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秋
〔摘要〕進入青春期以后,學生的身體發(fā)育迅速走向成熟,但心理發(fā)展卻相對落后于生理發(fā)展。他們的生理與心理、心理與社會關(guān)系的發(fā)展是不同步的,具有較大的不平衡性。他們面臨著成熟性與幼稚性、獨立性與依賴性、向上性與盲目性的共性困擾問題。尤其初三的學生,他們處在一個高壓力和高敏感期,他們既自尊但又敏感脆弱;渴望獨立卻又自控力差,遇事缺乏理智、易沖動;渴望被人認可卻又容易盲目自卑,遇到挫折困難時,沮喪泄氣,甚至會選擇輕生。本課正是針對這樣的實際情況,依據(jù)塞里格曼的積極心理學理念進行設(shè)計,旨在引發(fā)學生們對生命本身的一種積極的關(guān)注和思考。
〔關(guān)鍵詞〕生命教育;初中生;活動設(shè)計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06-0044-03
【活動目的】
1.認知目標:引導學生發(fā)掘人生各個階段的美,初步認識生命的意義;
2.態(tài)度和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生命的可貴、生命的美好,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3.行為:珍惜過去的美好,把握現(xiàn)在的美好,規(guī)劃未來的美好,并用行動努力去實現(xiàn)。
【活動重、難點】
讓學生去發(fā)掘生命中的各個階段的美,初步理解生命的意義。
【適用年級】
九年級
【活動準備】
PPT、音樂短片、漫畫故事、學習單
【活動過程】
一、感受生命之美
導入:音樂短片《幸福花開》。
短片內(nèi)容:3分鐘左右的配樂短片,展示了一株太陽花從破土、發(fā)芽、長成,再到各種花爭相綻放的過程。
師提問: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個短片美嗎?哪些畫面讓你覺得很美呢,美在哪兒呢?請你思考后回答。
生1:我覺得小芽冒出土時最美。
生2:當花兒開放時,我覺得很艷麗很美。
……
師總結(jié):這個短片確實很美,它的美是生命破土而出的美,它的美是生命綻放的美,它的美是各種花兒爭相怒放的美。那如果我們要給這種美取個名字,你覺得什么最合適呢?(生回答)對,這種美就是生命本身散發(fā)的光彩,這就是“生命之美”。
二、尋找生命之美
正如同學們剛才總結(jié)的一樣,人的生命也可以分為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鮮明的特點和獨特的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走進生命的樂章,尋找屬于我們生命各個階段的美麗。
(一)生命孕育之美
學生獨白(提前錄制):我是從媽媽七百萬卵泡中殺將出來的前500強,和爸爸4億~16億的精子中最杰出的一個結(jié)合而成的小生命。這時的我就像埋藏在地里的種子,媽媽的肚子是我成長的溫床。
1.圖片呈現(xiàn):媽媽懷孕的圖片。
2.提問:請用一些詞語描述一下你看到這兩幅圖片的心情。
生:很溫馨,感覺希望的到來……
PPT總結(jié):生命孕育之美——爸爸媽媽生命的延續(xù),生命是一個奇跡,它是獨一無二的。
(二)生命誕生之美
學生獨白(提前錄制):經(jīng)過媽媽辛苦的十月懷胎,終于伴隨第一聲啼哭,我順利來到了人世。我睜開混沌的雙眼,迎接這美麗的世界。
1.圖片呈現(xiàn):孩子出生時的照片。
2.提問:當一個生命呱呱墜地時,給世界帶來了什么?
當一個生命呱呱墜地時,給家庭帶來了什么?
當一個生命呱呱墜地時,給小生命本身帶來了什么?
生:世界多了一個可愛的人,給家人帶來了快樂,給小生命帶來一場奇妙的人生旅程……
PPT總結(jié):生命誕生之美——為世界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給家人帶來了歡樂和希望,給了小生命去體會感受多彩人生的機會。
(三)生命成長之美
學生獨白(提前錄制):我在家人的呵護下茁壯成長。成長是美麗,它是蝴蝶從蛹中破殼而出,它是青蛙從蝌蚪進化而來,它是一臉稚氣的我們成為熱血沸騰、青春個性的少年。
1.發(fā)現(xiàn)成長中的美麗變化
師提問:請同學們想想在成長的過程中,你感受到了哪些美麗的變化呢?
外在的(如:身高、外貌、聲音、力氣等)
內(nèi)在的(如:自理能力、自信心等)
師: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懂得了人生不是十全十美的,那些不如意使我的成長歷程奏起了煩惱交響曲。
2.面對成長中不如意,學會積極轉(zhuǎn)化
(1)故事講述
黃美廉的故事
有一個叫黃美廉的女子,從小就患上了腦性麻痹癥。這種病的癥狀十分驚人,肢體失去平衡感,手足會時常亂動,口里也會經(jīng)常念叨著模糊不清的詞語,模樣十分怪異。醫(yī)生根據(jù)她的情況,判定她活不過6歲。在常人看來,她已失去了語言表達能力與正常的生活條件,更別談什么前途與幸福。但她卻堅強地活了下來,而且靠頑強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并獲得了藝術(shù)博士學位。她靠手中的畫筆,還有很好的聽力,抒發(fā)著自己的情感。在一次講演會上,一位學生貿(mào)然地這樣提問:“黃博士,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么看你自己的長相?你會不會覺得老天不公平?你有過怨恨嗎?”
師提問:你覺得黃博士會怎樣回答學生的這個問題?
答案:在場的人都暗暗責怪這個學生的不敬,但黃美廉卻沒有半點不高興,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寫下了這么幾行字:我好可愛;我的腿很長很美;爸爸媽媽那么愛我;我會畫畫,我會寫稿;我有一只可愛的貓……最后,她以一句話作結(jié)論: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2)通過故事學會意義換框法
煩惱:麻痹癥,模樣怪異,不能和其他孩子一樣玩耍、奔跑。
(意義換框之后):雖然我有麻痹癥,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但真是這樣我有更多的時間做我喜歡的事情。我可以畫畫、寫稿,我可以和貓咪玩耍。endprint
(意義換框之后):雖然我的臉龐沒有其他人好看,但正是這樣會使別人更關(guān)注我的腿很美很長,我的性格很可愛。
(3)請將自己成長中的不如意進行意義換框
成長中不美麗的因素(煩惱):
意義轉(zhuǎn)換:
師總結(jié):生命中很多看似糟糕的事情,其實也有它另外一面,如果我們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看待,勇敢地去面對它、戰(zhàn)勝它,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給我們帶來的別樣的美,它就像那雨后的彩虹,冬季的寒梅。
PPT總結(jié):生命成長之美——美麗的蛻變,戰(zhàn)勝困難,學會獨立、學會堅強、學會樂觀。
(四)生命綻放之美
學生獨白(提前錄制):生命如夏花般燦爛,當我慢慢褪去青澀,開始走向成熟與獨立,這時的我猶如綻放的花朵,擁有著春華秋實厚重之美。
師提問:花朵綻放的時刻是美艷,請暢想一下你的人生會在什么時候綻放?
生1:我覺得我生命的綻放是在我邁入大學校門時。
生2:是當我走進婚姻殿堂時。
……
PPT總結(jié):生命綻放之美——褪去青澀,走向成熟,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
(五)生命永恒之美
學生獨白(提前錄制):花開花落,人生亦是如此。我的一生不一定要轟轟烈烈,但它一定要在時光的淘洗后,充滿歲月的芬芳,留下永恒的美麗。
1.故事呈現(xiàn)
獾的禮物
年紀好老好老的獾喜歡幫助大家,獾看見快樂奔跑的土撥鼠和青蛙,他覺得自己似乎又比以前老了許多。有一天吃過晚飯,獾坐在搖椅上睡著了,并做了一個美夢。第二天清晨,狐貍帶來了壞消息,獾死了。冬天來臨,雪不停地下著。當春天來臨時,大家聚在一起談的都是獾的事情。土撥鼠告訴大家:“獾教我用一張紙剪出了很多只手拉著手的土撥鼠?!鼻嗤芨嬖V大家:“獾教會我溜冰?!焙傉f:“獾教我打領(lǐng)帶?!蓖米犹f:“獾教我做姜餅?!蓖翐苁髮χ焦容p輕地說:“謝謝你,獾留下這么好的禮物給大家?!?/p>
2.提問:獾到底給大家留下的是什么?
生:付出和愛,一種美好的回憶……
師總結(jié):獾的故事讓我對生命的美有了更高層次的理解。獾給大家留下的其實就是一種愛,一種給予。我們的生命因為愛和給予,變得更有價值,更美麗。
PPT總結(jié):生命永恒之美——愛和給予。
教師總結(jié):在這節(jié)課里我們一起尋找了生命各個階段的美,包括我們已經(jīng)經(jīng)歷的生命孕育之美和誕生之美,正在經(jīng)歷的成長之美,以及我們期待的生命綻放之美和永恒之美。我們懂得生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是美麗絢爛的,希望同學們能珍愛生命,并用心去體會、去感受、去實現(xiàn)生命中的美。
【活動回顧】
本堂活動課從總體來看主題明確、內(nèi)容豐富、層次分明、學生參與性高?;顒咏Y(jié)合生命的五個階段,即生命的孕育、誕生、成長、綻放、結(jié)束,帶領(lǐng)學生們走一趟生命之旅,尋找生命各個階段的美好。活動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如短片欣賞、討論、案例解析、NLP訓練法等,在此過程中特別注重學生的自我體驗、自我感悟,以及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啟迪。
本堂活動課是生命教育系列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一次生命教育,也是一次關(guān)于怎么認識和感受美的教育。因為只有當一個人懂得感受、體會、尋找生命中的美好和生命的積極意義時,才能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懂得去珍愛生命,活出精彩。另外,在生命教育系列課程中,我們還應(yīng)該注重學生的價值觀輔導、挫折教育等,這樣才能使生命教育課程更具有系統(tǒng)性和實效性。
附:
“生命之美”學習單
一、第一樂章
請用恰當?shù)脑~語描述你看到圖片的感受。
二、第二樂章
你覺得一個小生命的誕生給世界帶來了什么?
你覺得一個小生命的誕生為家庭帶來了什么?
你覺得一個小生命的誕生給她(他)本身帶來了什么?
三、第三樂章
發(fā)現(xiàn)你成長中美麗的變化:
外在的:
內(nèi)在的:
成長中的不美麗因素(煩惱)
意義轉(zhuǎn)換
四、第四樂章
請描述你生命綻放的時刻:
五、第五樂章
獾帶給大家的是什么?
注:本活動設(shè)計在2017年成都市“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獲一等獎。
(作者單位:四川成都市棠湖外國語學校,成都,610200)
編輯/衛(wèi) 虹 終校/于 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