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芳
摘要:小學英語教學,最關鍵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從小喜歡上學習英語,即培養(yǎng)英語學習的情趣。本文作者從對英語學習情趣培養(yǎng)的認識出發(fā),闡述情趣培養(yǎng)的教育原則,以及情趣教育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小學英語;情趣培養(yǎng);教育原則;要求
小學生學習英語,最重要的應該是培養(yǎng)情趣。因為英語教學不僅是一種語音、語調(diào)、語句的傳授和訓練,而是一種溫馨的情感交流、智能的開發(fā)和社會性交往能力的早期培養(yǎng)。近年來,我在教學中以情趣教育理論作指導、從激發(fā)兒童情趣著手,對小學英語情趣教育模式應用開展了新的探索。
一、對小學英語教學中情趣培養(yǎng)的認識
我們所理解的情趣教育是指教師用自己的教育愛來喚起和培養(yǎng)學生對所學知識和學科的一種積極情感;同時,又指對學生在主體參與學習過程中所蘊含著的一種好奇、好問、好學的求知熱情和探索精神,教師要給予肯定、尊重、愛護和引導,使學習成為學生有情有趣的迷戀性活動。這種教育方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學生對學習迷戀,首先要求教師自身對學生、對學科、對教育工作產(chǎn)生愛戀之情。只有這樣,才能使情趣教育不只是一種教學技巧上的追求,而是師生精神上的提升。因此,情趣教育的實質(zhì)是一種情感教育,是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共同創(chuàng)造精神生命的活動。它要求整個英語教學不僅是一種語音、語調(diào)、語句的傳授和訓練,而且是一種溫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潛能的開發(fā),社會性交往能力的早期培養(yǎng),也是人類精神財富的認識、分享和對未知世界的開拓。
二、既有的情趣培養(yǎng)教育原則
(一)愉悅性原則
首先,要求教師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成就感。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將兒童潛在的需要和興趣激發(fā)起來。稱贊英語學得好的學生,表揚他們學習上的優(yōu)點,學生自然愿意學得更好。對于學習英語有困難的學生,教師也要給予鼓勵,以使學生體會學習帶來的榮譽感和成就感。其次,教學要形象、直觀。在小學,尤其是低年級,更要形象、具體和直觀,這樣才能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再次,教學要聯(lián)系日常生活,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應用,從中得到快樂,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此外,教學內(nèi)容難易和進度快慢均要適中,使學生學有所獲,又不過度加重其學習負擔,使他們感到快意。
(二)活動性原則
學習英語應在兒童的交往活動中進行。讓兒童在社會交往中,充當各種不同的角色,進行語言交流,既可以提高語言交往的能力,又可以增強興趣。這里的活動包含兩種意思:一是指兒童自身的活動;二是兒童與他人的合作活動。英語學習,不僅幫助學生用英語去認知各種事物的名稱,而且更要讓學生在與人交往、與人合作中,提高語言交往的水平。過去的“啞巴外語”和“聾子外語”的弊端就在于活動太少、交往太少、互動太少。
(三)游戲性原則
兒童時期的游戲?qū)τ趦和奈磥沓砷L具有雛形、模擬、預演的作用,而且是自動、自主、創(chuàng)造性活動,對于兒童的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有直接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堅持游戲原則,使兒童在自由、愉快、活潑、充滿情趣和幻想的教學中得到完滿的發(fā)展,是父母和教師的重要責任。
(四)自主性原則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教育界的共識。主體的情感因素是外語學習區(qū)別于學生學習母語過程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要求教師心中時刻裝著學生,教學要以學生為本。無論在備課、在課堂教學、在課后批改學生的作業(yè),教師都要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注意學生的表情和反應,分析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安排和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步驟以適應學生的需要,并用學生的學習效果來檢查自己教學的成敗,反思自己的教學策略。
(五)開放性原則
在英語教學改革中實行開放性教學,不僅要在課內(nèi)進行開放式教學,使學生無拘無束,人人爭著開口發(fā)言、活躍思想、豐富想象。而且,還要十分重視英語課外活動,這些活動組織得好,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有利于擴大學生的活動領域和社會交往的范圍,培養(yǎng)學生自主、自律和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六)差異性原則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差異性非常突出。對于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比一般同學更高的要求,使他們得到更大的發(fā)展;對于在學習上有自卑心理和厭學情緒的學生,教師要放低要求,逐步提高,使他看到自己的能力、潛力和成功,逐步提高信心;對基礎較差和接受能力較低的學生,要幫助補基礎,以多鼓勵為主;對于學習主動性不強的學生要以從嚴、從高、從緊的方式為主??傊?,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要對癥下藥、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效。
三、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情趣對教師的要求
第一,教師必須鉆研教材,發(fā)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經(jīng)常地、持久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等禮儀和道德教育,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獲得思想品德的提高和高尚情操的陶冶。教師必須運用自如地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jù)不同的教學方法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根據(jù)不同的教學活動設計不同的教具和道具,用以最佳情景和畫面刺激學生的感官,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第二,教師必須具有表情達意的才能,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微笑,一個眼神,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親切自然的示范表演,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幽默活潑的話語,會引起學生會心的共鳴;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全身心投入,更會將學生領入自覺忘我的學習境地。
第三,教師對教學中常用的教具及各種教學手段要熟悉而運用自如,這樣才能為各種活動配制相應的音樂效果、畫面效果、語言效果、色彩效果,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花卉.設計有效活動,讓小學英語課堂情趣飛揚[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25):10.
[2]陳麗娟.對小學英語教學中情趣教育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7(11):22-23.
[3]王兆娟.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情趣教學的方法[J].江西教育,2017(0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