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雯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世界文化日益走向多元,這一變化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這一塊也不外如此。現(xiàn)在,人們都強調(diào)素質(zhì)教育,一改過去重技能、輕思考、輕感受的教育觀念,這就要求教師改變教學方法,以適應現(xiàn)今的教育要求。過去,小學生上美術課,很多人認為只要學會畫幾個人、幾只動物,涂涂顏色就行,教師上課輕松簡單,其實不然。美術教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促進學生智力發(fā)展,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那么,下面就來探討適合小學美術教學的幾種方法。
一、示范教學法
以前,美術教學觀念陳舊,部分教師覺得美術等藝術學科不重要,所以都是隨便教教,給出一幅范畫讓學生臨摹。至今,仍有一些教師這樣上課。這樣上課教師輕松簡單,但其實損害的是學生的利益。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不會主動積極地思考,部分不喜歡畫畫的學生或許會覺得畫畫是件無聊吃力的事,久而久之,失去了對美術學習的熱情,也就達不到美術教育的目的。那么,教師究竟該不該做示范,如果做示范,又該怎樣做示范呢?筆者認為,應該合理有度地進行示范教學。
美術課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實際包含很多種美術門類,如涂鴉、簡筆畫、水彩、手工等。每個門類都有各自的特點,學生在接觸這些美術門類時由于年齡不同,理解力、表達力也有所區(qū)別。教師就要根據(jù)不同年齡孩子的特點去調(diào)整教學方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一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是想象力豐富,想法天馬行空但又模仿力極強的時候。這時,教師如果示范過多,無形中會約束學生的表達創(chuàng)造能力。孩子看見教師的示范,部分不太會畫畫或不喜歡畫畫的學生可能會照搬模仿,這樣容易讓學生的作品變得千篇一律。美術課具有很強的直觀性,示范又是這方面最直接的體現(xiàn)。這一時期,老師要做的更多是適時的引導、適量的示范和多多的鼓勵,讓學生自由自在地去畫、去表達。
例如,在一節(jié)課上,教師要求一年級學生在紙上畫出太陽,結(jié)果全班學生畫出的太陽都差不多,要么是在天空的一角,要么就是紅彤彤、圓圓的太陽。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學生在畫之前已經(jīng)看過太多這樣的范例,所以在腦海里形成了一種模式,覺得太陽就要這么畫。但其實,只要教師改變教學的方法,改示范為引導,這種千篇一律的情況就會發(fā)生改變。所以,當老師看到這樣的情況就要改變教學方式,對學生提問:你覺得今天的太陽心情怎么樣?如果他要去旅行會打扮成什么樣子?你能在哪些地方找到太陽的影子?問題不勝枚舉。通過教師一系列的引導,學生開始大膽想象、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作,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畫的太陽不再是千篇一律,變得豐富有趣,教師看了也為學生的想象力感到驚嘆。
那是不是所有的課都提倡教師少做示范呢?不盡然,如國畫課。國畫是一種技法性很強的繪畫門類,雖然現(xiàn)在不強調(diào)技法,但是其中仍然有很多很難掌握的技巧,如國畫中的基本筆法——中鋒、側(cè)鋒,如何調(diào)墨控制水分,什么是斧劈皴、披麻皴、荷葉皴。這些技巧都太過專業(yè),如果教師不做詳細的示范,學生是很難自己摸索、發(fā)揮的,那樣便會讓學生對這門課程失去信心沒有興趣,所以教師適時的示范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帶有引導性的示范、適合有度的示范教學法才應該是現(xiàn)今教學所提倡的教學方法。老師的示范應該是學生解決制作和表現(xiàn)難點的階梯,是學生自信表達的燈塔,而不是簡單地提供標準答案。再者,示范也可以是正反面雙向的示范。有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類問題,但是想要解決總是不得其法。這時,教師可以舉出一些錯誤的范例,學生看了再對應自身的情況便能很快地找出問題。
二、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適用于很多學科,教師在課堂上營造出一種情境,可以讓學生很容易地進入課堂教學中,從而更好地理解教學知識。美術教學更是如此,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才會主動求學,積極思考。但是,小學生的興趣還不夠穩(wěn)定,容易發(fā)生變化,還容易在碰到挫折時輕易放棄。這時,那些或生動有趣的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充滿神奇魅力的表演便能快速地引起學生的興趣,以便順利地進入教學狀態(tài)。所以,根據(jù)課程創(chuàng)設適合的情境教學很重要。
小學四年級上冊第12課《精美的郵票》,有教師上課時先讓學生猜謎語:“薄薄一張紙,四邊細牙齒。兩地朋友要談心,必須請它當差使?!睂W生乍一聽到這個謎語都躍躍欲試,但是接連猜了好幾個都沒猜中,這時部分學生有點泄氣。再猜了幾個還是沒猜中,這時已經(jīng)有一半的學生失去了信心。當教師揭開謎底說這是郵票,學生有點茫然,有大膽的學生還提出了質(zhì)疑:“兩地的朋友要談心可以打電話、發(fā)微信、進行視頻通話,為什么一定要用郵票?”這樣容易挫傷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不再那么積極。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時代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變化,信息網(wǎng)絡的發(fā)展讓人們的聯(lián)絡方式有了很大的轉(zhuǎn)變,寫信的人已經(jīng)很少,學生平時連郵票都難得見到一張,當然會對老教師的謎語感到陌生,更不要說產(chǎn)生興趣。所以,這位教師在另一個班便改變了教學策略,不猜謎語,而是向?qū)W生提問:“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要是想念一個人了他卻不在身邊,要怎么辦呢?”學生眾說紛紜,如打電話、發(fā)微信、進行視頻通話。接著,這位教師再問:“那以前的人沒有電話、沒有網(wǎng)絡,該怎么辦呢?”學生左思右想,有人說出了寫信。這樣便慢慢引出了上課的內(nèi)容,教師告訴學生寄信需要郵票,關于郵票又有哪些有趣的小故事,當學生對郵票有所了解后再讓學生自行設計郵票。這樣一來,第二個班的教學效果比第一個班的要好多。
三、結(jié)語
除了示范教學法和情景教學法,小學美術教育的方法還有很多。教師應該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的課程設計適合的教學活動,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參與教學活動、積極自主地學習,才能達到素質(zhì)教育的目的,讓學生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吉安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