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云
摘 要:以小學語文課堂評價為切入點,從“及時”“積極”“多元”三個方面出發(fā),圍繞保障小學語文課堂評價有效性的策略及原則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評價;有效性
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一環(huán),對于整堂課教學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因此,關于課堂評價有效性的探討不在少數(shù)。身為一名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我也在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中針對如何保障小學語文課堂評價的有效性進行了積極探索,現(xiàn)將個人的初步感悟與心得體會陳述如下。
一、小學語文課堂,課堂評價應及時
人們總是渴望接收到來自外界他人對自己行為舉止的及時反饋,并渴望以此為基礎加以正確調(diào)整與應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實際年齡較小,但同樣遵循上述人類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對此,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應當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做出及時的評價,而不是拖之又拖。
我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就會有意識地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行為做出最及時的評價,學生反響良好。如,在教學《泊船瓜洲》這一古詩時,我首先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誦,由于之前已經(jīng)在課下預習了生字詞,學生都能流暢且完整地讀下來該首古詩,針對此種情況,我便及時在班上對學生課前預習生字詞的質(zhì)量進行了評價:“同學們,大家朗誦的熱情非常高漲,老師也很欣慰看到大家都如此圓滿地將這首古詩順利而又有感情地朗讀出來,這表明大家在課前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們的語文預習學習活動之中,做的真棒”。接著我又鼓勵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以小組為單位對這首古詩的主要意思進行合作探究。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其中,不一會兒,就有學生小組發(fā)言“京口和瓜洲只隔著一條長江,我所居住的鐘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后面。暖和的春風啊,吹綠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鐘山下的家里呢?”學生的答案幾乎完美地解釋了《泊船瓜洲》一詩的主要意思。對此,我又及時對他們進行評價:“小組合作過程中大家各司其職,配合得非常好,也正是因為如此,最終合作探究出的結果與老師預想的一致,感謝每一名小組成員的付出與全體小組成員的協(xié)調(diào)、配合,是你們的合作讓這個答案更準確……”在這一番及時的評價中,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被充分點燃。
二、小學語文課堂,課堂評價應積極
在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這種現(xiàn)象,當學生回答出問題之后,教師要么草草點下頭示意答案正確,要么只是簡單回應學生“好,請坐”,再或者僅僅揮手示意學生坐下……這種較為冷淡的評價方式一來使得學生享受不到正確回答問題的喜悅感,二來更無法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仿佛有了距離感與隔閡。試想,長此以往,學生又如何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之中。對此,我認為我們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課堂評價應盡量保持積極、肯定的基調(diào),以最大限度上維持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
我在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就很好地貫徹了上述理念。如,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文時,我向學生提出了如下一個問題:文章中寫到植物媽媽都有哪些辦法?由于認真閱讀了課文,學生很快就做出了回答,有的說蒲公英媽媽準備好了降落傘,只要孩子們乘上降落傘就能到達他們想去的地方;有的說蒼耳媽媽準備好了鎧甲,只要孩子們穿上這身鎧甲,就能掛住動物的皮毛,跟著它們?nèi)サ教镆啊⑸酵荨瓕W生的答案都緊扣文章內(nèi)容,對此,我在班上對他們的這番回答做出了正面積極的評價:“老師今天要夸一夸大家的答案,都是正確的,這離不開大家課上的認真聽講與閱讀,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語文學習活動中也能再接再厲,像今日一般取得好成績……”聽到我這一番鼓勵性極強的語言,一時間課堂上的氛圍空前融洽,學生感受到了尊重,也收獲了語文學習上的成功愉悅,而這恰恰正是積極的課堂評價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三、小學語文課堂,課堂評價應多元
學生是語文課堂學習中的主體,教師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擔任一個指導性的角色,可以說,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是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對此,語文課堂評價就不能再僅僅局限于以往所熟知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應當包括學生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教師教學活動的評價等方面的內(nèi)容,即小學語文課堂評價應呈現(xiàn)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
對此,我在自身的語文教學中也很好地貫徹了上述教育理念與觀點。像在教學《坐井觀天》這一課文時,我按照原有的教學計劃帶領學生學習了新字詞,本想按照教輔資料的講解將本寓言的中心主旨講給學生,卻有學生發(fā)言道:“老師,每次新課都是先學字詞,再分析課文思想,好枯燥呀,咱們換一種方式吧。”聽到這名學生與眾不同的發(fā)言,我決定順著他的思路看看到底是什么意思“哦,那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嗎?”“當然有了,以往您都是將內(nèi)容講給我們聽,這次,我們可以在表演活動中親身體驗?!边@一想法確實新穎,我也積極予以采納,學生熱火朝天地準備了起來。有的扮演那只待在井底的青蛙,有的扮演那只來自東海的鱉,還有的學生充當旁白朗讀“我們不能做見識短淺、盲目自大的人……”通過這一教學方式的調(diào)整,無須過多的講解,學生便深入淺出地掌握了《井底之蛙》這則寓言故事中蘊含的深刻內(nèi)涵,而這也是建立在多元化課堂評價基礎上的,正是因為聽從了學生對我教學方式的評價,我才能做出改革性的嘗試,也才能最終獲取良好的教學效果。
以上僅為我個人關于小學語文課堂評價的一些簡單認識,還望廣大同仁多多給予指導,相信,終有一天小學語文課堂評價都能做到合理且有效。
參考文獻:
[1]劉榮杰.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小學語文課堂評價探究[J].中國培訓,2016(3).
[2]王希豐.淺議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課堂評價性語言的藝術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