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教學人員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對其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法的教學組織策略進行研究,為提升該教學方法的實際效用提出有效建議。
關鍵詞:初中教學;道德與法治;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利于提高課程實際教學水平,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建設目標的實現(xiàn)。在應用小組合作教學目標時,必須采用有效策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以此提升學生的思想感悟,提升教學的實際效果。
一、建立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環(huán)境
(一)班級規(guī)模
小組合作學習適合采用小規(guī)模授課方式,這樣才利于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性[1]。首先,保證小組人數(shù)合理,提高合作學習效率。小規(guī)模班級使得小組人數(shù)少,便于紀律管理。其次,利于班級布局合理規(guī)劃,使用適合討論活動的座位模式,以便于隨時進行討論等活動。
(二)建立學習小組
學習小組的建立直接影響著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際效率,為此教研人員必須綜合考慮學生的整體情況與綜合水平,建立高效學習小組。首先,有效控制小組人數(shù)可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最好控制在5人左右,最多不能超過8個。其次,組內差異與組間平等性原則。在同一小組內必須考慮不同組員綜合能力的分配,保證其人員具有不同的學習能力。同時也要保證不同組間學生整體學習水平相近,實現(xiàn)分組公平性。利于降低學生的落差感,提升其參與教學討論的積極性。再次,成立學習小組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耀感與團隊意識,促進學生提升自身學習成績的積極性。最后,建立固定學習小組可使學生形成合作學習習慣,利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活動。
(三)班級布局模式
班級布局對教學活動與教學氛圍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合理的班級布局有助于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展開。傳統(tǒng)的班級布局多是秧田式,采用兩至三人并排前后對正的布局模式。這種布局不利于學生展開討論活動,降低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在進行布局時,可采用田字形或馬蹄形布局方式,提高學生談論的便利性。
(四)班風、學風建設
班風與學風是影響一個班級整體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積極、活躍性高的班級,學生參與活動、展開討論的主動性較高。同時,在這樣的班級中教學效率明顯更高。為此,學校應重視班風建設活動,積極建立合作探究的班級學習風氣。
二、創(chuàng)新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案
(一)營造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氛圍
營造教學氛圍有助于更好地展開討論活動,讓學生就相應的話題進行討論,闡述自己的觀點意見。如最新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教材中第一課“踏上強國之路”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播放中國近代發(fā)展的紀錄片,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為學生提供有效的討論話題。
(二)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活動
在教學前必須對教學活動進行嚴謹?shù)脑O計規(guī)劃,控制教學節(jié)奏。仍以“富強”這章內容為例,掌握其中涵蓋的知識點及其關聯(lián)性,合理地設計教學流程。包括教學活動的總體流程,播放的記錄片、設計各項討論話題及討論時間等。
(三)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專項討論
教學活動中要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最好注意教學的實際目標的實現(xiàn),引領學生進行有效討論。同時在討論中應以社會實例作為主要論據(jù),引導學生將知識點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高學生理論運用能力,同時培養(yǎng)其社會觀與價值觀。
(四)評價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效果
在教學結束后,必須對實際教學活動進行總結評價。一方面總結教學中取得的有效成果,對已完成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及時改正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積極肯定學生表現(xiàn)良好的部分并及時指出其不足之處,并提供良好的更正意見。
三、提高教學人員的綜合教學素質
(一)提高教師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
提高教師的學科素養(yǎng),意在提升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把握度與理解性。保證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傳遞正確的思想觀念,并有效對相應內容進行講解。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加之初中生的理解能力較低,學生理解困難。這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可簡單明確地說明知識的本質內容,幫助學生逐漸建立起相應道德與法治的思維意識。
(二)提高教師教學專業(yè)素養(yǎng)
教師教學素養(yǎng)的提升在于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展開,高效組織學生就相應的問題進行討論。為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應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與考核,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將教師的績效獎金直接與其教學結果相掛鉤,激發(fā)教師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
四、學生能力培養(yǎng)目標
通過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可為教學提供方向指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根本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與基本的法律意識,因此應在學生討論時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意識。此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提高其交流溝通能力[2]。所以要鼓勵每一學生積極參與,提高其主動發(fā)言的積極性。
通過環(huán)境建設、教學具體方案設計、教師素質提升、學生能力培養(yǎng)四項組織策略,有效建立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環(huán)境,以高水平的教師素質為保證,進行系統(tǒng)化、高效化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活動,從而有效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水平,實現(xiàn)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yǎng)目標,保證中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國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5):244-245.
[2]余佳霖.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孫永昌,出生年月:1984年8月,男,漢族,籍貫:河北省邢臺市邢臺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