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梅+錢緒芬
【摘要】目的 探討老年心血管患者輸液治療過程中外周靜脈的臨床護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在醫(yī)院進行臨床輸液治療的老年心血管患者患例共180例,將其作為本次實驗研究的主要觀察對象,對患者輸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外周靜脈護理等措施進行護理干預。結果 18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輸液治療過程中采取外周靜脈護理措施發(fā)生輕度刺激癥22例(12.2%),發(fā)生中度刺激癥5例(2.8%),發(fā)生重度刺激癥0例(0%),無局部壞死、靜脈炎等其他并發(fā)癥出現(xiàn)。結論 老年心血管患者輸液治療過程中進行外周靜脈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老年;心血管疾??;輸液治療;外周靜脈;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6..02
心血管類疾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見的疾病類型,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機能隨年齡增大而不斷下降和減弱,高血壓、高血脂、血液粘稠和動脈粥樣硬化等問題突出,繼而導致患者大腦和心臟等組織器官出現(xiàn)血液類疾病。針對老年心血管患者生理特性和疾病治療需求,在輸液治療過程中應用外周靜脈護理的方法能夠有效減少患者生理和心理負擔,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1]。針對老年心血管患者輸液治療過程中外周靜脈護理措施內容及臨床效果主要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在醫(yī)院進行臨床輸液治療的老年心血管患者患例共180例,其中男性患者95例,女性患者85例,年齡60~86歲,平均年齡(72.85±2.82)歲,將其作為本次實驗研究的主要觀察對象。18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中高血壓26例,血脂血管類疾病63例,動脈粥樣硬化89例,其他心血管類疾病2例,輸液時間6~22天?;颊咝詣e、年齡、疾病類型和輸液時間等對本次實驗結果不產生影響,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患者輸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外周靜脈護理等措施進行護理干預,外周靜脈護理措施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護理評估:大多數(shù)老年心血管患者患有不同慢性病,其中靜脈血栓、血管神經病變和皮膚局部壞死等容易導致患者穿刺失敗,因而在輸液治療前需對患者進行護理評估。評估中要對患者的意識情況進行判定,了解其是否能夠配合穿刺,對于患者的血管充盈狀況、血管彈性和皮膚局部感染、壞死或破潰等情況進行了解,防止一次穿刺不成功或重復穿刺[2]。
心理護理:老年心血管患者由于生理功能下降,屬于疾病高發(fā)人群,受到長期的病痛折磨,患者心理上存在較大負擔,焦慮、不安、悲觀等負面情緒嚴重。因而在護理過程中對老年心血管患者護理人員要積極、耐心開導,通過溝通、交流,告知患者相關病情,幫助和鼓勵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時囑咐患者家屬多抽出時間陪伴患者,并多理解患者,促進患者疾病康復。
穿刺護理:老年心血管患者血管條件差,在穿刺前,護理人員需要觀察患者血管是否存在損傷或靜脈硬,合理選擇穿刺血管[3]。另外根據(jù)藥物應用種類,確認患者穿刺血管的位置、次數(shù)以及進針角度等,由遠及近選擇穿刺血管,避免在感染、硬結或關節(jié)處、疤痕處穿刺。血管同一位置不能穿刺超過3次,不能反復回針,刺激性和高滲入性藥物輸入不能選用低于3.0 mm直徑的血管。
1.3 評價標準
對18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輸液治療過程中外周靜脈臨床護理效果進行評價,統(tǒng)計患者輕度刺激癥、中度刺激癥和和重度刺激癥以及局部壞死、靜脈炎等發(fā)生情況。
2 結 果
18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輸液治療過程中進行外周靜脈臨床護理中發(fā)生輕度刺激癥22例(12.2%),發(fā)生中度刺激癥5例(2.8%),發(fā)生重度刺激癥0例(0%),無局部壞死、靜脈炎等其他并發(fā)癥出現(xiàn)。見表1。
3 討 論
五十歲以上老人由于飲食習慣等影響,高血壓、高血脂等血管類問題較多,長期的高血壓容易導致患者動脈血管壁變硬和增厚,管腔變細阻礙患者腦部和心臟的正常功血;患者在飲食攝入方面不注意控制容易致使血液粘稠,導致心血管類疾病頻發(fā),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嚴重影響。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醫(yī)院就診和治療的老年心血管患者人數(shù)也不斷增加,由于老年心血管患者特殊的生理特性,常見的治療途徑為輸液治療,常見的給藥方法為靜脈輸液給藥,靜脈輸液治療具有藥效快和給藥方便的特點,適用于老年心血管患者相關疾病的治療。但是老年心血管患者在輸液治療過程中由于血管條件差影響靜脈穿刺效果,頻繁穿刺容易導致患者軀體痛苦和心理負擔加大,影響其后續(xù)疾病治療[4]。老年心血管患者輸液治療過程中對其進行外周靜脈護理,需要護理人員仔細詢問患者穿刺點周圍是否存在疼痛等不適癥狀,控制患者輸液滴速在40~50滴/min,控制心肺疾病老年心血管患者靜脈輸液滴速在20~40滴/min,控制心肌梗死老年心血管患者靜脈輸液滴速在15~20滴/min,另外護理人員在拔針時手法要正確,拔針后按壓動作要得當,不得損傷患者血管,導致后續(xù)穿刺受影響。
參考文獻
[1] 翟新影.老年患者外周靜脈輸液致靜脈損傷的觀察與護理[J].臨床誤診誤治,2010,23:140.
[2] 張慶玲,高照渝,李 穎.門診老年患者輸液治療過程中外周靜脈的護理[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0,120:1073-1074.
[3] 陸美林,譚芊芊.老年患者外周靜脈輸液損傷的觀察與護理[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710:145.
[4] 李 蓓,全鈺平.護理風險管理在老年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中的應用效果[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112:1724-1726.
本文編輯:王 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