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銀坤
在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教材 “底層的光芒”這一專題中,高爾斯華綏筆下的格斯拉兄弟和楊絳筆下的老王等人物的特殊命運都讓同學們唏噓不已。在《巴黎圣母院》節(jié)選部分中,卡西莫多這樣一個形貌丑陋卻內(nèi)心高尚的畸人形象也引發(fā)了學生的關(guān)注與思考。這些卑微的生命都寄居于社會的底層,但卻在作者人性關(guān)懷的視野里閃爍出圓足的生命光輝。借此機會,筆者又向?qū)W生推薦了東方文學里《莊子》一書中的幾個單篇:《養(yǎng)生主》《人間世》《大宗師》《達生》《至樂》等。其中分別包含了右?guī)?、支離疏、子輿、佝僂丈人和支離叔等幾位畸人形象。對這些人物的塑造,體現(xiàn)出莊子尊生養(yǎng)德的文化精神。
《莊子》一書刻畫了11個形貌丑陋卻內(nèi)心高尚的畸人形象,它們具有多重人學意蘊,體現(xiàn)出莊子齊視萬物、尊重生命、不懈追求道德之全和情操之美的人文精神?!肚f子》中的畸人形象是莊子立足人間、有意“審丑”的產(chǎn)物。這種自覺地以畸人作為筆下形象的創(chuàng)作,更多的寄寓了莊子復雜的思想意蘊,他想借助身體的符號傳達出多元的哲學內(nèi)涵和美學精神,體現(xiàn)著一種對特殊個體生命的關(guān)懷。
課堂實錄片段1:
師:世人是重視形貌的,而莊子筆下的畸人都形體丑陋,怪異難看,莊子借殘丑之身,想表現(xiàn)何種意義上的美呢?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閱讀體驗談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生1:貴族子產(chǎn)傲慢無禮,仗勢凌人,一向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以此審視他人?!敖褡优c我游于形骸之內(nèi),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過乎?”在“兀者”申徒嘉的一番理直氣壯的言論面前,“蹴然改容更貌”,祈求道:“子無乃稱!”,他的無地自容正反襯出畸人安之若命的德者之能。
生2:斷足后的叔山無趾僅可用腳后跟去拜見孔子,他起先敬佩這位寬仁的老師,視之有天地般的開闊胸懷,不料如此賢良之師竟然也先入為主,令他深表遺憾。其一番“尤有尊足者存”的言論,立即讓孔子幡然醒悟,孔子知錯就改并告誡弟子的態(tài)度,從側(cè)面反映出畸人以求“全德”的不懈追求和忠貞信仰。
師:莊子借殘丑之身,突出“德全”的審美追求。贊賞他們的“丑中之美”——淡漠生死,心懷萬物之本,超絕世俗塵寰的精神之美。莊學研究者阮忠先生認為:“莊子在畸形人物的身上,以兩種方式寄托了他對世俗淺薄的批評?!币环N是潛在的,如子離疏、子與在人們心目中,就像《人間世》中的社樹和商丘大樹一樣,被人們認識到的只是外觀上的一般功用——有用之美,這與莊子的無用之美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另一種是表現(xiàn)世俗人對形貌的重視。在莊子塑造的11個畸人形象中,許多因容貌的畸形丑陋而程度不一的受到別人的怠慢、歧視和鄙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形貌成了莊子用來檢驗畸形人與正常人人格境界的分水嶺和試金石??梢姡f子畸人形象的首要人學意蘊在于揭示出人以精神和靈魂為本質(zhì)的存在和最終的追求。
莊子懷著人道主義的關(guān)懷和同情之心,賦予畸人以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品德,使他們有著俗人難以媲美的人格魅力和強大生命力,這是他們得以立足于世的支點。莊子通過身體寫作來傳達對人的某種深邃思考。莊子把美丑鮮明地對立起來,通過身體符號來對比和映襯世俗社會中人們所感染的種種俗念。我們又該如何解讀莊子的超然心態(tài)對于當今人的生存狀態(tài)的啟迪作用呢?
課堂實錄片段2:
師:“畸形”只是莊子借以表達思想的一種象征符號,畸形的人學意義蘊藏在“身體”表征的背后。因此,莊子是以身體寫作來表達適合于古今人類共同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境界,集中表現(xiàn)在一個人超然、曠達而靜謐的人生心境,這對后人具有哪些重要的啟示作用呢?
生1:我覺得莊子希望我們有一種泰然的人生心境。當《至樂》中滑介叔被問道是否嫌惡左臂上憑空長出來的瘤時,他坦然:“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塵垢也。死生為晝夜。且吾與子觀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惡焉?”這是一種視生理之畸為順其自然的達觀,其背后是輕形重神的超脫,不因外界生死存亡、窮達富貴和饑渴寒暑等而侵擾內(nèi)心,心平氣和地與萬物交融。這種順應造化的泰然處之,也可以當作一種在自然中面對不幸遭遇和他人輿論時的平衡劑。
生2:我認為莊子還在啟示我們要達到一種完全不受外物的牽累、游于和諧的道德境界。莊子賦予了王駘式寧靜的圣人人格,讓他與天地同在。而世俗生活中,申徒嘉表白的“知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雖然有些無可奈何的意味,但這是一種在亂世和命運中安于自然求得平靜的思想的升華,是一種以不變應萬變、走向靜謐無惱的寧靜心境。
另一個困難是,個體VOCs可能具有非常不同的毒性和效應。因此,將它們?nèi)空铣梢粋€總的測量不太可能產(chǎn)生一個有用的毒性度量。
師:整部《莊子》關(guān)涉?zhèn)€體的生命拷問,是莊子對人的生存狀態(tài)作出的哲學思考。畸形人固然體現(xiàn)出莊子諸多哲學思想,但從創(chuàng)作和文學形象的角度看,莊子從根本上來說是寫“人”的,不論是其中的“神人”“真人”還是“畸人”“俗人”,都具有別樣的美感。他們寄寓著莊子深邃的思想,散發(fā)出人性的光芒,體現(xiàn)著莊子的人文關(guān)懷。充分挖掘《莊子》中畸人形象的人學意蘊與人文精神,對于當代人的生存和心態(tài),仍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思想價值。
人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超越形體的靈魂和內(nèi)德的存在,人的最高價值在于高尚情操和強大精神的煥發(fā);人在堅守獨立人格和捍衛(wèi)個體尊嚴時,表現(xiàn)出一種不為形名所累、突破外在束縛的蓬勃的生命力。同時,人生于世,不論天然或者人為,都會充滿著各種意外、災變、威脅甚至苦難。世俗的偏見力量強大而頑固,人向往美卻沒有任何人會是絕對的十全十美。人應該齊視萬物,超越世俗,不懈追求品德之全和內(nèi)涵情操之美,尋覓自身精神的支點,實現(xiàn)人格的超越。
在莊子所精心設(shè)計的關(guān)于“畸人”“游于形骸之內(nèi)”的寓言故事里,作者用極為夸張的敘事手法所彰顯的是一種身體意識,這里有對于生命的潛力、意義和人的價值、尊嚴與精神的推崇與追求。而其深刻的用心更在于“游心乎德之和”,即如莊學研究者郭慶藩所闡釋的那樣,是要進入一種“放心于道德之間,蕩然無不當,而曠然無不適”的理想精神境界——這顯然也就是后世德國哲學家康德所以為的:對之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其在自己的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的那種東西。
在高中生議論文習作中,比起寫作技巧的傳授而言,如何引導學生真正從更為內(nèi)在的方面去關(guān)注、關(guān)心或關(guān)切人的生命和人的心靈、人的精神世界乃至靈魂世界,才是更為迫切的問題。筆者曾經(jīng)讓學生以當代兩位底層文字工作者為研究對象,寫出自己對“尊生養(yǎng)德”的理解。
寫作導入語:
伴隨著詩歌《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在新媒體助推下引發(fā)的轉(zhuǎn)載熱潮,湖北鐘祥橫店村的農(nóng)民女詩人余秀華,引起了詩壇和公眾的極大關(guān)注。
用“自敘傳”展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同礦區(qū)夢魘般的底層生活的夏榆,用文字揭示出身處底層的年輕人不斷進行自我突圍的成長焦慮。
我們因為文字而認識了他們,但是他們并未刻意地為自己的底層身份著色。他們或以苦澀的個人經(jīng)驗對生活進行了溫情地詩意化抒寫,或以夢魘般的經(jīng)歷對人性中的惻隱和悲憫進行解剖。他們以或明亮或黑暗的筆觸點醒了我們,把你對這些獨特的生命形態(tài)進行的獨立思考寫出來吧。
在詩歌里逃逸
做不了一個承載大時代洪亮歌聲的留聲機,余秀華只能懷揣著自卑,從村口的蛙鳴和池塘的倒影里尋找詩歌的微光,這縷微光能引領(lǐng)她從卑微中逃逸。
在所有的文體里,詩歌是字數(shù)最少的一個,所以余秀華選擇,在詩歌的蝴蝶和花香里完成一次背叛,完成一次出逃。她的殘疾和詩意是被鐫刻在瓷瓶上的兩條魚,一黑一白,在狹窄的河道里背道而行。它們永遠不會被對方咬住自己的尾巴。
“沒有誰永遠在雨里,也沒有誰永遠不在雨里。”在詩歌的介入下,這個被生活撕裂的女人慢慢與現(xiàn)實和解。現(xiàn)實的塵埃與詩意的浪漫交融成一滴飽滿的“雨水”,落在詩人的窗外,讓命運的草籽重新拓荒。
誰也不曾想到,這個被命運戲謔、被婚姻解構(gòu)的女子,最動人的文字竟然是愛情。就如同秋風能吹走光陰,也能讓落葉起舞。
“巴巴地活著,每天打水、做飯、按時吃藥。陽光好的時候就把自己放進去,像放一塊陳皮,茶葉輪換著喝,菊花、茉莉、玫瑰、檸檬。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帶,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內(nèi)心的雪?!痹娙嗽趯懽鳌段覑勰恪窌r,感受到的愛情,就仿佛一股奔涌的巖漿,在撲向大地的瞬間,化作了云霧,沒了灼人的熾烤,只留下溫暖和潔白。
“和大片的草在一起,我身體里的綠色被反復預感到了,具有同樣的卑微,同樣的甜蜜,同樣的守望我們互不相識,卻被彼此吸引?!边@首《被青草覆蓋》的詩歌,又為她的“愛情”抹上了一層淡青的田園色。
她的詩,放在中國女詩人的詩歌中,就像把殺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閨秀中一樣醒目——別人都穿戴整齊、涂著脂粉、噴著香水,白紙黑字,聞不出一點汗味,唯獨她煙熏火燎,泥沙俱下。
中國新詩百年,伴隨著海子的自殺,顧城的刀斧,以及各種光怪陸離而自稱詩歌的文字的出現(xiàn),讓詩人成了變態(tài)的代名詞,讓詩歌成了晦澀難懂、裝腔作勢的同義語。在這個詩歌擱淺的時代里,詩人應該給出怎樣的回答?顧城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他來尋找光明?!钡杂烂髡f:“在夢中目空一切,輕輕地走來,受孕于天空?!庇嘈闳A坐在一棵木子樹下,說:“我要活著,沾滿煙火和污垢,我在泥土里爬行,只有我的影子一直站立?!?/p>
“風曳曳而來,輕一點捧住火,重一點就熄滅我?!庇嘈闳A用爬行的姿態(tài),慢慢地穿越詩歌的隧道,完成了對命運的背叛與逃逸。她把帶泥的種子和水底的月亮都給了你,卻把歲月熬詩的藥渣留給了自己。
結(jié)語:
與先秦時期的其他諸子將思索的重點放在治道上不同,莊子專注的是對人的生命的苦苦追問,可以說。他是歷史上第一個認真地、完全地把殘缺的生命個體作為意義的對象從內(nèi)核上加以考察的中國哲人。
在高中生議論文寫作的訓練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這種“尊生養(yǎng)德”的人文精神,對于落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三個維度之一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有著切實的意義。作文教學應該可以從更為內(nèi)在的方面去關(guān)注、關(guān)心或關(guān)切人的生命和人的心靈、人的精神世界乃至靈魂世界的問題,在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中汲取精華,滋養(yǎng)學生的語文情懷,繼而養(yǎng)成青年們健全的精神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