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 要:審美教育和美感教育統(tǒng)稱為美學教育,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思考的能力與多元化的價值觀念,提高學生對美的感悟能力。審美成為人們追求品質(zhì)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符合當下主題要求的。從美術教學的角度探究美術與英語在美育教學中的融合,希望可以通過美術課堂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文化意識和創(chuàng)新融合意識。
關鍵詞:美育;英語;融合
美育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新時代的教育理念下,美育無處不在,而且美育與各科的融合具有劃時代的進步意義。其中英語與美育的融合,是具有表率作用的,對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增強對美的感受力,提升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美學思維等都具有推動作用。
一、美育的重要意義
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睂徝酪呀?jīng)成為我們生活和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一,審美是人文素養(yǎng)的一項重要外顯指標。美育是人類教育文化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德育、智育、體育并重的教育科目。審美教育是通過對美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認識美、鑒賞美、追求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造就以人文修養(yǎng)為底蘊的綜合人才。在當前歷史條件下,中學生面臨著全新的社會環(huán)境,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心理狀態(tài)、審美境界、意志程度、人生態(tài)度與他們的身心發(fā)展不匹配,束縛和制約著他們向高層次發(fā)展。
其二,審美體驗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動態(tài)過程。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在感受、認知、理解、領悟等層面的審美體驗不斷深化。當審美意象與審美價值彼此交融后會影響學生的整個心靈,產(chǎn)生一種全新的情感體驗,能夠幫助他們透過有限的形式領悟無限的意味,達到韻味無窮的較高審美境界?,F(xiàn)在很多中學生讀不懂文學著作,看不懂高山流水,對繪畫中的空白、文學里的虛寫等沒有審美想象力,這些都需要通過美育來幫助他們逐步提升。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英語元素的融合策略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英語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美學意識,還需要把文化融合與發(fā)展的理念傳遞給學生。
1.美術課堂多文化齊放
課堂效率的重要因素在于教師說話的感染力,在美術課堂上適當使用學生容易理解的,日常隨處可見的簡單英語,多種語言的交錯使用,可以起到“賞心悅目”的奇妙效果,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既可以學習美術,又能夠練習英語,學習的興致更高昂,注意力也更集中。授課中教師可以向?qū)W生展示一些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讓學生試著用英語來描述,也可以讓學生自行繪制,然后再配上英語來解說;同時可以給在美術課堂上學生自己制作的那些泥塑、面人、米果作品、毛線作品等分別起個別致的英文名字。
除了制作素材的多元化,學生表達自我的方式也可以更加多元化。比如:針對同一幅圖,兩個學生可以嘗試使用英語和漢語描述來比賽,還可以引入“你比劃我猜”,讓學生試著猜一下這個同學說的是哪幅圖畫。相較于教師單純的講解,讓學生參與其中,互動性更強,課堂氣氛也更活躍。教師還可以播放一些與美術題材相關的英語電影,活躍課堂氣氛。
2.多角度發(fā)掘生活中的美育
生活中處處有美,要有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光。美術課本中的美體現(xiàn)在其切合生活的選材和圖文并茂,從而達到視覺的沖擊,教師應該以一種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的眼光帶同學們?nèi)ラ喿x,去感受生活的多姿與多元,去體味世界的廣闊與奧妙,同時也開闊了同學們的視野,培養(yǎng)了學生的健全人格。課本中多姿多彩的插圖是進行美育的重要載體,生活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嘗試多角度審美,比如可以集繪畫、素描、攝影于一體,教會學生領略美術課堂的廣闊觸角。教師可以把公園里的多種植物攝影在課堂上呈現(xiàn),現(xiàn)在公園中每種花草都配上了中英兩種名稱和解說,很多花草還附上了“二維碼身份證”,觀看過程中我們掃碼就可以更便捷地了解每種樹木的相關知識,提高保護樹木的意識。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已經(jīng)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英語的影子,各類景點的名稱和說明:長城博物館(英文:The Great Wall Museum)、嘉峪關關城(英文:Jiayuguan Fortress Town)、廁所的標志:MEN and WOMEN,還有我們的公交站牌等也都已經(jīng)用中英文兩種語言明確標志。這一方面方便了外國游客在中國的出行,另一方面也是我國逐步與國際接軌的一個標志。審美是文化素養(yǎng)的外在體現(xiàn),引導學生留心觀察我們生活的這個環(huán)境,結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向外地游客介紹我們的城市。我們從小成長在這樣一個文化環(huán)境中,在不知不覺中被這樣的文化所感染,在正確的審美指導下促進自我成長。
美是生活中的一種常態(tài),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xiàn)象,是以培養(yǎng)人為己任,培養(yǎng)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新時期的學生應該具有美的眼光,具有廣闊的視野、博大的胸襟,用自己的行動創(chuàng)造美。英語與美育的融合是教育國際化與現(xiàn)代化的體現(xiàn),是一種時尚、一種國際潮流。
參考文獻:
[1]蔡玉霞.試論美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咸寧師專學報,2002(2).
[2]蔡征.初中美術教學中的美育途徑[J].新課程,2017(14).
注:本論文為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基于多媒體下英語教學中美育教學的課程研究策略》(編號GS[2017]GHB2073)的階段性成果。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