借以強化健美操運動員的表現(xiàn)力。
利用人工查找書籍及互聯(lián)網(wǎng)資料查閱的手段,參考國內外文獻中和健美操運動、體育心理等有關的內容。
對幾所設置健美操運動的高校部分教師的訪談,真實了解相關情況并詳細記錄。
在幾所設置健美操運動的高校學生隨機發(fā)放240份調查問卷,進行科學分析研究。
深入調查后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高校健美操運動員皆會對運動及比賽產(chǎn)生較強的心理期待,其積極性是值得肯定的。有一些運動員表面上看來對運動及比賽不甚熱情,也并非其表現(xiàn)不夠積極,而是由于不同個體在個性特點及能力氣質上的差異所致,其期待心理與其他運動員并無太大差異。事實上,只有極少數(shù)運動員對平時運動及比賽持消極態(tài)度,是需要給予特別糾正指導的。此外,有數(shù)據(jù)資料顯示,健美操運動員比賽前心理情況是各不相同的(如表1)。這些運動員或者易于感覺出焦躁和不安,或者有可處理的負面緊張情緒。特別是有些健美操運動員心理素質不夠好,易于受到外界干擾,情緒也不夠穩(wěn)定,心理承受能力偏低。還有33%左右的運動員團隊協(xié)作意識較差,這些是比較值得關注的。種種問題皆需要指導者給予足夠的重視,并采取合理的做法,使這些心理問題調到調整,以保證運動及比賽效果的優(yōu)化。
表1 健美操運動員比賽前心理情況調查(%)
而根據(jù)不同健美操運動員采取各種類型的心理因素干預方法,亦應注意到運動員的接受程度,如表2所示。運動員對于心理干預的個性化需求還是比較明顯的,這是比較需要關注的一個問題。
表2 健美操運動員對不同心理狀態(tài)干預方法的接受情況
如今,高校健美操運動正受到日益廣泛的關注,而其具體的等級達標動作、難度系數(shù)、動作節(jié)奏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對于高校學生運動訓練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運動參與者需要以較高的質量達到標準動作,繼而進行集體表演或者比賽等。經(jīng)過長期觀察了解到,因為高校學生在進行健美操運動訓練時,對于平時訓練或者參賽沒有足夠的經(jīng)驗,再加之不熟悉場地變化、裁判員特點,以及無法克服環(huán)境氛圍的緊張感,從而或直接或間接地造成心理情緒的不利變化,給正常動作的完成造成負面影響,繼而呈現(xiàn)出動作失誤、動作遺忘等多方面問題,造成運動結果的弱化。為了糾正這些問題,有必要深入探討高校健美操運動員表現(xiàn)力心理因素及其優(yōu)化方案,借以提升高校運動參與者的適應能力。而在絕大多數(shù)時候,心理因素會給健美操運動效果造成影響,若是一直忽略對于高校健美操參與者的心理訓練,極有可能導致其由于心理素質的弱化,而失去對于運動與比賽的熱情。所以,在常規(guī)訓練過程中,教師應當關注健美操參與者的心理訓練,使之在長期的訓練中,依靠計劃明確的心理素質方案,逐步了解并調整自身心理狀態(tài),以實現(xiàn)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的同步優(yōu)化。
3.2.1平時心理素質培養(yǎng) 首先應當進行單獨的心理訓練。指導者可以利用意念訓練法加誘導訓練的手段,帶動健美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提升。訓練過程中,指導者為健美操運動員提供較為明確心理活動指令,或者利用間接暗示法,幫助運動員進行心理自我控制,以產(chǎn)生心理特征調節(jié)的效果。舉例來說,可以讓健美操運動員在頭腦中構建形成自身處在謗沱大雨中的印象,并思考該如何在此種環(huán)境背景下,做好體能和技巧的快速調節(jié),從而取得理想運動效果。而與之相關的誘導訓練法則更為關注指導者的引領功能,指出采取科學手段,幫助運動員明確訓練的服務功能,也就是服務于身體素質提升的終極目標與服務于比賽成績的階段目標,要求健美操運動員意識到,正是由于平時的有效訓練,才會得到比賽場地上的良好結果。值得關注的是,有些健美操運動員心理素質偏弱,其在平時訓練中能夠做到無所禁忌,真實展現(xiàn)自身才華。可是在正規(guī)比賽中卻往往大失水準,他們應該成為重點的心理誘導訓練目標對象,以便有更大的可能把平時訓練同正規(guī)賽場結合起來,防止緊張心理的影響擴大,在反復心理刺激下強化心理抗壓能力。
其次要進行心理與運動相結合的訓練。健美操平時運動訓練過程中,指導者還應當使運動員做好身心雙方面的放松訓練,讓訓練負荷處在最佳狀態(tài)。與此同時,需要使健美操運動員在心理方面不由于接近比賽而呈現(xiàn)出心理的焦灼狀態(tài),使身體放松增加體能恢復的可能性,并保證比賽前的良好心態(tài)。為了達到此種效果,指導者可以和健美操運動員共同利用行之有效的心理訓練方案,減少運動員在思維方面的耗損,防止其心理負擔過重,影響到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以便讓心理力量對身體力量產(chǎn)生最大限度的支持。只是簡單的依靠自然休息,當然難以產(chǎn)生理想的心理放松作用,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使運動員做好身心雙方面的放松訓練。其一是娛樂活動方法的提供,亦即當健美操運動員心理負擔壓力過重的情況下,可以讓其進行合理強度的娛樂活動,從而產(chǎn)生心理愉悅作用;其二是想象方法的提供,指導者要求健美操運動員借助想像方法,在頭腦中形成正確且適合于自身的戰(zhàn)術和技術,從而防止焦慮心理的增加,確保使自身處在良好狀態(tài);其三是形成更為有效的心理暗示,用語言、詞匯等不同形式,實現(xiàn)自身在情緒和意志等方面的完善。
3.2.2賽時心理素質培養(yǎng) 賽時心理素質培養(yǎng)同樣是高校健美操運動員表現(xiàn)力心理因素的調整方法之一,且往往在關鍵時刻起到?jīng)Q定性作用。首先,高校健美操運動指導者需要讓運動員盡可能減少思想顧慮的負面作用,要求其在比賽時處在忘我狀態(tài)。對于健美操運動員來講,易于把這種競技體育形式視為一種特殊的職業(yè),且使之和情感、名譽、集體認同等情緒發(fā)生關聯(lián),這種關聯(lián)性是應當盡量克制的。其次,指導者需要讓健美操運動員意識到賽時情緒調控之重要性還有相應的方法。,如果運動員出現(xiàn)賽時過度興奮,過度不興奮,均不能說是理想的狀態(tài),前者容易出現(xiàn)犯規(guī),后者容易導致身體機能受阻,這都需要借助增加成減少強度等進行調節(jié)。再者,賽時環(huán)境對心理的干擾,也應當重視,這一點常被指導者及運動員忽視。在健美操運動及比賽過程中,多種類型的影響都有可能出現(xiàn),運動員需要接受科學指導,盡可能讓自身技巧與戰(zhàn)術處在最佳狀態(tài),加強團隊合作,避免觀眾、裁判、競爭對手等方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