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教育廳副廳長 李燕儀
近日,經教育部核準批復,省政府印發(fā)了《海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試點方案》。這是我省繼2016年3月出臺《海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來,涉及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的配套文件,也是我省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重要指導性文件。這一文件出臺是我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促進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選拔水平,推動高中階段教育多樣化有特色發(fā)展的重要舉措。
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對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而高考綜合改革又是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教育領域“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重大改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謀劃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時,對高考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高考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戲,更是教育綜合改革的關鍵突破口,其目標是在堅持統(tǒng)一高考制度的前提下,著力解決社會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更好地科學選拔各類人才,更好地維護社會公平。繼上海、浙江作為高考綜合改革第一批試點省份于2017年成功落地后,根據教育部總體要求,我省自2017年開始,與北京、天津、山東作為第二批4個擴大試點省份實施高考綜合改革,承擔起探索高考綜合改革先行先試的重大任務。這也是國家給予海南的信任和肯定,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2015年-2018年連續(xù)4年把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列入我省重點改革事項予以推進。海南省教育廳自2014年1月起組建了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領導小組和改革政策研制組,著手研究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1個主方案和10個配套方案。2016年以來,我省陸續(xù)出臺了《海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瓊府〔2016〕29號)、《海南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實施辦法》以及《海南省完善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文件。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作為我省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一個重要配套方案與其他幾個方案研制同步進行,協(xié)調推進。在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研制過程中,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專門聽取匯報,對重要關鍵問題作出重要指示。省政府分管領導多次專程到省教育廳、省考試局調研,具體指導《試點方案》的制定,并對有關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研商。我省《試點方案》研制起步早,基礎扎實。在研制過程中,省教育廳由負責同志帶隊,在省內外進行了大量調研,與教育部和各省教育部門保持密切溝通,并專程赴上海、浙江2個試點省市開展調研,就《試點方案》中涉及的難點問題進行研討。對上海、浙江試點方案以及其他省份的改革草案進行研究比較,從中吸取有益的經驗。同時,廣泛召開座談會,發(fā)放問卷調查表,召開專家咨詢會、論證會等,廣泛聽取中學校長、一線教師、大學校長和教授、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考生及家長的意見和建議。期間,共召開涉及各級各類人群參加的座談會160多場次,參加征求意見的各界人士達2500多人次,發(fā)放問卷調查表1萬多份,征求到意見和建議300多條。省直有關部門也積極參加《試點方案》的制定,就涉及本部門的議題開展調研,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給予了全力支持和幫助。可以說,我省《試點方案》的研制既是一次深入學習、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的過程,也是反復論證、集思廣益、改革創(chuàng)新的過程。我們嚴格履行重大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民主決策等的法定程序,先后數易其稿。方案經省政府常務會議、省委深改領導小組研究,上報教育部審核備案,最后以省政府名義正式印發(fā)。
此次出臺的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主要圍繞貫徹落實國務院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和海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提出我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改革目標和基本任務,明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对圏c方案》嚴格遵循國務院《實施意見》和省政府《實施方案》的政策框架,又體現因地制宜,立足省情,科學合理確定各項改革措施?!对圏c方案》共分三個部分,即總體要求、基本任務和保障措施。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包括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改革目標?!对圏c方案》明確提出,我省高考綜合改革要堅持和著力實現“三個有利于”:即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有利于科學選拔各類人才,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傮w目標是:2017年啟動普通高等學??荚囌猩贫染C合改革,調整統(tǒng)一高考科目,完善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制度和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改進高等學校錄取方式等,到2020年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等學??荚囌猩J?,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jiān)督有力的高等學校考試招生體制機制。
第二部分是《試點方案》的重點部分,明確了我省高考綜合改革的基本任務?;卮鹆恕翱际裁础薄霸趺纯肌钡汝P鍵問題,這也是大家和社會關注的重點。
我們知道,1977年恢復全國統(tǒng)一高考41年來,伴隨著我國政治、經濟及教育體制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不斷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對完整的考試招生制度,但也存在著一些社會反映強烈的問題,比如“唯分數論”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一考定終身”使學生增加考試壓力,增加學習負擔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試點方案》第二部分提出高考綜合改革的三大基本任務是:完善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完善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深化高校考試招生改革。
改革后的高校招生錄取實行“兩依據、一參考”方式,即依據統(tǒng)一高考成績、依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進行擇優(yōu)錄取。具有學科特長和創(chuàng)新潛質的優(yōu)秀學生還可以參加有關高校的自主招生,高職院校也可以實行“文化素質+職業(yè)技能測試/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評價方式擇優(yōu)錄取。這樣的錄取方式,體現了“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基本精神。
改革后,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統(tǒng)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三科,不分文理,外語考試提供兩次機會,考生可以選擇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錄取總成績。學業(yè)水平考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guī)定學習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制度,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覆蓋國家規(guī)定的普通高中所有學習科目,共14門(語、數、外、政、史、地、物、化、生、音、體、美、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為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學業(yè)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種,合格性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等級性考試以標準分呈現。學生在高中階段,依據普通高中學校課程安排和自身情況,分別在高一、高二、高三3年內完成學業(yè)水平考試14門科目的合格性考試。參加統(tǒng)一高考的普通高中在校生,語文、數學、外語三個科目可以用高考成績作為相應科目合格性考試成績認定的依據。由于考試在平時施考,考生心態(tài)會更加平和,一定程度緩解了備考壓力。為了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fā)展,學業(yè)水平考試中的等級性考試有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學生可以根據提前兩年公布的高校招生錄取專業(yè)選考科目要求以及自身的興趣特長和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在這6個科目中選3科作為自己的等級性選考科目,等級性考試成績計入高考錄取總成績。由于考試科目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性,不再局限文科、理科,使學生興趣愛好、學習潛能和個性特點可以得到充分彰顯,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有利于高??茖W選才。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反映學生在校期間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情況,是學生畢業(yè)與高考錄取的重要參考。包含思想品德、學業(yè)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內容。通過依托網絡平臺管理以及整理遴選、公示審核、監(jiān)督檢查等方式,寫實記錄學生成長過程,形成客觀、真實的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材料提供給高校作為招生錄取的必要參考。
《試點方案》第二部分明確了“考什么”“怎么考”等關鍵問題。從政策設計上看,考試形式由原來的文理科“固定組合”向“多元選擇”轉變,招生錄取由原來的“一考定終身”向“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轉變,有效推動了素質教育發(fā)展。
《試點方案》第三部分保障措施,包括加強政府宏觀管理,完善誠信安全制度,加強辦學條件保障、提供專業(yè)力量支持和加強宣傳咨詢指導五個方面。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明確了推動高考綜合改革穩(wěn)妥實施的各項具體要求。
實施高考綜合改革,需要綜合施策,協(xié)同推進?!对圏c方案》要求,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要在組織、制度、人事、經費等方面為改革提供強有力保障。教育部門要統(tǒng)籌規(guī)劃、完善制度和配套措施,細化工作方案,加強工作指導和督導,要發(fā)揮高校的主體作用,發(fā)揮教研部門的專業(yè)力量支持,還要完善誠信安全制度,積極營造誠信考試、公正選才的良好環(huán)境,加強政策宣傳和培訓,不斷提高政策知曉率,提高政策落實執(zhí)行力,為高考穩(wěn)妥順利實施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高考綜合改革事關廣大學生根本利益,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十分重要而又復雜敏感。我省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出臺后,我們將根據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按照既定的改革時間表和路線圖,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下一步重點工作有三項:
一是組織好改革過程中的政策宣傳、解讀和培訓。對《試點方案》及其配套改革政策,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宣傳解讀,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主動答疑釋惑。2016年以來,我省先后組織了兩輪省、市縣分管領導、教育等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和相關工作人員、校長、教師的學習培訓,實現從市縣行政領導到基層學校、教師的全覆蓋。去年5月,又面向10萬余名應屆初中畢業(yè)生發(fā)放《高考綜合改革政策解讀》小冊子,9月秋季開學后,對所有進入新高考的2017級5.7萬名高一新生進行了全員培訓,開展生涯規(guī)劃教育。還通過網絡、家長微信群、海南省高中教育服務微信公眾號開展專題宣傳培訓。為配合學生科學選科,省級教研部門還舉行了十余場次教師生涯規(guī)劃與選科指導培訓,培養(yǎng)了一批種子生涯教師。分級分類培訓進一步統(tǒng)一了認識,凝聚了共識,明確了任務,為做好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打下了良好思想和工作基礎。下一步,我們還將結合《試點方案》的新要求,開展新一輪分層分類全員培訓,讓政策執(zhí)行部門和高考改革涉及的學校校長、教師了解和掌握改革的總體要求、基本任務、措施和路線圖,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中央和省的決策部署上來,落實新高考改革理念和具體措施,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讓學生、家長了解高考改革政策措施,理解支持改革,積極參與改革,確保改革平穩(wěn)推進。
二是加快完善并出臺各項配套文件。除了今天與試點方案一起公布的《海南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實施辦法(修訂)》外,今年我們還將陸續(xù)出臺《海南省高等職業(yè)教育分類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海南省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學分互認和轉換實施方案》《海南省加強和改進高校招生考試監(jiān)督機制實施意見》等配套文件。目前,這些配套文件已經完成了調研、論證,待民主決策的法定程序實施完成后,將適時發(fā)布,進一步構建我省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的政策體系。
三是加大對高考綜合改革的保障力度。高考綜合改革對高中階段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學生選擇性的增加、綜合素質評價等新的教育評價方式變革,倒逼高中教育教學模式和普通高中學校管理的變革。改革后,高中學校普遍要采取選課走班方式教學,這對學校校舍條件、教學儀器設備、教師資源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我省已提前做了應對,2015-2017年投入近6億元,改善全省公辦普通高中學校的辦學條件。面向全國引進“好校長、好教師”300名,其中引進的校長和骨干教師中,高中校長和教師超過55%。實施“一市(縣)兩校一園”優(yōu)質教育資源引進工程,北師大附中、華東師大二附中、華中師大一附中、湖南師大附中、南開大學附中等一批優(yōu)質高中進駐我省合作辦學,目前已有16所落地辦學招生,有12個已簽約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引進項目正在建設或待建,18所項目學校正在對接洽談。在此基礎上,還加大了教師培養(yǎng)補充、交流輪崗力度,全省縣域內補充高中新教師1200多人,交流校長教師1461人,約占全省1.33萬名高中專任教師的20%,有效緩解了部分高中學校師資不足問題。下一步,我們將繼續(xù)加大統(tǒng)籌協(xié)調力度,拿出更大的力度繼續(xù)完善每一所高中“一校一案”,進一步細化方案,查缺補漏,做好短期、中期、長期規(guī)劃,精準實施、精準發(fā)力,集中力量,優(yōu)化高中辦學資源配置,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快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穩(wěn)步推進選課走班,強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建立學生發(fā)展指導和生涯規(guī)劃制度,推動高考綜合改革穩(wěn)妥實施。
高考綜合改革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希望各位媒體朋友能夠一如既往地理解和支持教育工作,幫助我們準確及時地做好政策的宣傳解讀,為我省推進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共同匯聚起海南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