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花
摘要:對幼兒要堅持正面教育,不要把幼兒當作出氣筒,動輒就批評,甚至諷刺、挖苦,更不能對幼兒進行體罰和變相體罰。賞識教育是一種心態(tài)教育,其外在表現為對人、對事的積極態(tài)度。賞識教育操作方法似無似有,是指從大量的實踐活動中可以總結出規(guī)定性方法,讓教育者結合自己的教學情況,加以發(fā)揮和靈活運用。
關鍵詞:幼兒教育;賞識;關愛
一、尊重幼兒,堅持正面教育,多表揚、常鼓勵
在孩子面前,教師的面部應該是一輪太陽,一輪月亮;教師的眼睛,應該是閃爍的星星,充滿歡樂,充滿活力,時時給幼兒以鼓勵和力量。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幼兒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鼓勵。這種表揚、鼓勵不僅要在個別接觸中進行,還要經常在全面范圍內進行,甚至可以在全園小朋友面前進行。教師的表揚、鼓勵,是幼兒更好行為繼續(xù)的催化劑,是教師架向幼兒心扉的橋梁。我們還要經常在班內播放富有童心童趣的優(yōu)美歌曲,播放一些適合幼兒的心理特征的配樂詩、配樂童話、配樂故事,陶治幼兒的情操。
二、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
在教學性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求知感的培養(yǎng)并訓練他們的移情能力。引導他們觀察周圍的事物并提出疑問,愿意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體驗樂趣!還可以通過唱歌、畫畫等多種方式表達對美的事物的感受。如有一次的美工課,我讓孩子們畫一幅自己最得意感覺最美的畫。等收到畫的時候我看到大多數孩子都畫的什么花呀樹的。咦?我突然發(fā)現我們班的冰心畫的和別人的不一樣,她畫了一座漂亮的樓,樓前站著一個人,我問她為什么畫這些的時候,她告訴我:“我畫的是我們的幼兒園,而幼兒園門口站著園長老師。她在迎接我們每個小朋友來幼兒園?!蔽覞M意地點點頭并且表揚了她,孩子把幼兒園當成了最美的地方,把老師當成了可親的人,這是孩子們的心聲。賞識教育,促進孩子的認知、語言、品行、體質等諸多素質都得到了整體和諧地發(fā)展。
三、賞識幼兒的行為結果,以強化幼兒的行為
這個世界上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其中重要的因素是:“堅持,再堅持,過極關”,對幼兒來說,從小培養(yǎng)他能堅持的品性,是至關重要的。當幼兒潛意識已經具備了“堅持,再堅持”這一能量,他的一生必然是輝煌的,做教育者就等于給幼兒一個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法寶。一個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無數次強化的結果,比如日常的一些行為習慣、喝水、洗臉等,對大人來說,很容易完成,對于幼兒來說就不同了,他的做事原則是好玩,一件事他覺得不好玩就不肯再做了,這時候,我想出一個好辦法,讓幼兒堅持下去,讓行為成為習慣。喝水時,有一小朋友總是接得滿滿的,喝不完就倒掉了。我對他說,以后喝多少接多少,老師相信你是個好孩子,不會再浪費水了,你幫老師觀察看看誰不浪費水老師就獎勵你們小紅花,老師也注意不浪費水。結果這一小朋友情緒高漲,既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又能幫助別人,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發(fā)現浪費水的現象發(fā)生。
四、賞識孩子行為過程,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和動機
有一首詩很有哲理,“手把青秧插滿天,低頭便見水中田?!毕胂胗變菏窃鯓訉W會說話的,如果要喝水,一開始只會講一個“水”字,如果硬逼著他立即學會說:“媽媽請給我喝一杯水”,只會讓幼兒把學說話當成一件苦事,情感上的閘門就會關上,就會不想學。而現實情況是當幼兒說出一個“水”字時,教育者就小題大做,無限夸張,幼兒就愛說、想說,其結果是越說越多,自然而然地就會說話了。
從學說話的過程看,最重要的是樂學,樂學必然會學。每個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關鍵是打開他興趣閘門。例如,班里一個小朋友,剛開始學寫數字時,幼兒都拿不好筆,寫的字歪歪扭扭,一節(jié)課下來只寫了幾個字,但我仍關切地說:“你寫得真棒,雖然寫得少,但你用心寫了,老師給你壹佰分?!睆哪且院?,在我不斷的鼓勵下,這位小朋友的學習興趣突飛猛進,每次題做得又對又快,字寫得特別整齊。賞識幼兒的學習過程,激勵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讓幼兒覺得目己能寫對,找到我能行的感覺。
五、創(chuàng)造環(huán)境,以指明孩子發(fā)展方向
創(chuàng)造了好的環(huán)境,就像種莊稼有了好土壤,基礎是打好了,但茁壯成長還需要其他條件,例如:陽光、空氣、水等。那么怎樣給幼兒輸送全面營養(yǎng)呢?賞識幼兒,正向激勵幼兒怎樣去做,指明幼兒的發(fā)展方向會使幼兒健康發(fā)展。而反向刺激或指責幼兒只能導致孩子悲觀、沒有自信,影響孩子未來發(fā)展。中國家長總是認為不能表揚孩子,一表揚就會翹尾巴,對孩子優(yōu)點視而不見,而孩子稍有偏差就立即訓斥。其實賞識孩子的優(yōu)點,會激勵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從而使幼兒吸收豐富的營養(yǎng),良性發(fā)展。
六、適當提醒,增強幼兒心理體驗,糾正幼兒不良行為
孩子意志本身就脆弱,需要積累成功,樹立信心,成功體驗的積累形成了自信的心理狀態(tài)。反之,失敗體驗的積累,形成了自卑的心理狀態(tài),作為教育者應幫助孩子發(fā)現閃光點,超越自卑。鼓勵和贊揚要合理,賞識要發(fā)自內心,生命像棵大樹,不可能每個枝丫都一樣,有的樹枝長、有的樹枝短,我們要以接納的態(tài)度對待幼兒,千萬不要因為一些不良行為否定一個幼兒。例如,上課做小動作不能刻意去強化它,強化結果不但習慣改不掉,反而把幼兒當好孩子的感覺破壞了。你可以拍拍他的肩膀,做一些暗示來提醒他,不是不說缺點,缺點要少說,點到為止。要多說優(yōu)點,少說缺點,在他不做小動作時,講些鼓勵話往往收到好的效果,可以強化幼兒的良好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