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珍珍
【摘 要】目的:旨在探討新生兒護理中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240名家長在我們醫(yī)院新生兒病房被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120例為一組。對照組接受了常規(guī)護理,而觀察小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加強了健康教育。父母的健康教育程度和滿意度兩組護理后的比較。結果:在觀察組的健康教育的遵從率是95。0%(114/120),這比對照組的73.3%(176/240)高得多,P<0.05。。在觀察組的病人滿意度是96.7%(116/120),比對照組(82.5%(99/120)高得多,P<0.05。結論:在新生兒健康教育的實施有利于提高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和新生兒科的普及知識。它也有利于兒童的預后良好,促進他們的復蘇和政策發(fā)展。
【關鍵詞】 新生兒護理;健康教育;應用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4-216-01
引言
新生兒為特殊人群。在治療和護理新生兒疾病的過程中,護士和父母最頻繁地接觸,針對健康教育的目標是對父母的理解和合作以及孩子的早期康復。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我們的醫(yī)院加強了新生兒父母的健康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報告如下。
1 資料
我們醫(yī)院的240名住院患兒的父母被選為研究對象,包括120名男性和120名女性,年齡20-38歲,平均年齡為25歲。占領:79名農民,100名工人,29名干部,32名無固定職業(yè)。學歷:高等院校210名,中專27名,初中及以下三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17例,新生兒窒息20例,新生兒咽部病變25例,出現(xiàn)了17例不相容的溶血性疾病,12例是g-6-pd酶缺乏癥,59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9例肺炎,70例早產嬰兒,2例結腸炎和9例其他病例。他們被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個組有120個病例。兩組間年齡、性別、職業(yè)、教育程度及新生兒疾病差異無顯著性,P>0.05。[1]
2 調查方法
對照組采用了常規(guī)護理,觀察小組在日常護理的基礎上加強了健康教育,從孩子的入院到兒童出院的計劃,定期和有規(guī)律的健康教育。有關新生兒疾病知識、滿分100和超過80分的自我設計問卷被視為符合健康教育標準。和這份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的父母的健康教育和滿意度以及對新生兒疾病的了解進行了對比。
3 健康教育方法
3.1 入院時的健康教育
除了將住院環(huán)境和一些醫(yī)療設施用于兒童的家庭成員外,觀察組還簡要介紹了住院環(huán)境和一些醫(yī)療設施在兒童進入醫(yī)院時的使用。用一種態(tài)度,真誠的語言,溫暖的詞,和主動溝通與孩子們的家庭,我們把圖片和文本育兒知識,內容豐富,容易理解疾病預防和治療知識宣傳冊或cd-rom。本文通過建立良好的nurse-患者關系,闡述了對新生兒疾病的認識,介紹了醫(yī)院的優(yōu)勢、特色特征、病房環(huán)境、訪問系統(tǒng)和喂養(yǎng)方法。我們應該盡力滿足兒童家庭的需要,關心父母的心意,耐心傾聽父母的積極性,贏得他們的信任,減輕他們的焦慮,讓他們感到安全。
3.2 入院后的健康教育
在新生兒住院期間,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選取護理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進行健康教育,在實施前對參與的護理人員進行統(tǒng)一的培訓。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詳細了解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及疑惑,相關的護理人員及時解答患者的疑惑,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緒,對新生兒的家庭護理如口腔、臍部以及臀部皮膚的護理,正確的喂養(yǎng)方法及預防家庭感染等方面的內容,詳細告知新生兒洗澡、撫觸等家庭護理操作的正確操作方法,并告知家屬患兒出院后隨訪的重要性。[3]
3.3 出院時的健康教育
大多數(shù)新生兒的父母缺乏嬰兒喂養(yǎng)和營養(yǎng)的知識發(fā)展。所以,針對這種情況,一個稱職的護士與豐富的臨床經驗會親自指導和演示臨床護理的兒童生活。解釋一下嬰兒護理的要點,醫(yī)學知識教育,嬰兒護理知識以及對父母的關注,并將健康教育手冊發(fā)給家長。指導病人出院后的喂養(yǎng)、洗浴、眼、臀、臍等護理工作,并為早產兒和新生兒的父母提供cd-rom,并伴有缺氧缺血性腦病。
4 結果
當240名兒童出院時,觀察組的健康教育程度為95.0%(114/120),明顯高于對照組(73.3%(176/240),P<0.05)。在觀察組的病人滿意度是96.7%(116/120),比對照組高得多(82.5%(99/120),P<0.05。[2]
5 討論
健康教育可減少新生兒的發(fā)病率新生兒由于免疫力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侵襲而致病,新生兒患病在很大程度上也與家屬有關系,因此對家屬的健康教育至關重要,是減少新生兒發(fā)病的關鍵因素。對于新生兒護理應該從家屬的健康教育抓起,住院新生兒的無家屬陪伴是一種利弊兼有的方式,其一方面有利于患兒的消毒隔離,預防患兒發(fā)生感染,但另一方面,患兒太小,家屬對于患兒的擔憂也是造成護理困難的原因。因此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就顯得至關重要。
健康教育中心在“健康”。它在康復和功能恢復方面引起越來越多注意。它對患者及其家庭有針對性地、系統(tǒng)地、有用途地、對患者及其家屬提出醫(yī)療保健知識,建立健康理念,防止疾病在患病前發(fā)生,防止疾病發(fā)生變化,防止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使患者的健康意識逐漸增強,降低或減緩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有效的健康教育體系已成為衡量護理服務質量的一個重要標志。大多數(shù)新生兒的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缺乏兒童護理經驗,更加迫切的需要對孩子的健康教育。本研究結果表明,在新生兒父母的健康教育中,對父母的信任和理解有幫助,使父母了解相關疾病,及時與治療工作相配合,并改善治療效果。同時,家長也獲得了很多相關的育兒知識,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有所提高。本研究結果表明,對觀察組的護理工作和健康知識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4]
結語
綜上所述,有必要在新生兒小兒科實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知識普及和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改善兒童預后、促進兒童康復和政策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鐘斐斐.健康教育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90):309-310.
[2] 王春丹.健康教育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6,13(27):72-74.
[3] 陸久鳳.健康教育在新生兒安全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28):188-189.
[4] 黃菊敏,吳曉云,江靜霞,蔣燕紅,傅金芳.解析健康教育在新生兒科護理中的應用[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35(03):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