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玲
【關鍵詞】 語文教學;高年級;讀寫結合;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2—0101—01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因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息息相關,教師應重視讀寫結合,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滲透寫作方法指導,讓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下面,筆者就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讀寫結合方面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品味文本魅力,激發(fā)寫作興趣
語文教材為我們精心設計了一篇篇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的課文。教師要充分挖掘文章的美,引導學生品味、感悟其中的魅力,使他們受到熏陶和感染,從而產生創(chuàng)作的沖動和興趣。如,《日月潭》這課以清新、流暢的語言描繪了我國臺灣日月潭秀麗的景色,那如詩如畫、宛若仙境一般的美景深深吸引著學生。日月潭的魅力不正來源于作者筆下的優(yōu)美文字嗎?我們是否也能寫出如此優(yōu)美的文章呢?在學生對優(yōu)美詞句深刻體會和產生美感享受的一剎那,一定有人會怦然心動、躍躍欲試,寫作沖動和熱情會油然而生吧!因此,在閱讀教學中,筆者在引導學生感悟文本內容的同時,有意識地融進作者的選材意識,和學生探討作者是從哪個角度來寫的,為什么選擇這樣的素材來寫等問題。
二、豐富語言積累,做到成竹在胸
有人說:閱讀是吸收,習作是釋放;閱讀是根,習作是果實。是啊,課堂閱讀教學是指導學生學會積累語言的“主戰(zhàn)場”,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多方面指導學生獲得豐富的語言,掌握積累的方法,指導學生多讀多背,讓課文中的語言文字盡可能多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教師可要求學生配備一本摘錄本,指導學生摘錄優(yōu)美的詞、句、段,做到筆記、腦記相結合。詞句是文章的磚瓦,長期積累,久而久之,詞匯豐富了,寫文章就下筆如有神了。如,《日月潭》把天空晴朗和云霧繚繞時的日月潭景色寫得非常生動,筆者讓學生朗讀、背誦、默寫并摘錄相關的語句,學生在讀寫中受到啟發(fā),明白要抓住顏色、天氣變化去寫景物,還可展開想象,利用打比方等多種修辭手法去描寫。在學會了寫云的同時,還積累了描寫景物顏色的生動詞語。課后學生以《美麗的云》為題寫了一段話,筆者發(fā)現他們自然而然地就用上了《日月潭》中的一些優(yōu)美詞句和修辭方法,而且還寫得較為生動,不至于提起筆來沒寫的。
三、仿照名家名篇,領會習作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要密切結合。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寫作方法。在作文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去。所以,我們要抓住課文閱讀這個契機,把寫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導滲透其中。教師要學會巧妙利用文本豐富、多元的結構特點,培養(yǎng)學生謀篇布局的能力。閱讀教學中,在滲透文本謀篇布局優(yōu)點的同時可以布置相應的小練筆,讓學生理解、吸收這類文本謀篇布局的方式,還可以拿文體相同而謀篇布局不同的閱讀教學文本,讓學生進行分析、比較,讓學生自主去揣摩它們各自不同的方法、特點,再引導學生練習寫同文體同題材而謀篇布局不同的作文,從而使學生掌握并靈活運用不同謀篇布局的寫作技巧。如,1.仿修辭手法。一篇文章要寫得生動形象,必須要運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所以在理解課文時,教師要趁機指導學生把文章寫得更美。課文《草原》這篇優(yōu)美的散文中有很多打比方的句子,要引導學生用“好像”“ 仿佛”“像”說話,讓他們明白什么是比喻句,用比喻句有什么好處和怎樣打比方,從而提高學生語句表達的效果。2.仿布局結構。文本中的段落先后順序寫法也是小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在寫作中經常用到?!蹲娓傅膱@子》《與象共舞》等課文中都有典型的連續(xù)結構段,在學生理解課文的情況下,可安排仿寫訓練,以《洗手帕》《大掃除》《升旗》為題寫一段話,要求學生先想好這段話要寫的內容,接著安排好順序,明確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哪層要寫具體,寫好還要檢查,每一層次意思前后是否連得上,有毛病的要加以修改。
“讀寫結合,相得益彰;讀寫分離,兩敗俱傷?!边@句話形象地道出了閱讀和寫作之間的緊密關系。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必須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機聯系起來,以讀促寫,讀寫結合。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