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婧
[摘要] 目的 分析磁共振血管造影對糖尿病足及下肢動脈病變的診斷價值。方法 該院在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100例糖尿病足及下肢動脈病變患者,通過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分別劃分為觀察組(n=50)和對照組(n=50)。其中對照組開展多排螺旋CT診斷,觀察組開展磁共振血管造影診斷,對比兩組血管狹窄情況和病變情況。結果 經過臨床統(tǒng)計分析,觀察組的診斷效果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在比對分析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使用磁共振血管造影對糖尿病足及下肢動脈病變患者診斷,能保證判定結果更準確,為臨床診斷提供有效參考,也確保其應用作用的發(fā)揮。
[關鍵詞] 磁共振血管造影;糖尿病足;下肢動脈病變;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4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b)-019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ic foot and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and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8.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50) and control group (n=50)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multi-slice spiral CT diagnosi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to compare the stenosis and lesion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clinical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diagnostic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was very significant, an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consistent(P<0.05).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ic foot and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can ensure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 of accuracy,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ensure its application.
[Key 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Diabetic foot;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 Diagnostic value
糖尿病足患者是臨床上的主要關注對象,當患者發(fā)生下肢動脈病變后,將制約自己的行動,給身體健康帶來很大威脅。在一般情況下,在發(fā)現(xiàn)糖尿病足患者發(fā)生下肢動脈病變后,要開展及時的治療干預工作,其中,手術治療為主要的方法。使用磁共振血管造影來診斷,在手術執(zhí)行前期能對患者的下肢動脈病變全面評估,確保為后期的治療工作提供保障。在該文中,將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100例糖尿病足及下肢動脈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診斷中獲取的價值[1]。具體的報道過程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收治100例糖尿病足及下肢動脈病變患者,通過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分別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
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5例,最小年齡29歲,最大年齡為67歲,平均(50.23±2.12)歲。
觀察組:男性27例,女性23例,最小年齡28歲,最大年齡為68歲,平均(50.22±2.13)歲。
診斷標準:經過WHO1999標準診斷,所有患者為2型糖尿病,并自愿參加到疾病診斷中。
排除標準:心臟疾病、肝臟疾病、腎臟疾病以及未發(fā)現(xiàn)金屬物質移植病史。
所有患者在比較分析中,還未發(fā)現(xiàn)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在該次研究中,所有觀察組患者均執(zhí)行磁共振血管造影診斷工作。同時,其對照組予以多排螺旋CT診斷,對比兩組患者診斷后獲取的效果
觀察組: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該次研究和探討中,磁共振儀器的應用可以選擇西門子1.5T儀器,給予患者做出全面、準確診斷[2]。按照一定序列對患者有效檢查,增加體線圈作為輔助來有效完成。在實際診斷的時候,基于自動移動移位技術的應用,給予患者的下腹部、大腿、小腿以及足部等全面檢查,后期獲得三維血管圖像,確保診斷結果更準確。在診斷工作執(zhí)行前期,要對患者肘前靜脈放置18 G的留置針,基于高壓注射器的使用,將40 mL的磁顯葡胺分別注入,時間分為2 h。第1小時的注射劑量為20 mL,速率控制在1.5 mL/s。第2小時的劑量為20 mL,速率控制在0.5 mL/s。在造影劑全部注射完成后,利用20 mL的生理鹽水來沖洗管道,其速率控制在每秒1.5 mL。當造影劑已經達到腹主脈的時候,可以使用相同的參數來再次掃描[3]。
對照組:多排螺旋CT?;颊叩捏w位保持在仰臥狀態(tài)下,并給予病足掃描,使用束縛帶將患者的雙下肢固定。在實際進行掃描的時候,其參數要設定有效設立,其中,探測器的準直設定為32 mm×0.5 mm,螺距設定為1.375,機架旋轉控制在每轉0.5 s,掃描視野控制在400?;颊咴趯嶋H檢查的時候,針對患者的下肢動脈,加強對高壓注射器的應用。其中,注射非離子型碘對比劑,其劑量為50 mL,其速率為3.0~3.5 mL/s。按照該速率再次為患者提供40 mL的生理鹽水[4]。
1.3 效果判定指標
在該次研究中,對兩組患者各個區(qū)域的血管狹窄情況、病變節(jié)段數等全面分析。
1.4 統(tǒng)計方法
在該次研究的90例老年肺炎患者治療分析中,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n(%)]的形式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組間患者血管狹窄情況對比分析
基于上述的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血管狹窄率為4%,對照組的血管狹窄情況達到24%觀察組數值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化非常明顯,為(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病變情況的對比分析
在對兩組患者病變情況分析和比較中,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病變情況為50%,對照組的病變情況達到80%。在數值比較中能發(fā)現(xiàn)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足患者發(fā)病后,下肢動脈病變情況非常嚴重,容易產生并發(fā)癥。在臨床治療期間,如果出現(xiàn)問題,將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很大威脅[5]。磁共振血管造影應用到臨床上已經非常成熟,在實際操作期間和具體的結果探究中,都是結合患者自身發(fā)展實現(xiàn)的,不會提升錯誤率,具有的可靠性較高。在對糖尿病足以及下肢動脈病變患者診斷中,使用磁共振血管造影方法來診斷,獲取的結果更準確,能保證其積極意義的發(fā)揮和實現(xiàn)。在實際診斷過程中,可以給予階段性的開展工作,這樣為臨床治療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6]。
基于上述的分析和了解,對照組開展多排螺旋CT診斷,觀察組開展磁共振血管造影診斷,對比兩組血管狹窄情況和病變情況。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比較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應用磁共振血管造影對糖尿病足及下肢動脈病變患者進行診斷,發(fā)揮的臨床價值更高,能對患者的下肢動脈病變全面評估,為后期的治療工作提供保障,也能在現(xiàn)代醫(yī)學水平逐漸提升下,加強對現(xiàn)代醫(yī)學儀器設備的應用和研究,這樣在對患者積極診斷和治療中將獲取更為準確的結果,也能為后期發(fā)展提供強大保障,適合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孟利民,宋云龍,張挽時,等.糖尿病足病下肢動脈病變三維對比劑增強磁共振血管造影的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8):596-599.
[2] 張繼,趙小二,吳慧,等.三維動態(tài)增強MR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足下肢動脈病變中的應用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4(2):126-131.
[3] 周航.3D CE-MRA在糖尿病足下肢動脈病變診斷中的研究價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6(6):129-130.
[4] 張安君,黃學菁,王國年,等.磁共振血管成像診斷糖尿病足的臨床價值[C].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糖尿病足與周圍血管病學組年會暨2014中國糖尿病足及相關疾病論壇論文集.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2014:138-138.
[5] 高忠博,蘇麗梅,梁淇星,等.3D CE-MRA在糖尿病足下肢動脈病變中的臨床價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4(21):56.
[6] 梁彤,任杰,梁峭嶸,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與超聲造影診斷糖尿病足脛后動脈病變的對比研究[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3(4):358-361.
(收稿日期:201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