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祖南
摘 要:化學微粒觀是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核心要點之一,是學生初步接觸微觀世界,也是初次以微觀粒子的視角對物質的構成以及物質本質的深層理解。初中學生構建化學微粒觀,不僅是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更是為學生今后的化學乃至更深層次學科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九年級;化學;微粒觀
初中化學是學生在學習階段初次接觸物質構成的奧秘,是在分子、原子、離子等微觀粒子的基礎上進行物質本質研究的一門基礎自然學科。初中化學中的微粒觀是學生對微觀世界認識的開始,屬于啟蒙階段。初中化學教師在為學生授課時,不僅要教授學生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微粒觀,提升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的認識,引領學生體會微觀世界的奇妙,本質上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一、微粒觀的重要性
在初中化學課程的學習中,微粒觀占據著相對重要的位置,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更是初中階段教學大綱要求的基本內容。因此,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微粒觀在化學學習中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學中,學生需要認識物質本身的形態(tài)特征,明確各種物質都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與空間聯想能力,對于日常生活中的微觀粒子現象也積累了部分經驗。
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在化學知識的學習中具有啟蒙性與基礎性,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法構建學生的微粒觀。如從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入手,使學生對微粒觀有初步的了解,同時利用學生的生活經歷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微粒觀的學習興趣,之后在教學中讓學生認識微觀粒子是如何構成物質的。
二、宏觀生活中的微粒觀
微觀粒子看不見也摸不著,但真實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教師在教授微粒觀時,就可從學生熟悉的事物或生活經歷入手。將微觀現象的宏觀表現與教材中的學習內容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認識微粒,降低學習難度。
例如,在課堂教學前,教師就可先引入生活中微觀現象的表象。喝水時,往水杯中加橙汁粉,橙汁粉入水后立刻消失了,整杯水卻變成了橙汁。教師可以根據這種現象引導學生思考:橙汁粉不見了,能否證明橙汁粉這種物質就不存在呢?若是橙汁粉存在,我們又如何證明?以及水變成橙汁了,這一現象說明構成的微粒子具有什么性質?諸如此類的,教師還可分別在冷水與熱水中同時加入橙汁粉,經觀察后發(fā)現,橙汁粉在熱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依此可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在熱水中橙汁粉溶解速度要比在冷水中快?
微觀知識來自生活,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象,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化學知識的趣味性與實用性,降低微觀世界的神秘感,提高學生學習微粒觀的自信心。另外,利用這種教學方式,也是培養(yǎng)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習慣,學會從化學的角度看問題。
三、課堂教學解釋微粒觀
1.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微觀粒子直觀地呈現出來,讓學生能夠快速地了解微觀世界。微觀世界的內容進行可視化教學,讓學生對微觀世界的感知不再只存在于想象與聯想中,微觀粒子的直觀化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抽象知識。
例如,在學習原子的構成一課時,核外電子運動無法用宏觀物體的運用規(guī)律進行解釋,教師在教學中僅是用講述的方式,學生也很難理解。這種情況下,就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對課堂進行輔助教學,可以將原子結構中原子核、質子、中子、核外電子的結構關系,通過動態(tài)圖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原子中帶電離子的形成過程,教師則可以利用動畫片,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原子核外電子的分布規(guī)律,與原子外層中電子是如何轉移到其他原子上的,從而使原本不穩(wěn)定的結構形成較為穩(wěn)定的結構。
2.通過實驗分析
化學的靈魂是實驗,教師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讓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將宏觀知識與微觀概念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同時實驗操作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完成實驗后,教師可以根據實驗現象與結果,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思考與推測,以構建正確的微粒觀。
例如,教師在講分子運動時,可用冰與水為學生舉例,對學生提出問題:冰是固體,水是液體,這二者雖形態(tài)差異明顯,但化學性質卻相同的原因。學生很快得出答案:冰與水,二者雖然物質形態(tài)不同,但都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粒子,二者由同樣的分子構成,其化學性質自然相同。由此教師可再舉例,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而氫氣中也含有氫原子,水是液體,氫氣是氣體,二者無論是形態(tài)還是化學性質都有著很大的差距,這又是為什么呢?以這種引導的方式,讓學生逐步形成微粒觀的概念。
總而言之,對學生來說,微觀知識在培養(yǎng)學生化學思維方面尤為重要,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理解微觀世界的變化與運動,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微粒觀,讓其學會用化學思維進行化學學習。
參考文獻:
[1]張寧,張蕊,許燕紅.基于學習進階理論的“微粒觀”跨學段教學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9).
[2]史秉哲.初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策略研究:應用綠色化學觀改進初中化學中分子運動演示實驗[J].中國農村教育,2018(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