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代高中生主要是以“00”后為主,這些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因為其成長環(huán)境不同,所以其具有的時代特點十分鮮明,在價值觀和心理發(fā)展程度以及情感狀況上與以往的高中生有著較大的區(qū)別。自我意識較為強烈,自我發(fā)展愿望較為濃厚,然而在自主學習意識和應付挑戰(zhàn)方面的能力則嚴重不足,尤其是在體育方面,“00”后高中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較為缺乏。所以作為高中體育教師,應針對性地加強對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本文正是基于這一背景,從培養(yǎng)現(xiàn)狀和培養(yǎng)策略兩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策略
一、 引言
終身體育意識主要是終身鍛煉身體并接受體育教育的意識。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萌發(fā)到九十年代的興起。終身體育的概念得到了有效的踐行。而學校體育作為終身體育的前提,只有培養(yǎng)其樹立良好的終身體育意識,才能更好地促進其身心健康的發(fā)展。以下筆者就此展開分析:
二、 高中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現(xiàn)狀分析
1. 終身體育意識差
當前,由于當前高中生以“00”后為主,這些高中生往往嬌生慣養(yǎng)、不愛運動、不愛勞動,尤其是女生最為突出。究其根源,主要是因為當代高中生自身的終身體育意識較為缺乏。而且礙于高考的壓力,很多高中體育課被文化課擠占,即便是開展,往往也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訓練,使得學生難以意識到體育的重要性,所掌握的體育技能有限,難以將體育對學生鍛煉身體的作用發(fā)揮出來。
2. 體育意志力薄弱
高中生在體育鍛煉時由于意志力薄弱,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往往只有三分鐘的熱度,而正是這樣的體育態(tài)度,使得學生難以養(yǎng)成終身體育意識。因為終身體育并非一朝一夕,而需要伴隨著人的一生。俗語說:一個人要想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同理,一個人要參與一項體育鍛煉很容易,但是要想一輩子都參與體育鍛煉則很難。很多學生計劃每天晨跑,但是能堅持的很少,這就是因為學生自身體育意志力薄弱所導致。
3. 鍛煉的科學性需要提升
因為教師在日常體育鍛煉中往往是按部就班的實施,難以結合學生的實際,針對性地加強對其的鍛煉,所采用的鍛煉計劃和方案難以結合學生的體力等情況,導致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的學習興趣較為缺乏。這就需要我們在今后的鍛煉中不斷提升鍛煉的科學性。
三、 培養(yǎng)策略
1. 基于高中生的認知規(guī)律強化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
為了培養(yǎng)高中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意識,首先就需要緊密結合其認知規(guī)律加強對其的教育。而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分析,并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使其意識到體育的重要性。其次就是在體育教學中注重體育技能傳輸,才能更好地提高體育教學的實用性,但是并非一味地注重知識性,而應兼具相應的趣味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例如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可以將游戲融入,這樣就能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但是必須確保所教學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相符,做到循序漸進,才能更好地、不斷地提升和強化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2. 基于激發(fā)體育鍛煉興趣強化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
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作為高中體育教師,應注重學生體育鍛煉興趣的激發(fā),因為只有在吸引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更好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之中,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常見的激趣方式,除了游戲方式外,我們還可以采取競賽的方式強化學生興趣的激發(fā),這樣就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籃球賽,而為了獲勝,勢必會在日常學習中加強鍛煉,并在比賽和鍛煉中將感受籃球帶來的快樂,并逐漸轉換成愛好的運動項目。與此同時,我們還應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有效引導,引導其意識到體育運動項目在促進自身健全發(fā)展中的作用,并在潛移默化中樹立良好的終身體育意識,從小做起,一步一步來,做到循序漸進,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3. 基于開放式的教學方式強化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意識,還應注重開放式教學工作的開展。在開放式教學中,應將學生擺在整個體育教學的主體地位,這樣師生關系才能活動。教師應幫助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認知結構構建,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體育知識。而要想體現(xiàn)開放式教學的核心,就需要在思想上放心,在實踐上放手。師生關系應民主處理,積極聽取建議。而在對學生成績評定時,需要緊密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學生在課堂中的努力與進度,采取模糊量化考核方式,設置相應的等級,才能更好地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出來,引導學生及時地參與教師所指定的教學目標。當放心、放手之后,就能促進學生個性特征與特長得到有效的發(fā)揮,學生可以選擇自我擅長的體育活動,促進學生在體育活動上的參與意愿,最終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促進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
4. 基于體育活動載體的豐富強化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應對體育活動不斷地豐富和完善,因為如果一堂課只有一項體育運動,那么勢必會使得學生覺得枯燥無味,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喪失。而高中生又處于青少年初期,所以在心理、生理發(fā)育上,相較于初中時期而言,又更加完善,所以教師需要結合高中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針對性地對體育活動不斷地豐富,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F(xiàn)代高中生同樣有著積極向上和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所以在體育活動組織過程中,我們必須將體育活動不斷地豐富,因為很多體育活動都具有競爭性。例如男生可以開展籃球比賽,女生可以開展羽毛球、網(wǎng)球等比賽,這樣就能充分考慮男生與女生在體力上的懸殊。并對學生的行為及時地進行評價,加強對問題和不足的總結與指導,才能更好地促進問題的處理,并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體育愛好的提升,促進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我們必須切實注重現(xiàn)狀的分析,致力于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養(yǎng)成良好的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不斷地提升的高中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宋元明.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6,6(33):129-130.
[2]趙偉.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4,4(07):55-56.
[3]張傳麗.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6):58-59
作者簡介:楊緒磊,貴州省六盤水市,貴州省六盤水市第八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