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力奎
【摘要】 目的 探討對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給予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40例
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 各20例。對照組給予2%的水楊酸乙醇進行外耳道清洗治療, 治療組給予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效果、起效時間和恢復時間。
結果 治療后, 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的65.0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625, P<0.05)。治療后, 治療組的起效時間為(4.6±1.4)h, 恢復時間為(5.3±1.2)d, 短于對照組的(6.2±0.8)h、(6.7±0.5)d,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438、4.816, P<0.05)。結論 真菌性外耳道炎對患者的影響較大, 給予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治療效果顯著, 且起效時間和恢復時間縮短,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真菌性外耳道炎;氟康唑注射液;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6.082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耳部常見的一種疾病, 是由于外耳道受到真菌的感染而引起的, 其主要的臨床癥狀為耳道瘙癢和溢液, 若不能及時治療則會導致耳鳴和聽力下降。臨床上對于真菌性外耳道炎以藥物治療為主, 其中硼酸酒精、麝香草酸酒精等均無明顯的治療效果, 而有研究顯示, 氟康唑注射液對其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本文就此疾病用氟康唑注射液進行治療, 分析其臨床治療效果, 研究內(nèi)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4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 各20例。治療組中男12例, 女8例, 年齡16~74歲, 平均年齡(40.5±11.2)歲, 病程2~4周, 平均病程(2.5±0.5)周;對照組中男14例, 女6例, 年齡17~75歲, 平均年齡(40.5±11.5)歲,
病程2~5周, 平均病程(2.8±0.7)周。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治療組 給予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治療:抽取2 ml的氟康唑氯化鈉注射液[福建省興源集團(莆田)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4865]進行治療, 將注射器針頭去除, 讓患者保持患耳向上的姿勢, 然后將氟康唑氯化鈉注射液推入耳道, 注意要緩慢注入, 使得外耳道口被藥物充分浸潤, 將患者耳屏按壓進行耳浴, 使得外耳道壁和鼓膜與藥液充分接觸, 然后讓患者保持給藥姿勢靜坐20 min, 2次/d, 早晚各1次, 堅持10 d為1個療程。
1. 2. 2 對照組 給予2%的水楊酸乙醇治療, 用棉簽將藥物涂抹于耳道, 2次/d, 早晚各1次, 10 d為1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效果、起效時間和恢復時間。療效判定標準參考文獻[1]分為顯
效、有效、無效, 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后, 治療組患者顯效
10例(50.00%)、有效9例(45.00%)、無效1例(5.00%), 總有效率為95.00%;對照組患者顯效8例(40.00%)、有效
5例(25.00%)、無效7例(35.00%), 總有效率為65.00%。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625, P<0.05)。
2. 2 兩組起效時間和恢復時間比較 治療后, 治療組的起效時間為(4.6±1.4)h, 恢復時間為(5.3±1.2)d;對照組患者起效時間為(6.2±0.8)h, 恢復時間為(6.7±0.5)d。治療組患者起效時間、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438、4.816, P<0.05)。
3 討論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種外耳道皮膚感染性疾病, 是由于患者的外耳道受到真菌感染而導致的皮膚毛囊淺部感染引起的, 據(jù)臨床數(shù)據(jù)研究顯示, 有較多的患者和家屬對真菌性外耳道炎并不了解, 對其癥狀較為陌生, 因此在真菌性外耳道炎發(fā)病的初期不能夠得到足夠的重視, 給患者的治療和康復給予足夠的重視, 從而導致患者不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 不能及時恢復, 而且還會引起更多的疾病, 增加臨床治療的難度[2]。引起真菌性外耳道炎的因素較多, 其中主要有以下幾種因素:①由于其他原因導致患者耳內(nèi)進水, 或者耳內(nèi)用藥不當, 使得耳內(nèi)的酸堿平衡紊亂, 從而為致病菌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②游泳、挖耳不當?shù)纫鸬耐舛罁p傷, 從而使得真菌進入外耳道在有利的條件下大量繁殖;③患者自身免疫力較低或者一些疾病破壞了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 使患者長期處于免疫力低下的狀態(tài), 而一些生存能力較強, 侵襲性較強的致病菌則容易侵入機體, 從而致使患者發(fā)生了真菌性外耳道炎[3-5]。由于真菌性外耳道炎對患者的影響較大, 因此應給予較好的方式進行治療, 從而減輕對其身體的影響。
在本次的治療中, 對照組給予2%的水楊酸乙醇進行外耳道清洗治療, 治療組給予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治療。治療后, 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的65.0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起效時間、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其原因為:氟康唑注射液主要用于念珠菌感染, 最多用于口咽部和食道的念珠菌感染, 其主要的作用機制為對P450活性的抑制, 抑制真菌細胞膜合成麥角固醇, 從而對真菌細胞膜的通透性進行改變, 組織細胞內(nèi)容物向外流;同時, 氟康唑還可以顯著抑制真菌磷脂和三酰甘油合成, 對氧化酶和過氧化酶的活性進行抑制, 從而使得細胞內(nèi)聚集大量的過氧化氫, 最終對亞微細胞結構產(chǎn)生破壞, 致使細胞死亡[6-8]。有研究顯示, 氟康唑氯化鈉注射液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有較好的效果, 且安全性較高。而且通過外耳道直接滴注給藥, 顯著降低了對胃腸道的影響, 降低了局部的用藥量, 減少了對耳道皮膚和鼓膜的刺激, 降低了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 對于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患者實施氟康唑注射液的臨床效果較好,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瓊女, 謝楓. 氟康唑氯化鈉注射液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效果觀察. 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 2014, 21(22):40-41.
[2] 鐘泗華. 氟康唑氯化鈉注射液外用于外耳道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療效.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5, 13(18):87-88.
[3] 李麗萍.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合并細菌感染30例. 現(xiàn)代中醫(yī)藥, 2015, 35(6):56-57.
[4] 梁昱. 氟康唑氯化鈉注射液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 7(33):61-62.
[5] 黃雄超, 廖首本, 董仕婷, 等. 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71例. 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 2015, 29(3):29-30.
[6] 王歡, 鮑春梅, 崔恩博, 等. 肝病患者真菌感染的特點及耐藥性分析. 傳染病信息, 2014(5):299-301.
[7] 郭子文. 氟康唑氯化鈉注射液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120例療效總結.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1, 8(17):2115-2116.
[8] 陳曉鴻, 黃秋平, 劉寨清. 微波聯(lián)合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的臨床效果觀察. 臨床醫(yī)學, 2016, 36(10):124.
[收稿日期:2017-1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