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職的教學體系中,英語無疑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在教學過程中,英語又毫無疑問的是“老大難”或“難啃的骨頭”。翻開中職課本,隨著年級的升高,英語閱讀和寫作這兩個板塊的比重在逐步增加。且這兩個模塊在英語的輸入和輸出環(huán)節(jié),都是難點和重點。如何能將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效的結合,探究出一種“讀寫相結合”的模式,是本文將要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英語閱讀;英語寫作;讀寫結合
一、 英語閱讀的重要性及提高策略
(一) 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是吸收英語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閱讀能力的提高能為英語口語交際和英語寫作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如何使學生從英語閱讀中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是每個中職英語老師要考量的問題。
對于閱讀理解,“閱讀”是前提,其次才是“理解”。好的閱讀方法可以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對于理解很有幫助。反過來,沒有掌握閱讀的技巧,理解常常變得笨手笨腳、不知所措。
(二) 閱讀提高策略
在中職英語精讀和泛讀課上,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面對不同的閱讀任務,學生會有以下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如:讀一句,心譯一句,句句都翻譯成漢語進行理解;或者逐詞地閱讀,生怕漏掉一個單詞;遇到生詞就查字典,認為沒有生詞,便可理解文章。這些不良的習慣要么會打斷閱讀思維的連貫性,要么會破壞對文本的整體理解,且最大的壞處是降低了閱讀速度。正確的閱讀方法是以意群為單位,成組掃讀。在英語閱讀時,要像探照燈一樣進行掃視,而不是一個詞一個詞地默看,最重要的是在腦海里形成整個句子的信息,而不是某個詞匯的意思。在泛讀課堂上,教師要設置一些任務,以此去引導學生關注段落首尾句,善于發(fā)現(xiàn)文章的中心。能否把握文章的主旨,是理解一篇文章的關鍵:既要整體上把握文章,了解大意;還要會“跳讀”,去搜尋和鎖定細節(jié)。
二、 英語寫作的教學策略
聽說讀寫是構成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要求較高的是“寫”的能力。在各種題型的英語考試中,寫作題型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所占比分還是蠻大的。“英語寫作技能”相對于其他三種技能而言,是一種對學生要求較高的綜合性、語言性、能力性的技能,要求學生能夠將自己所學的英語知識,在實踐中進行綜合性的運用。
(一) 寫作的困惑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學生“懼怕”英語寫作。主要有以下幾點困惑:詞匯量不夠,無法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詞語誤用,搭配不當,表達不準確;某一詞語反復使用,語言表達缺乏變式,文章顯得單調乏味;出現(xiàn)一些中文思維的表達;寫出的長句子達不到表達效果,有語法錯誤等等。那么,面對中職學生這一群體,該如何著手,提高寫作能力呢?
(二) 寫作的提高策略
首先,如果把一篇優(yōu)秀的英語寫作文章,比作美輪美奐的宮殿的話,那么詞匯就是建造它的一片片磚塊。為了宮殿的美觀,有時需要黏土磚,有時需要水泥磚。同樣的道理,大量的詞匯量,才不會導致文思受阻,才不會某一詞語反復使用,導致文章單調乏味。另外,記住單詞的詞性,并通過聯(lián)系法,記住相關的一串單詞,很重要。采用同義詞、反義詞記憶法,利用英語一詞多義、一詞多類的特點幫助多多記憶。學單詞時,記住相關的典型例句,加深對詞匯意義的理解。利用“在句中記,在文中記”的方法積累詞匯,按照話題、題材、體裁歸類收集單詞。其次,如果一篇優(yōu)秀的英語美文是一座宮殿,詞匯是“磚塊”的話,語法就是連接磚塊的鋼筋水泥。在具備了詞匯量后,下一步就是將英語單詞巧妙組合起來,構成通順的語言。“中式英語表達,句中沒有謂語動詞或者句中有雙謂語”,都是學生容易犯的錯誤。
三、 閱讀和寫作相結合,以讀促寫
英語閱讀和寫作的教學,并不是孤立的,毫無關聯(lián)的。相反,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寫作水平的提高,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將閱讀和寫作的教學,巧妙結合起來,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是接下來要探究的重點。
通過閱讀可以擴充學生的詞匯量、擴大知識面、增強語感,從而匯集大量的語言信息,為寫作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那么在閱讀的過程中,具體該如何做,怎樣依托閱讀材料,提高寫作呢?
通常學生閱讀完文章,僅僅積累一下詞匯,相關短語。這是遠遠不夠的。想要通過閱讀促進寫作的提高,必須還要進行篇章分析,逐步培養(yǎng)駕馭文章結構,理清作者思路的能力。具體可以這樣做:閱讀課一開始,讓學生略讀閱讀材料,然后用簡短的一些詞匯或詞組把各段的大意概括出來。這樣,每段的大意正好可以作為寫相關話題作文的提綱。再設置快速閱讀的任務,關注體裁。快速閱讀是在對信息進行篩選,找到你需要的信息。由于中職課本的文章,體裁豐富,有講故事的,有書信,有求職等等。教師應該對這些體裁進行歸納,如:基本格式,常用的語言表達,基本結構等。同時還要再找出每段主題句,整篇文章大意,最后學生就能自己總結出同類文章的寫作格局。比如一篇介紹“倫敦地理位置、天氣、人口”的文章,學完之后,通過上面的方式,我們就可以寫類似“my hometown”或“my favorite city”這樣的作文了。最后再次精讀,抓細節(jié)。這一過程,學生可以接觸和掌握很多的關鍵詞,包括積累一些新的詞匯。在閱讀過程中,學詞匯,是非常有效的學單詞的方法。因為閱讀材料里有語言情境,學生可以知曉這個單詞在什么情境下使用。通過關注具體的語言知識點,可以為寫作積累一些有用的短語和句型。
四、 結語
教材中所提供的閱讀文章,不僅是用來讀的,還可以是寫作的范文。學生把握文章篇章結構,并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寫作基本方法運用到自己的英語作文中去。只要持之以恒,充分利用教材的閱讀文章進行寫作訓練,英語寫作能力肯定會提高。
英語閱讀和英語寫作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恰當引導學生,設置不同的閱讀和寫作任務,循序漸進,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技巧是我們中職老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反復思考和探究的話題。
參考文獻:
[1] 張雁玲.淺談英語教學的閱讀與寫作[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1998.
[2] 曹令儀.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J].中小學外語英語教學,2006.
作者簡介:張玉梅,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商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