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重點從三個方面闡述了班級有效管理的實踐體會,利用信息時代的特點和常用工具提高工作效率,民主制定管理措施、及時落實管理細則讓管理效果事半功倍,針對“學困生”的“婆媽”教育亦行之有效。
關鍵詞:有效管理;智慧;教育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協(xié)調(diào)者,也是實現(xiàn)班級管理目標的具體實施者。當下,由于中職學校學生的整體文化素質(zhì)水平偏低,又因為年齡因素,沒有正確而堅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事物的認知水平和認知深度有限,所以,班主任工作的艱辛不言而喻。只要是有過班主任經(jīng)歷的,都能體會班級管理工作的繁瑣、艱難,但是,工作需要迎難而上,不能望難生畏,讓學生遵守規(guī)章制度,健康、愉快地生活、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立自強、在成長路上完善自己都是些客觀而具體的事情,班主任任重道遠。班級管理的最終目標是管理效果,所以要調(diào)整心態(tài),調(diào)整策略,解決問題,提高管理效果。因為在路上,因為必須一路前行,所以我選擇做一個快樂、智慧、健康的班主任而不做保姆型班主任。
教育需要智慧?,F(xiàn)代漢語詞典:“智慧”就是指辨析、判斷、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能力。教育智慧:就是教育者對自身行為及教育對象行為進行分析、判斷和選擇有效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
管理需要效率。班級管理,顧名思義,管理是既要“管”,又要“理”,這里的“理”是“梳理、調(diào)理”。對于“N心”(愛心、耐心、責任心)班主任,對于班干部隊伍的建設和授權,對于以身作則,在這里不再贅述。本人帶班,比較偏于制度辦事,情感說話,遇到不好處理的問題,一是原則,二是換位思考,力圖讓班級管理有效而輕松。工作中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
一、 線上線下營造積極健康的輿論環(huán)境,促使學生自我管理
學會自我管理,是學生成長的需要,是班級管理的基礎,更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課余或班會,我經(jīng)常和學生強調(diào)主人翁意識和責任?!白詮哪闾と霂煼秾W校的大門,就意味著你已經(jīng)長大,必須為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為自己的未來負責。生命是你的,身體是你的,學習也是你的,成長更是自己的,但是作為集體的一員,你的個人行為不僅僅代表自己,也代表著班級,所以更有責任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不給班級抹黑。你好了,我就快樂了;你好了,班級就好了;班級好了,學校就好了。”我給學生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亦把它變身成“修身樂你我齊班平校園”。
在班級成立之初,我建立了班級QQ群并親任群主一職,除了正常利用QQ來通知事務,和學生聊天,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個性簽名、動態(tài),以此更多地、及時地了解學生,對不良聊天行為批評指正,對屢勸不改者以禁言或移除本群以作示誡。對正能量的個人或班級行為以QQ、微信方式適時廣而告之(關于軍訓、早讀、主題班會、捐款、民主投票等活動),此舉深受學生喜愛。
二、 “民主”制定班級管理條例并及時處理落實
360百科上,制度最一般的含義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guī)程或行動準則,是實現(xiàn)某種功能和特定目標的社會組織乃至整個社會的一系列規(guī)范體系。制度的第一含義便是指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辦事的規(guī)程。漢語中“制”有節(jié)制、限制的意思,“度”有尺度、標準的意思。這兩個字結(jié)合起來,表明制度是節(jié)制人們行為的尺度?!皣袊?,校有校規(guī)”就是對以上解釋的直觀體現(xiàn),班級管理自然不能脫離制度。制度是服務學生的,脫離學生的制度是一張廢紙。
本人這學期對“民主集中制定制度”這點體會頗深,此舉得益于聆聽了“職教圈涂涂德育工作室”的一次講座。在班委產(chǎn)生以后,我專門組織一次班會,讓全體學生一起民主集中地制定《班級違紀暫行管理條例》,針對可能出現(xiàn)的違紀情況,由大家一起一一例舉并說出違紀處理辦法,如果五分之四的同學同意并舉手通過,就當場由班長輸入在大屏幕顯示,逐一而成。一樣的管理制度,由班主任挖空心思、想方設法自己制定并公布落實,實踐證明效果并不是特別好,但換種方式,條例還是那些條例,由學生民主制定落實效果就不一樣。后面證實實行效果良好,因為是制度管你,不是老師管你。當學生出現(xiàn)違紀行為時,對照制度,該怎么辦就怎么辦,由班長和生活委員具體記錄,全班同學監(jiān)督執(zhí)行,因為是全班一起制定的,再加違紀行為也是客觀的,對事不對人,所以也無非議。
對違規(guī)違紀行為按規(guī)定及時處理,制度的民主制定讓后續(xù)執(zhí)行順暢,及時處理違紀讓制度有效,我一般是班會時間統(tǒng)計公布,處理當庭執(zhí)行,如有罰以跑步的則集中在周一課間統(tǒng)一執(zhí)行。
“自律的人是自由的!”我把這句話用藝術字的方式寫在管理條例的下方,打印出來粘貼在教室入口處,讓學生可以很明朗地看到并提醒和約束自己。
三、 對“學困生”進行“婆媽”教育,情感上溝通,行為上盯緊,批評上一針見血
良好的班風是管理好班級的前提,有時,良好班風可能就因為幾個搗蛋鬼的行為毀于一旦,我們班就有這樣幾個讓我“怒其不爭”的學生:行為習慣極差,用“極差”一點都不夸張,隨地吐痰,出口成“臟”,不疊被洗碗,抽煙,遲到,翻窗……無心學習,知識基礎極差,甚至有一個同學,不知道自己身份證號碼和正確的身份證號碼格式,在提醒他錯誤的時候還固執(zhí)地堅持“這是我從戶口簿上抄來的”,科任老師多次向我反映個別同學根本、一直沒有學習狀態(tài),上課講話睡覺,屢教不改……作為班主任,我不能放任自流。本著“不拋棄,不放棄”的理念,又因為教育是件反復的事情,對于多次違反紀律的學生我就反復地對其單獨談話,幫其分析違紀成本,分析利弊,給予希望,用“事物都在發(fā)展變化中”激勵他,確實體驗了一把“苦口婆心”,“婆婆媽媽”。行為上緊盯,跟蹤他的表現(xiàn),督促他們不斷改進自己,針對出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處理,有時候是一針見血地嚴厲批評,把最壞的結(jié)果呈現(xiàn)給他,讓他自己選擇是走是留。
很多時候,一個班也就是那么幾個學生經(jīng)常在搗亂,拿下這幾個,班級管理也基本沒什么大礙了。所幸的是,雖然他們幾個曾經(jīng)一度讓我頭疼不已,但在學校領導和科處同仁的幫助下,以及全班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本班現(xiàn)在已進入一個良好狀態(tài),無論是學習氛圍,學生行為習慣還是班級整體風貌,都在健康地進步著。
教育呼呼藝術,管理需要效率和效果,我在班主任道路上趔趔趄趄、健康地前行著!
作者簡介:范麗,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州民族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