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跨文化交際視角下高校二外日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策略研究

    2018-01-28 10:41:22王珊珊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8年34期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翻轉(zhuǎn)課堂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高校二外日語的教學現(xiàn)狀,總結(jié)二外日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出發(fā),對比中日兩國在語言文化和非語言文化上的差異,進而分析在二外日語教學中文化因素導入對培養(yǎng)復合型外語人才的重要意義,最后從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yǎng)、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法、影視教學方面探討了高校二外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高校二外日語教學;跨文化交際;翻轉(zhuǎn)課堂;影視教學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4-0039-02

    引言

    二外日語課程是高校英語本科專業(yè)的必修課程,必要的二外日語語言知識和較強的實踐運用能力是從事翻譯、教學、外貿(mào)、管理、研究等復合型英語人才的需要。

    目前,高校二外日語課程一般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主,多數(shù)二外日語的教師只注重語法和句型的講解,忽視了文化背景知識的講授。在跨文化交際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難滿足學習者跨文化交際的實際需求,因而為了有效提高二外日語的教學效率,文化導入教學改革迫在眉睫。筆者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外語教學中以交際為目的的跨文化教學優(yōu)越于傳統(tǒng)的語言知識教學,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習者避免跨文化交際中由“母語負遷移”而導致的語用失誤。因此,在第二外語教學中語言與文化教學應該相輔相成,教師在教授給學生語言知識的同時,文化要素的導入必不可少。

    一、跨文化交際理論

    隨著社會語言學的建立和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重視語言功能和語言使用的研究??缥幕浑H是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2017年出臺的《外國語言文學類教學質(zhì)量國家標準》明確提出了跨文化交際的內(nèi)容??缥幕浑H能力的培養(yǎng)開始受到外語界的關注,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已經(jīng)成為了外語教學的目的。

    在中國學者方面,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跨文化知識融入日語教育的研究,21世紀真正興起了跨文化理念引入到日語教育研究。其中,胡文仲(1994)《文化與交際》、陳俊森等(2007)《跨文化交際與外語教育》、王秀文(2008)《日本語言.文化與交際》、趙華敏(2015)《跨文化理解與日語教育》等最具代表性。

    在國外學者方面,芳賀綏、板坂元、金田一春彥、森本哲郎等諸多的語言學家,都在語言使用和跨文化交際方面有了顯著的研究成果。

    二、高校二外日語教學的現(xiàn)狀與存在的問題

    根據(jù)教育部最新頒布的《第二外語教學大綱》,二外日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能力,使學生能以日語為工具,獲取所需的信息,并為全面提高日語運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一般高校二外日語課程具有授課時間短、內(nèi)容多等的特點,而且課堂上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幾乎占據(jù)著主導地位,很多二外日語的教師只注重語法和句型的講解,忽視了文化背景知識的講授。在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下,學生只懂得語言知識,而缺乏對日本社會及文化的相關了解,不能很好地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從而大大降低了二外日語的教學效率,二外日語目前的教學與學生的需求以及對學生的實際能力培養(yǎng)之間都存在著相當程度的差距。

    高校二外日語的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學校層面對二外日語教學不夠重視。二外日語是英語本科專業(yè)的必修課程之一,是英語本科專業(yè)學生考研、升博、職稱考試等的必考科目,其教學地位相當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學英語課程。多年來,二外日語的教學地位長期受到忽視,一直存在授課學院不重視二外日語教學,教學任務和課時比例不協(xié)調(diào),課堂任務繁重,教學效率低,學生消極應付等情況。

    (2)學生學習二外日語大都是零基礎、零起點,很難在有限的課時內(nèi)掌握大量的教學內(nèi)容。目前,二外日語教材一般使用人教版的《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以這部教材的初級上下冊為例,每課都包括基本課文、語法講解、表達及詞語講解、應用文、課后練習、生詞表等幾大部分,在進度安排上一般要求學生用四節(jié)課就必須學完并掌握所有的內(nèi)容。這對語言教學來說課時是非常緊張的,很多教材內(nèi)容無法做深入的展開,課堂教學超負荷進行,教與學的質(zhì)量根本無法保證。很多學生因為記不住數(shù)量龐大的單詞和復雜的語法體系知識,逐漸就跟不上課堂的進度,最終對日語學習失去了信心和興趣。

    (3)高校對二外日語課程缺乏科學的考核標準和評價體系。高校非日語專業(yè)的大學日語考試并沒有像大學英語四、六級那么普及,權(quán)威性也不高。而且多數(shù)高校對二外日語學生沒有過級要求,這就造成學生只是被動的應付期末考試,對日語學習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4)高校二外日語教學通常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一般重視詞匯、語法等基礎語言知識的教學,忽視了文化背景知識導入方面的教學。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雖然死記硬背住了很多基礎的詞匯和語法知識,但是其跨文化交際意識薄弱,對日本的文化、風俗、傳統(tǒng)等缺乏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真正運用日語進行交際時就容易造成文化休克和交際障礙,不具備基礎的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

    三、中日兩國的語言文化與非語言文化差異

    中日兩國雖然同處漢字文化圈,但是因為兩國的民族文化、社會歷史、民族心理、行為習慣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在語言文化、非語言文化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

    1.語言文化差異。

    中日兩國在文化上雖然有很多共同之處,但是其在寒暄問候、委婉曖昧表達、主語省略表達、敬語表達等方面都有明顯的不同。

    首先,日語擁有比漢語更為豐富和復雜的寒暄語表達體系,并且會根據(jù)時間、場合、上下尊卑關系等使用定型化的寒暄用語。比如,日本人之間見面寒暄習慣使用固定化的寒暄表達,一般談論天氣情況、社會話題之類的,不會談論工資收入、家庭隱私等方面的話題。與之相比,中國人跟人見面寒暄時多會詢問工作、家庭、年齡、收入、婚戀與否等隱私問題,以此來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努力構(gòu)建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而且在中國,寒暄語言多會根據(jù)場合或時間等發(fā)生變化,比如,飯點見面時,中國人一般會問:“你吃了嗎?”;上班見面時,一般會說:“您忙著呢!”。另外,日本人在見面寒暄時,常伴隨微笑點頭、鞠躬行禮以及跟對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盡量避免與對方產(chǎn)生肢體上的接觸;而中國人在初次見面或見到朋友時,常伴隨“握手”、“擁抱”等肢體接觸行為,這對日本人來說是難以習慣的行為。由此看來,中日兩國在寒暄語言和行為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異。寒暄表達是日本特有的社交禮儀方式,體現(xiàn)了日本人強烈的“集團意識”和“以和為貴”的思想。這就要求日語學習者要正確理解語言現(xiàn)象背后蘊含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特征,尊重對象國的交際規(guī)則和文化,才能避免跨文化交際時的語用誤會。

    其次,漢語和日語中都存在主語省略現(xiàn)象,都可根據(jù)上下文的關系,前后句的語境省略主語。不過,日語的主語省略比漢語復雜的多。比如,日本人在人際交往中注重考慮對方的立場,不突出表現(xiàn)我,不明確使用“你”,經(jīng)常還會借助活用詞詞尾變化、授受關系、敬語體系等的使用省略主語。這是由于日本的語言特點、日本民族的同一性及在此基礎上的文化、地理、社會關系而形成的省略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日語語言交流的顯著特征。

    此外,日本人強烈的集體主義觀念和注重“以和為貴”的思想,使得日語具備顯著的委婉曖昧表達特征。這是因為在語言上的委婉曖昧表達可以規(guī)避問題的實質(zhì)、矛盾沖突等。比如,日本人在日常交往交談中避免直接使用“~です”(...是...)、“~ダメです”(...不行)這樣的斷定句,而是借助句尾的虛化,比如“~でしょう”(大概是...)、“~そうです”(聽說是...)、“~検討します”(我們考慮一下...)等不確定的表達,盡量避免將主觀意志強加于人的感覺,最終靠營造委婉曖昧的語言氛圍構(gòu)成了日語獨特的表達方式。相比較而言,中國人比較忌諱曖昧不清的表達方式,交往交談中會明確說“是”或“不是”。因此,我們不能因為日本人說話委婉曖昧,就一概而論的理解為日本人“虛偽”、“深不可測”或“不想承擔責任”等。日本的“曖昧委婉表達”相當于漢語語言表達中的話外音之類的,所以我們不僅要學習語言本身,還要深入了解這種獨特的文化背景知識。

    日語還具有非常完備的敬語表達體系,既有專有詞匯,又有專門的語法體系。而漢語的敬語表達主要體現(xiàn)在詞匯上,分為敬辭和謙辭兩種。從運用上來看,日語敬語主要根據(jù)內(nèi)外、上下、親疏關系而分別使用,既可用于正式嚴肅場合也可用于日常會話場合。這是由日本人強烈的“集團意識”和“內(nèi)外有別”的觀念決定的,日本人用高度表示敬意的交際語言,刻意跟對方保持一定的心理安全距離,以此來構(gòu)建良好的集團式人際交往關系。而漢語中敬語表達主要用在相見道好、偏勞道歉、拖事道請、失利致歉等正式社交場合,主要為了構(gòu)建親密的人際交往關系而使用,日常交際場合則很少使用。中日兩國雖然都有敬語,但其使用習慣和具體用法上卻存在很大差異,這與兩國不同的民族文化有很大的關系。這就要求日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和掌握中日語言文化差異,盡量避免學習過程中受到母語文化的影響。

    2.非語言文化差異。

    中日兩國因為在地理環(huán)境、社會文化、風俗習慣,民族心理等諸多方面的不同,不僅表現(xiàn)在語言交際文化上,其在行為舉止、服飾、眼神等非語言交際行為方面也有著很多的差異。比如,日本人習慣于喜怒哀樂不行于色,認為克制感情、不外露情緒是一種良好美德,所以日本人與人交談時有時始終保持禮儀式的微笑,甚至有時面無表情,給人一種摸不透的感覺。而中國人則講究真誠待人,比較忌諱曖昧不清的表情。另外,日本民族非常在意他人眼神,一般認為直視或跟對方對視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所以日本人在與人交談時一般會采取回避對方視線的方式,比如略微低頭、注視遠方等;而中國人在見面交談時則是忌諱眼神游移不定,一般采取直視對方的方式。目前,國內(nèi)的二外日語教學中,一般比較注重語言知識教學,而非語言交際文化方面的知識講授較少,這就造成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薄弱,比較容易造成因非語言交際行為的失誤而影響跨文化交際活動的正常進行。

    四、跨文化背景知識導入對高校培養(yǎng)復合型外語人才的意義

    目前,我國高校外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研究開始的時間不長,尤其是二外日語課程,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既向?qū)W生傳播語言的同時有傳播文化知識的教材和書籍還比較少。國內(nèi)大多數(shù)高校的二外日語沒有專門開設日本文化課程,文化因素在二外日語教學中一直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對于學習二外日語的英語專業(yè)學生來說,在學習中會受到母語文化和第一外語英語文化的撞擊和影響。因此,在二外日語教學過程中除了講解單詞、句型、語法以外,還應該注重日本文化的導入,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這門語言,避免“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首先,二外日語的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詞匯、語法等狹義的語言能力和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而是要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有意識地導入中日文化交流方面的相關信息,在培養(yǎng)學生中日文化交流意識的同時,還能加深學生對日本文化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其次,二外日語教學中導入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可以使教學過程豐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和接受能力,使學生更好地融入日語學習。

    五、高校二外日語課堂文化導入的方法和策略

    在高校二外日語教學活動中,日本文化背景知識導入對于提高日語教學質(zhì)量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日語教師應該注重加強語言知識與文化教學的緊密融合,將跨文化交際理論引入教學活動中,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學習者在了解對象國文化的基礎上深入的學習語言知識,以期能提高學生的日語水平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為國家培養(yǎng)出合格的復合型外語人才。

    1.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緊密融合。

    要提高二外日語學習者的水平,首先要重視文化意識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基礎的語音、詞匯和語法的教與學,還要將語言技能訓練融入到社會文化語境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中日兩國的文化差異及其對語言的影響,通過日本影視作品賞析、文學閱讀等方式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對對象國文化更加開放和積極的態(tài)度。另外,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中日文化差異性的比較意識,要求學生不僅要理解日本的歷史地理、社會文化、民族心理、風俗習慣等特征,還要充分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只有具備了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學習者才能去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這門語言,從而有效地運用語言進行跨文化交際。

    2.借鑒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法,在線教學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有機結(jié)合。

    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結(jié)合相關的文化背景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充分調(diào)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高校二外日語教學存在上課學時不足、課堂教學超負荷進行的問題,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而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課外通過網(wǎng)絡課堂平臺完成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視頻,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科學組織課堂教學活動,進而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設計二外日語課程的教學時,可以借鑒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做為課堂活動的設計者,在借鑒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法時,應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明確哪部分適合傳統(tǒng)模式,哪部分適合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在教材《新版標準日本語初級上下冊》中的入門單元,語音部分就比較適合傳統(tǒng)教學,因為針對零基礎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糾正錯誤的發(fā)音和假名書寫問題;而寒暄語部分知識點清晰、蘊含日本特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則更適合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法。教師針對日本文化之類的知識點制作教學視頻,學生通過網(wǎng)絡平臺自主學習,并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教師在課中可以設計一些測驗題等檢驗學生的自學效果,并可根據(jù)學生的接受程度對知識做進一步的擴展和延伸。

    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法提高了學生對整體課堂活動的參與性和探究性。教師在翻轉(zhuǎn)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在面對面課堂教學時可以設計課堂聽寫、語法句型練習等檢驗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另外,教師還可通過會話場景模擬的設計讓學生分角色對話、表演等,檢測學生的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翻轉(zhuǎn)課堂教學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的空白,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將更豐富的知識傳達給學生,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

    3.通過影視教學導入日本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日本影視作品具有豐富的文化背景,集中體現(xiàn)了日本的語言文化、現(xiàn)實生活、民族文化、風俗習慣等。因此高校二外日語課堂可以利用網(wǎng)絡和多媒體技術(shù),開展影視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筆者從事二外日語教學多年,面對傳統(tǒng)語言教學模式的不足,嘗試開設了《日本文化與影視作品賞析》的選修課,充分利用各種音頻和視頻資源,選取能體現(xiàn)日本電影界代表作品、體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社會特點、日本人意識形態(tài)或體現(xiàn)日本時代氣息的影視作品進行講解、賞析等。并且,教師在課堂上選取經(jīng)典片段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配音、小組討論等靈活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實際接觸地道的日本語言和文化,并利用網(wǎng)絡資源補充學習相關文化背景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

    筆者認為影視教學是幫助語言學習者直接了解對象國的社會風俗、文化特征、行為方式等的有效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增強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六、結(jié)論

    本文指出高校第二外語教學中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在跨文化交際背景下二外日語教學中文化因素導入的必要性,明確中日兩國在語言使用和文化背景上的差異,并從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yǎng)、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法、影視教學等方面入手,進一步提出二外日語教學活動中文化導入的方法和策略,讓學生在理解、掌握日本文化的基礎上提高日語學習水平,達到熟練運用日語的目的。期望能為推動高校第二外語教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尹志紅.高校二外日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其對策研究[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28(3):94-96.

    [2]鄭曦.淺析中日非語言行為的文化差異[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9):156-157.

    [3]沈盈悅.從非語言交際手段看中日兩國文化差異[J].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4(12):76-76.

    [4]王秀文.跨文化交際與語言行為[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9):25-27.

    [5]田荔.跨文化交際中語言行為與非語言行為[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07(3):128-132.

    [6]金瑩憲.高校二外日語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77-79.

    [7]蔡忠良.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的高校二外日語自主學習策略研究[J].江蘇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2011(07):63-66.

    作者簡介:濱州醫(yī)學院,王珊珊(1984),山東沂水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跨文化交際能力研究。

    猜你喜歡
    跨文化交際翻轉(zhuǎn)課堂
    淺析中韓跨文化交際中的言語差異
    創(chuàng)新意識下日語專業(yè)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11:23
    跨文化交際中的“入鄉(xiāng)隨俗”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6:42:55
    中西方價值觀差異與跨文化交際的探究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現(xiàn)象及解決策略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32:06
    基于翻轉(zhuǎn)課堂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9:42
    翻轉(zhuǎn)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8:59
    翻轉(zhuǎn)課堂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2:40
    翻轉(zhuǎn)模式在“液壓與氣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59
    翻轉(zhuǎn)課堂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8:44
    祁阳县| 嵩明县| 高清| 巨野县| 陵水| 资阳市| 大田县| 达孜县| 济阳县| 中阳县| 同仁县| 临颍县| 台南市| 澎湖县| 巴马| 石屏县| 富顺县| 慈利县| 梁河县| 年辖:市辖区| 五台县| 科技| 噶尔县| 深圳市| 长海县| 东丽区| 楚雄市| 股票| 青神县| 即墨市| 普兰县| 锡林浩特市| 大名县| 凤城市| 滁州市| 本溪| 来安县| 星子县| 平罗县| 繁昌县| 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