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肥城市河西小學 山東肥城 271600)
小學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科,對于學生語文興趣的培養(yǎng)和各科的學習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一直受到眾多一線教師的關注??紤]到當代教學普遍存在單篇教學支離破碎、目標不清及教學方式僵化、工具性與人文性割裂等問題,主題學習越來越成為教師的優(yōu)先選擇,但是主題學習雖然在學生的學習與教育中具備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在對此進行實施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相當大的難度。如此一來,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們對此進行深入的研究,以更好的促進主題學習的順利開展,而以下,就是對此的一些看法與實踐。
主題選擇的根本內(nèi)容在于突出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隨著主題學習實踐的不斷探索與發(fā)展,最初的靜態(tài)選擇逐漸向動態(tài)生成轉變,顯然這對于精當選擇主題內(nèi)容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學習思維還未成型,這就使得主題學習的優(yōu)勢更加凸顯出來,為此,教師在主題內(nèi)容的選擇過程中,必須重視與文本、教師、學生的對話,并從中進行自主選擇,以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出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力。同時,主題的選擇還要遵循其階段性、開放性的原則,因為不同的主題所帶來的效果必然也是不一樣的,而不同維度的主題在每一深化和發(fā)展階段,對學生的影響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師必須重視對主題內(nèi)容的精選,不能忽視這一主體在主題學習中的重要性。[1]
例如:在主題內(nèi)容的選擇中,我通常會根據(jù)某一單元的側重點進行主題的選擇,這樣一來便能夠將教材與主題學習相結合,同時還可以根據(jù)主題和教材偏向進行資料的選擇,以更好的輔助學生進行主題學習。因此我在某一單元的教學中確定了“動物趣味知識”這一主題,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一些動物的了解獲得一定的知識,在這一過程中,我不僅利用教材中的“大象的耳朵”“青蛙賣泥塘”等動物趣事來契合這一主題,更是從課外資料中為學生選取了眾多合適的資料來提高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如“貓和老鼠”“松鼠和松果”等,顯然通過這些帶有一定趣味性的文章來進行主題的學習,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更能夠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2]
主題學習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按照課本順序進行教學的方式,對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帶來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對于小學語文來講,創(chuàng)新語文的教學模式對于主體學習來講更是具有重要影響,畢竟主題學習的核心是以主題整合貫穿教學始終的,而主題整合的思維方式更是改變僵化的傳統(tǒng)教學的有效手段。實際上,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是為主題學習而服務的,對于小學生來講,“預學——共學——延學”的這一教學模式在主題學習中可以發(fā)揮重要作用。因為學生理解主題的過程,也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發(fā)展思維的重要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主題進行了解必然會先深入文本、反復研讀,進而梳理思路,使自身的知識學習在自然而然中獲得提高,由此可見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在小學語文主題學習中的重要性。
例如:在對教學的創(chuàng)新過程中,我將提前準備好的“寓言故事”這一主題展示了出來,而在學習中,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而是選擇了動態(tài)教學三流程。因此,在預學階段,我要求學生根據(jù)主題進行初步的自學,并通過整體收獲,帶著不懂的問題真正的進入課堂;而在共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更加注重于對主題的層層推進,并整理出一系列的問題串,然后由學生進行合作解決,逐漸了解主題并加深對主題探討的興趣;最后在延學這一階段,我主要注重學生對主題深層次的理解,同時通過提供豐富的主題資料,使學生的探究欲望得以真正的展現(xiàn)出來,進而促進了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提高。
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一直以來都是現(xiàn)代教育教學中的重點,它對于學生好奇心的激發(fā)和心智思維的啟迪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主題學習中,教師決不能忽視對學生探究學習的引導,而是應該在這一前提下深化主題學習活動的內(nèi)涵,進而促進其順利的開展。但是在引導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確保探究活動的有效性和價值性,要保證探究活動對學生的培養(yǎng)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真正的提高其學習水平和科學思維,同時更能夠服務于主題學習的開展。由此可見,教師要想促進主題學習的順利開展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既要通過對學生的全面了解,設計合適的探究方式與探究問題,又要注重對主題選擇的深層分析,考慮二者的有效結合,以此切實的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共同發(fā)展。
例如:為了切實的激發(fā)出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在確定以“自然景觀”為主題時,我首先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們展示了“黃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溝”等自然景觀,使學生通過圖片和視頻感受到了自然景觀的不同特色之美,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隨后我將學生分為六個小組,并要求每個小組對“你所見過的自然景觀都具有什么特點?”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和探究,最后使學生了解到了有關自然景觀的一系列知識,帶大家真正的領略到了自然景觀的美好,更是在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中深化了這一主題。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主題學習對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和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更是直接提高了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同時隨著小學語文主題學習的開展,小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的提高也逐步凸現(xiàn)出來,因此教師必須要對此有所重視,并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的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以更好的促進小學語文主題學習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