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本益 魏常船
摘要:中國武術博大精深,已有一千多年的發(fā)展歷史,其被譽為國寶之一。但通過對現(xiàn)今學校武術開展情況的分析,可知其發(fā)展并不盡如人意,雖然武術學習有著諸多的益處,學生普遍對武術有著很強的熱情、好奇,但卻很少有人主動去上學校開展的武術課,這不禁引起了我們對武術的新的思考與反思。本文從學校武術的教育性及其開展形式存在的問題出發(fā),提出了關于武術的新思路。
關鍵詞:學校武術;教育性;開展形式;存在的問題
現(xiàn)今學校武術發(fā)展形勢并不十分樂觀,許多學校雖然繼承傳統(tǒng)開有武術課程,但其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一方面雖許多學校開設著武術學校,但其正處于初步發(fā)展的階段,并不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較為專業(yè)的教育教學,另一方面西方、韓國等國家武術的沖擊,使我國武術的發(fā)展越加艱難,我國傳統(tǒng)武術的發(fā)展正面臨這著巨大的考驗,因此如何創(chuàng)新中國武術的發(fā)展形式以適應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需求也顯得迫在眉睫。本文意在通過宣傳學校武術的巨大教育意義,為武術發(fā)展構建一種新的理念。
一、學校武術的教育性
現(xiàn)今一些學校的武術教學過分注重教授學生武術動作的學習,一定程度上忽略對學生進行關于武術方面的文化教育,要知道學生學習武術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做對社會有用的高素質人才。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內在修養(yǎng)
學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使學生通過對日積月累的武術知識和技術的學習后,培養(yǎng)學生勇敢無畏、堅強不屈的品質,讓其在面對困難時想到自己在武術學習中面對挫折時的不屈與勇敢,從而更好的面對現(xiàn)今的生活,使學生的內心更加堅強,給身邊的人傳遞更多的正能量,讓其不僅做對社會有用的高素質人才,還做身邊的人的榜樣,提高其內在的修養(yǎng)。西方的武術過分追求的是速度與激情,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體育運動的本質,追求功利性色彩。
(二)有利于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
武術也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tǒng)文化的生動的展現(xiàn)。在傳統(tǒng)文化之中有些許多的中國元素,武術的學習也是相互合作的過程,這就對塑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有著極大的幫助,體現(xiàn)了儒家仁的思想;武術講究追求意境美、精神上的滿足、愜意,但這里值得注意的是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并不等于消極生活,不參與激烈的競爭,不追求高品質的生活,這在一定程度上與道家無為思想相符合,而對比西方對武術的理念我個人更喜歡中國的。學習武術的這一過程無疑是全方位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但任何一種東西都是有好有壞的,但我們能做的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如:不是很好的與時代相結合等,但不能抓住其中的一點點過失就不放,要用辯證的思想看問題,將中方與西方武術相結合,達到中西方文化的融會貫通,使武術的學習更好更有成效的。
(三)有利于放松身心,追求高品質生活
對中國武術的學習可以達到娛樂自身的目的,不僅可以強身健體、增強體魄,還可以緩解或消除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壓力。與西方武術相比,中國的武術在要求學生掌握專業(yè)技能的同時,也在某些方面進行思想品德的追求,學過或對武術有過深刻研究的人就知道武術中包括著許多的養(yǎng)生之道,與現(xiàn)代許多人追求的高品質生活是相吻合的,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引起對生活的思考與追問。再者,現(xiàn)今許多人迷于電子設備,越來越多的低頭族、宅男宅女等的出現(xiàn),運動或許離許多人的生活已越來越遠,提倡中國武術的學習無疑可以使其更好的體味戶外生活的樂趣,呼吸新鮮的空氣,成就更好的自我。
二、學校武術的開展形式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現(xiàn)在學習武術的發(fā)展正處于起步階段,尚未有許多經驗的積累,許多可借鑒的東西,因此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必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問題的提出才能幫助我們學校武術更好的向前發(fā)展。
(一)當今許多運動形式脫離運動的本質內涵
現(xiàn)在許多家長讓孩子學習武術的目的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追求身心健康、孩子的快樂成長,其更多的是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讓他們全面發(fā)展自己的才能,在與同齡人的競爭之中可以完勝,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脫離了運動的本質內涵。一些學校在對家長的宣傳中也強調學習一門特長的重要性,可以更好的面對中考高考這些關乎孩子命運的考試,老師的言論、教長的教誨,使心智尚不成熟、三觀還未完全生成的孩子的內心形成這樣的思想:我學習武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應對考試,是為了不辜負老師父母的殷切期望,是為了成才成功走向輝煌,這使運動的本質發(fā)生了扭曲,使學生的心理存在一定的問題,使老師家長的希望最終落空。另外,現(xiàn)在的學生都在家長老師的寵愛中成長起來,一部分不能過多的經受壓力、不能吃苦、不能正確看待老師的批評,但武術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學生有面對困難的勇氣、不畏懼、不害怕,但顯然學生在武術的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已經大大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學生淡化運動的本質內涵,甚至覺得毫無挑戰(zhàn)樂趣可言,使武術的學習更多的是花架子,重視理論輕視實踐的重要性,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反而會使一些學生覺得自己有過功夫第一,不知謙虛,參與到暴力之中去,這樣運動的本質就難以得以發(fā)揚。
(二)運動形式忽視對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傳承
對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繼承可以更好的推動武術文化的發(fā)展。武術作為中國傳統(tǒng)體育項目,流傳至今是值得國人驕傲自豪的,但我們在繼承過程中不能只追求武術發(fā)展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追求內在的部分,例如:應該追求武術教學內在的精神實質,在宣傳武術的精華、傳授武術技巧的同時也注意使學生受到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不要讓武術的發(fā)展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分離開來,這樣最終會阻礙校園武術的發(fā)展。長時間來學校都以追求武術技巧作為準則,忽略文化的重要性,殊不知要想實現(xiàn)新的發(fā)展,文化作為精神層面的東西是十分重要的,起著指導作用,內心是蓬勃向上的,其對武術的理解就越深刻,就越愿意去學,這達到的是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
三、學校武術開展形式的改進措施endprint
對癥下藥提出相關的問題解決措施來解決忽視對傳統(tǒng)文化繼承、脫離運動內涵這些問題才能更好的推動學校武術的發(fā)展。
(一)注重提高我國學生武術的形象,傳承傳統(tǒng)文化
通過進一步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武術的禮儀基本淡化為一個簡單的抱拳禮,相比日本的空手道等其他國家的體育運動,其“無微不至”的禮儀一步步打進了中國的市場,越來越受到中國民眾的歡迎,而使中國的武術面臨被涼在一邊的窘境,真的是中國武術不好么?不如其他國家么?其實并不是,只是部分國人又犯了盲目自大的心理,認為中國武術博大精深,不去進行內在的改造完善,中國武術頂著一頂巨大的帽子在忘我中漸漸被冷卻,忽略對武術禮儀的繼承,一些學校甚至不要求學生穿武術的衣服,認為穿便裝就可以,還剩了學生家庭的一筆開銷,但無形中使學生產生了松懈心理,認為武術的學習隨隨便便就好,對武術的崇敬之意越來越少,又怎么能比得過注重禮儀穿著的其他國家呢!
(二)學校武術形式的學習要與時俱進,與學生興趣緊密結合
學校武術的學習要有針對性,要根據(jù)學生不同年齡、不同接受能力等因素進行武術訓練的學習不能一概而就,使學生最終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其次要注意實用性和娛樂性想結合,在現(xiàn)今學校中武術娛樂性所占得比例極大,武術的學習大都不精只是皮毛,可以定期舉行一些武術比賽什么的,既激發(fā)學生認真學習的積極性,又使學生在快樂中進中學習,可謂一舉兩得。最后,多樣性的學習是改進武術發(fā)展形式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這要求學校與時俱進結合現(xiàn)代培訓方法,發(fā)展多種當時讓學生進行學習,例如:進行獎罰制度,態(tài)度認真、武術優(yōu)異者給予獎勵,踏實肯干者給予表揚等;進行學校聯(lián)誼活動,讓學生在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中收獲快樂、收獲滿足。
(三)體育運動開展形式要與運動內涵相結合
學校應注意的是武術的學習不能過分功利化,形式不能過分單一、虛假,要以運動內涵如:更好更強等相結合,不是有領導來就臨時進行學習,要明白這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需要有超高的理想做支撐,奧運會尚且如此,更別提武術訓練的學習了,只有學校進行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鼓勵學生發(fā)言,集思廣益提出各種各樣的方式才能謀求學校武術更大的發(fā)展。
四、結語
學校武術的學習是勢在必行的,雖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但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學習的武術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內在修養(yǎng)、有利于繼承先進的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有利于放松身心追求高品質的生活,但在武術學習的過程中更應注重傳承武術運動的精神、內涵,并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緊密結合起來、注重對禮儀的繼承學習,增強武術的實用性、趣味性和多樣性,使學校的武術教學越搞越好,學生的身心素質真正提高,這是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本文有諸多不完善之處應在日后的實踐中不斷發(fā)展補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