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岣邔W生的閱讀能力,必須從培養(yǎng)興趣入手。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會將教師的“要我讀”轉(zhuǎn)化為“我要讀”。興趣是閱讀教學的源頭活水。只有先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才能如花香引來蜜蜂一樣。那如何激發(fā)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讓學生主動積極地遨游書海,采珠拾貝?
關鍵詞:培養(yǎng)興趣;閱讀;語文教學
一、 激發(fā)興趣
1. 利用榜樣的力量讓學生想去閱讀。教師要經(jīng)常向?qū)W生介紹歷史人物、科學家及身邊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樣的力量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因為古往今來,凡對人類有作為的人,無不是博覽群書、勤奮學習的結果。可選擇有精彩畫面的書給學生看,學生容易被吸引,就會熱情地去閱讀,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在閱讀教學中更是如此,對于同一篇文章學生們的解讀都是不同的。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他們對于文章都有著自己的看法與閱讀興趣。新型指導思想倡導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從目前的教學趨勢來看,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差異化,對于小學語文閱讀來說,需要秉承開放性的精神,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化。小學生正處于想象力發(fā)展旺盛的一個階段,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對文章有自己的看法。
2. 發(fā)揮故事的魅力讓學生主動去閱讀。故事人人都愛聽,尤其是從小聽著童話故事長大的孩子,一聽到老師說要講故事,個個精神抖擻,雙耳立豎,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聽為快。隨著教師聲情并茂,娓娓宣講,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jié)早已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令人感動、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當孩子們津津垂聽、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結局之際,教師戛然收聲不無動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節(jié)交錯復雜,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請自讀原文。此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向?qū)W生推薦出相關的讀物。
二、 推薦好的課外讀物
小學生鑒別能力較差,而課外讀物又是良莠不齊,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選擇內(nèi)容健康、體裁多樣、語言生動活潑、深淺適度的讀物。教師選擇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 選擇讀物要與小學語文教材內(nèi)容相關。對小學生來說,最好結合教材,指導選擇課外讀物。因為年齡的特征孩子們都比較喜歡童話故事,給孩子推薦《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選》《世界優(yōu)秀童話故事》等,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識字的欲望。
2. 選擇讀物要適合兒童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和理解水平。因?qū)W生年齡、學段、性別、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閱讀興趣也隨之不同,一般來講:小學低中年級以童話、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為主。
3. 推薦的書籍思想內(nèi)容要正確健康,符合教育方針和時代的需要。
三、 為學生創(chuàng)造讀書條件
1. 開放圖書館。圖書館是學生讀物的主要來源,有了圖書館,可以組織學生上課外閱讀指導課,這樣讓學生感受到圖書館是一個學習的樂園,是遨游知識的好場所,在那里可以得到許許多多的知識。
2. 建立班級圖書角。為了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教師可動員學生把個人的圖書暫時存放在班里,組織學生自己管理借閱。圖書角設在教室一角,課間課余隨時借還,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動圖書箱”的辦法,由各班干部輪流負責圖書的保管、借閱工作。這樣,就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閱讀條件。
四、 積極評價,讓學生堅持閱讀
1. 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如以學?;虬嗉墳閱挝?,開展“古詩朗誦會”、“課本外的故事比賽”、“小小讀書討論會”、“課本劇比賽”、“名人的讀書格言接力賽”、及出墻報、“講故事”比賽,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無論是小學語文還是其他,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都十分重要,因為興趣就像是內(nèi)在的驅(qū)動力,從內(nèi)在驅(qū)動學生進行閱讀。
2. 密切配合使學生堅持讀書。教師和家長應互相配合,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使學生善讀書,增強課外閱讀積累。在教學中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做到:每天堅持讀課外書,做到不動筆墨不懂書,并能在家長的幫助下寫出自己的領悟,同時教師及家長要經(jīng)常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執(zhí)行情況,督促學生完成閱讀任務。
五、 構建閱讀教學環(huán)境
教學環(huán)境決定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學生的情緒受其學習環(huán)境的直接影響,進而也對學生的學習效率造成影響。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雖然他們具有較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是倘若其教學環(huán)境過于枯燥、緊張和壓抑,那么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diào)動,更不利于學生理解語文知識。反之,倘若小學語文教師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習特點,構建和諧、愉悅的閱讀教學環(huán)境,那么就能夠收獲“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為了能夠使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教師有必要對其基礎性學習環(huán)境進行構建,以小學生的審美特點為導向設置溫馨、自然的教室環(huán)境,不需要過于復雜地對教室進行裝扮,但是需要對其細節(jié)進行優(yōu)化,確保教室空氣清新,由此為穩(wěn)定學生學習情緒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學生的心境在潛移默化中也會受教室文化建設的影響,教師需要對其墻壁文化進行合理設置,由此為學生構建淡定、寧靜的閱讀環(huán)境,使學生在增長自身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受名人事跡的感染,更好地開展語文閱讀學習。
總之,在提高課外閱讀能力時我們要處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當學生在獲得成功后,會更堅持大量的廣泛的閱讀,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就隨之形成。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同學們效仿的范例,這樣班里就會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作者簡介:
李建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石河子市,新疆石河子一三三團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