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超朋 李麗 張云娜
摘 要:微課位微而不卑,課微而不小,步微而不慢,效微而不薄。本文先對微課及什么樣的課程適合制作微課進行了簡述,然后研究了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并對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評估,以便老師們作出取舍,最終達到高效課堂和教學相長的目標。
關鍵詞:微課;數(shù)學教學;應用策略;效果評估
微課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技能等單一教學任務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它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具有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和教學時間短的特點。微課位微而不卑,課微而不小,步微而不慢,效微而不薄。學生通過不斷的微知識、微學習,就會積少成多,聚沙成塔。那么哪些課程適合制作成微課呢?一是方法、過程的演示課,二是針對知識難點的講解課,三是概念性、定理定律等課程,四是針對作業(yè)格式、書寫要求等類型的課程,五是典型例題、習題的教學課程,六是復習指導課。開展微課研究后,我們課題組老師就根據(jù)以上微課的類型,錄制了難易程度不等的微課,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擇觀看,這樣就做到了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 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及建議
(一) “預習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教學活動的主體永遠都是學生,而微課的教學理念正是以學生為中心,利用微課這一屬性,在課前教學活動中,可以充分利用微課協(xié)助學生完成預習。這就要求我們在制作微課時,要找到本課的知識點,不要面面?zhèn)樀?,要重點突出,難度適宜。要做到預習微課和課堂銜接,要在預習微課中既講授知識、又提出問題,這樣課堂教學就變成了預習階段學習進程的延續(xù),使得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要讓學生提出“想解決哪些問題,能解決哪些問題”。這樣課堂教學后,就把教師布置作業(yè)變成了學生選擇作業(yè),把師生之間的交互變成了對話協(xié)商。要會分享自己的問題,學生將預習問題分享后,既能幫助那些尋找問題能力弱的同學,又能匯集成問題資源包,既有利于老師掌握學情,又能拓寬學生視野,使師生共同受益。
如,在學習“空間與圖形”時,課題組張老師就通過微課,讓學生對“空間與圖形”的知識產(chǎn)生興趣,讓他們主動探索、學習,又根據(jù)學生當前認知水平,為學生布置預習“作業(yè)”,讓他們通過觀察、推理,然后在網(wǎng)絡平臺與同學之間互相交流,提出問題并分享問題,做到帶著問題進課堂,實現(xiàn)學生思維能力、空間想象力、主動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 “課堂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對于“課堂微課”,我們主要應用在重難點問題的攻克上。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和難點,教師需要利用文字或者是語言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激發(fā)學生對于數(shù)學知識的探索欲望,促進學生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如在學習“圓柱平面展開圖”時,學生通過想象,很難實現(xiàn)良好探究。因此,課題組來老師制作了微課視頻,為學生展現(xiàn)圓柱打開的全過程,使學生清晰地看到其側(cè)面是一個長方形,直觀地看到圓柱的高和底周長“變成”長方形寬和高的過程,從而深入理解圓柱部分知識。因為“課堂微課”要著重解決重難點知識,就要求我們在制作“課堂微課”的過程中,應放慢演示的速度,盡可能地為學生留有思考、理解的時間。
(三) “輔導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對于課后輔導型“微課”,我們主要應用在易混淆知識點的辨析方面。由于學生在校學習時間有限,有些共性的問題是很多學生都存在的,但是對于全面輔導或者個別糾錯都很難在校內(nèi)完成。因此,我們根據(jù)學生在課堂學習或者作業(yè)反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再次聚焦,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幫助學生準確地掌握知識和能力。例如“改寫和省略”的區(qū)分及應用,很多學生都存在區(qū)分不清和使用錯誤的現(xiàn)象。根據(jù)這一情況,我們進行了“微課”資源組合,通過視頻講解、學習單元檢測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多次練習,最終扎實地掌握了這部分知識。
(四) 微課在數(shù)學教學實施中的建議
微課雖然好用,但切忌過度使用,一定要找到微課最佳的切入點,制作微課要精練、美觀、實用。使用微課學習有別于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師生都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更需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逐步培養(yǎng)學生使用微課的習慣和能力。
二、 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估
“大班額”一直是我校老師頭疼的問題,由于學生多,教師工作量又大,這樣就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以前遇到難點題目,除了多講幾遍外,只能找?guī)讉€學生助手幫助自己,但效果的好壞就完全取決于這幾個小助手了。開展微課研究后,每當遇到學生掌握得不夠好的題目,我們就精心錄制一個“解題型微課”,誰上課沒聽懂,到家也能打開微課觀看,同時也照顧到了一些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完全滿足了他們的需要。微課對于老師來說,就相當于多一個幫手;對于學生來說,多了一位家庭教師;對于學校來說,又緩解了大班額和老師少的問題,兩全其美,一箭三雕。
微課研究開展后,我們選取了程度相近的兩個班作對比,課題開展一年后,實驗班學生的成績相比對比班提高了不少,雖然成績不能代表一切,但實驗班孩子的學習熱情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總之,微課的應用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提高了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和思維深度,使一些需要聯(lián)系舊知識的課程學習起來更加容易,使教學資源的共享、交流變得更加快捷。微課教學是教師自我提升的一條很重要的路徑,讓教師從習慣的教學中去追問、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讓師生由學習者變?yōu)殚_發(fā)者和創(chuàng)造者。無論是對于學生還是教師而言,微課教學無疑都是一次思想改革,它促成了一種自主學習模式。我們相信,隨著微課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最終一定會達到高效課堂和教學相長的目標。
作者簡介:來超朋,李麗,張云娜,河南省衛(wèi)輝市,衛(wèi)輝市第四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