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我效能是美國心理學家Banduara在社會學習理論中,在1977年提出的一個核心概念。它是指個體對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動所具有的能力判斷、信念把握與感受?,F(xiàn)在的中學生思維敏捷,基礎面較廣,自主意識、參與意識及表現(xiàn)欲較強,渴望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他們不再喜歡填鴨式的應試教育,以及枯燥無味的“一言堂”,而喜歡創(chuàng)造型的,多層次的教育。我們認為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自我效能感的培養(yǎng),將為學生的英語自主高效、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關鍵詞:自主;高效;進行自我效能感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培養(yǎng)自我效能感,為以后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想起來,說起來,克服語言學習的困難,保持語言學習的熱情,希冀獲得英語學習的持久性?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課堂中,要讓學生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多鼓勵他們進行角色表演,深入教材內(nèi)容,如初中教材中讓學生扮演醫(yī)生看病,問路人和指路人,購物商廈的導購員和顧客,教師和學生,天氣預報員,交通警察和司機,記者進行實地采訪……通過小組合作、調(diào)查采訪、分組討論等眾多形式讓學生主宰課堂,學以致用。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在教初中自我愛好這一課時,我讓學生制作關于自我愛好的漂流瓶,訓練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并通過傳遞漂流瓶加深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具體過程是讓學生寫一段話介紹自己,包括自己的基本信息和好惡,然后制成漂流瓶。以擊鼓傳花的形式傳遞漂流瓶,學生將朗讀自己拿到的漂流瓶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又如在教授單詞heavy時,教師展示舉重運動員舉啞鈴的圖片,描述啞鈴:“It is heavy.”教師試圖搬動講桌,但沒搬動,描述講桌:“The desk is heavy.”出示一名小孩子搬一大堆書的圖片,然后說:“The books are heavy.”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表演,再訓練,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使課堂不僅成了施展才華競技場,也成了學生學習的樂園。
二、 學生的學習策略和能力的形成,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平時,教師要學會引導,幫助學生自行總結所學知識,這樣教師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教師應避免過于包辦,過于好心而辦“壞事”,使學生永遠成為獨立的學習者。學生通過掌握學習策略,就獲得了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如讓他們能夠有傾聽的興趣,能夠清楚、大聲地朗讀,能夠做好課前預習、完成老師預習設置的任務,課堂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積極質(zhì)疑,課后復習有關的知識點、語言點,能夠通過構詞法和聯(lián)想法記憶詞匯,在學習中善于利用圖畫等理解大意,通過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并做到學以致用,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活動中應建立一種寬松民主自由豐富多彩的氛圍。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平等互助合作的學習伙伴關系,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尊重、信任、鼓勵學生,讓學生把課堂當成磨煉、自我展示、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舞臺?!边€要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不良的心理尤其是厭學心理會讓學生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自控能力差,缺乏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因此,多傳播正能量,看名人傳記、教育類的電影,在班級里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讓學生終生受益的寶貴財富。
三、 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課堂利用班班通創(chuàng)設情境,如采用音樂導入、演講、競賽、辯論、小品表演、討論等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自主探討、合作討論等活動中有秩序高質(zhì)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如教師在教七下“Happy birthday.”這一章節(jié),可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過生日、唱生日快樂歌、舉行生日聚會等溫馨情境,讓學生在過生日愉悅的氣氛中學會了相應的英語內(nèi)容。多讓學生參與課堂,踐行之,學生只有參與活動體驗,才能明白道理。有些內(nèi)容則用對話的形式教授,當然,教師要具備一雙犀利的眼睛,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對話中的不妥之處,并加以正確的引導,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多采用游戲、小對話、小表演等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大膽,敢于模仿,培養(yǎng)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如教就餐禮儀時教師在課前講臺桌裝飾成餐桌,并在上面放一些食品,如雞蛋、蛋糕、一杯牛奶、一杯蘋果汁……教師戴上服務生的帽子和領結,手里拿著一支筆和一張菜單,通過對話引出新詞匯和句型。然后教師提供關鍵詞或圖片,學生兩人一組練習,然后抽取學生上臺表演。學生進行表演時,教師應給予指導,提醒學生配合動作和表情,融入角色中,讓表演更真實生動,讓學生有滿滿的英語自我效能感。在講授顏色類單詞,教師不斷重復句型“What color is it?”,給學生創(chuàng)造足夠的聽力環(huán)境,并進行接龍游戲,以小組為單位,詢問學生衣服的顏色,操練詢問顏色的表達法。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鞏固新單詞,教師可采取課堂看圖搶答的形式,找到顏色最多者獲勝。通過游戲可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又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新知識。
四、 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
鼓勵學生在課堂和課外盡量運用英語進行交際,這樣可以鍛煉他們語言的輸出。初一的值日報告,盡可能讓全班學生參與其中,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課堂教師多采用英語口語進行教學,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讓學生參與英語角或英語志愿者活動,或有條件和外國友人結成語伴,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學生的英語學習效能感是可以培養(yǎng)的,且它對于學生的終生學習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周勇,董奇.學習動機、歸因與學生自我監(jiān)控學習行為的關系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4(10).
[2]陳露露.基于分層教學法的初中英語教學探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9).
[3]邢娜.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2).
作者簡介:林雄華,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qū)石碼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