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麗 [河南農(nóng)業(yè)職業(yè)學院, 鄭州 451450]
托尼·莫里森是美國當代著名的黑人女性作家。作為美國第一位非裔作家,1993年,她獲得文學諾貝爾獎的殊榮。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犀利的筆觸,莫里森為世人呈現(xiàn)了一部部書寫黑人世界的經(jīng)典作品?!蹲钏{的眼睛》是莫里森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以黑人小女孩佩科拉想要獲得一雙藍眼睛為線索,小說反映了在以白人文化為主流的社會,處于社會邊緣的黑人所遭遇的主流強權(quán)文化的毒害和心理的迷失以及審美價值的扭曲。
中國的“超女王貝整容事件”同樣也是反映了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西方消費主義文化之風日漸東行,中國青少年一代日趨深受其影響。年輕的王貝也是如同佩科拉一樣想要通過先進的醫(yī)術(shù)來得到一個最美的下巴,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但不幸的是,如同佩科拉一樣,王貝的生命也在花樣年華中永遠定格了。
聯(lián)系二者的相似之處,本文運用后殖民主義,從強權(quán)文化、身份迷失和審美扭曲及民族文化的堅守這幾個方面來解讀《最藍的眼睛》和最美的下巴。
隨著人類歷史進程的發(fā)展,殖民地國家都相繼獲得獨立。形式上,殖民者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他們在殖民地的統(tǒng)治,實質(zhì)上,西方殖民主義者尋求了一種新的、更為隱蔽的方式繼續(xù)奴役第三世界人民。這種新的方式更突出地表現(xiàn)在西方國家對第三世界的文化奴役和文化滲透上。文化霸權(quán)代替了殖民時期殖民者對被殖民地的直接政治和經(jīng)濟的控制。他們宣稱,西方文化和西方民族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和最優(yōu)秀的民族。
后殖民主義是作為一種反“西方中心論”理論批評而出現(xiàn)的。它的代表人有蓋婭特里·查克拉巴蒂·斯皮瓦克、愛德華·沃第爾·薩義德和霍米·巴巴。全球一體化背景下的當今世界,西方文化不失時機地參透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如何處理好自身文化和外來文化一直是我們探討的熱點問題。
后殖民主義一直強調(diào)西方國家在后殖民主義時代是文化強權(quán)入侵,作為看不見的手段更廣泛地滲透到第三世界國家和民族的每個角落?!蹲钏{的眼睛》和“超女王貝整容事件”都是后殖民時代背景下的產(chǎn)物。
1.由于其“獨特’的歷史因素,黑人在美國也有著“獨特”的身份地位。從到美洲大陸的那一刻起,非裔美國人便被烙上了“奴隸“的印記。無論是經(jīng)濟上還是政治上,黑人都受到歧視。在以白人文化為主導的社會中,被列為“劣等”公民的黑人文化是受白人強烈排斥的。以白人為中心論的文化時刻傳達著:信仰擁護白人主流化的幸福假象。美國社會中,大部分收入較高的人群都是白人。白人是最優(yōu)秀的,白色是最美的。所以,黑人會不自覺地想去融入白人編制的美麗神話中。但是,以“高等”民族自居的白人卻排斥黑人和黑人文化。白人認為“黑色是丑陋的”“黑人是低人一等的”,黑人也被叫作黑鬼,生活在社會邊緣的黑人由此產(chǎn)生了更多的自我厭惡情緒。在白人文化強權(quán)“誘惑”之下,黑人也很難堅定地固守自己的文化。在兩種文化夾縫中生存的黑人是舉步維艱的?!蹲钏{的眼睛》中小佩科拉就想通過擁有白人的藍眼睛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2.超女的獨特現(xiàn)象。自從中國結(jié)束閉關(guān)鎖國以來,外來文化就開始不斷地傳入中國。對于外來文化,我們一直采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態(tài)度。隨著改革開放和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西方文化也加快了進入中國的步伐。然而全球化的過程中,外來文化會沖擊本土文化。發(fā)達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全球一體化中,憑借其雄厚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和先進的科技手段,對其他國家形成文化殖民。超女選秀就是全球一體化的產(chǎn)物,也是西方國家文化在中國的不斷滲透。“超級”意味著全球一體化和后殖民主義,同時,超級也是權(quán)力和話語的象征。《美國偶像》大概也就是中國眾多選秀節(jié)目的模仿原型。西方文化中的精髓為我所用是好事,但是中國人改寫的西方東西也難逃脫西方“強權(quán)文化”的入侵。參加超女選秀的都是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女孩子,處于這個時期的青少年,對于新事物接受能力強,但是,他們?nèi)狈π率挛锏呐袛嗄芰?。作為超女選秀出來的優(yōu)勝者,但又不算數(shù)一數(shù)二的佼佼者,王貝本身也面臨著尷尬的局面,所以,她想通過削骨獲得完美的尖下巴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后殖民時代,“身份”問題是最常提到的。簡單地說,也就是“我是誰”的問題。涉及文學的研究,文化身份是一個更寬泛的概念。社會、政治、民族的因素都影響身份的形成。除此之外,特定時期和特定語境也起一定的作用。佩科拉和王貝就是在不斷尋找自己的身份定位的過程中,迷失了方向。她們非但沒有給自己定位好,反而在強權(quán)話語中,扭曲了自己的審美觀,最終導致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毀滅。
1.迷失在藍眼睛中的佩科拉對于佩科拉來說,藍眼睛就是身份的象征。生活貧困的小佩科拉得不到父母的關(guān)愛,飽受他人的歧視,在她幼小的心靈中,固執(zhí)地認為所有一切都是她的丑陋和黑皮膚造成的。小佩科拉身邊幾乎所有的人都喜歡金發(fā)碧眼的小童星秀蘭·鄧波,所以,她祈禱她能得到漂亮的藍眼睛,以此改變自己的命運。她日日向上帝祈禱,就連買糖也要買糖紙上印有金發(fā)碧眼、白皮膚的瑪麗·簡的糖果。白人一直宣揚白人優(yōu)越論,白色是美麗,黑色是丑陋,這些言論深深地烙在了佩科拉腦中。
白人主流文化優(yōu)越論不斷腐蝕摧毀著佩科拉。對于一個黑人小女孩,得到白人擁有的藍眼睛,這是一個不可能實現(xiàn)的夢想。藍眼睛能夠改變一個人的身份,能夠使她得到與白人平等的待遇。一個黑人孩子想努力地變成白人,這從外型和文化身份的認同上都是不可能被人接受的。在無數(shù)次的祈禱和追問中,佩科拉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藍眼睛,而這雙藍眼睛沒有給她帶來幸運,沒有看到她想要的世界。此時的佩科拉完全喪失了自我,她始終是通過“他人”的眼睛去看世界的?!八恕钡臉藴释耆前兹俗晕覙税竦臉藴?,在這個標準中,不但突顯白人的優(yōu)越,而且完全否定黑人的一切。深受其害的佩科拉,在努力向這個不可能的標準靠攏時,也就意味著她否定了黑人文化和放棄作為黑人的身份。游離在白人和黑人兩種身份之外的佩科拉是永遠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的。
2.迷失在尖下巴中的王貝對于王貝來說,尖下巴也是身份的象征。如同佩科拉一樣,王貝也想通過改變自己的容貌去改變自己的命運。西方先進醫(yī)學技術(shù)給愛美的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邁克爾·杰克遜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試想,先不講整容的風險,整容后的王貝真能一帆風順嗎?以前歌唱的不順都是由于缺少一個尖下巴嗎?如果整容后的王貝,再次參加選秀歌唱比賽,而且成績還是如同以前,這樣的結(jié)果對于王貝是怎樣的傷害?
以商業(yè)為目的娛樂宣傳為西方“先進”文化的傳播提供便捷的渠道。王貝2005年參加成都超女選拔賽;2006年參加《夢想中國》重慶賽區(qū)比賽;2009年參加武漢唱區(qū)快樂女聲比賽。上述一連串的比賽數(shù)字說明王貝是一個努力奮發(fā)向上、追尋自己夢想、熱愛音樂的孩子。但是,這些模仿國外的娛樂選秀節(jié)目為什么能如此吸引一個女孩子一次次鍥而不舍地追求呢?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夠被一部分人接受,也是有它的“益處”所在的。選秀節(jié)目給普羅大眾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它沒有任何門檻,是公平公正的。每一個追逐夢想的人都可以為之奮斗。殊不知這些娛樂節(jié)目有它們自身的規(guī)則,它們也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以插播中間的廣告和每元一條的短信而盈利。每個選手準備參賽的服裝道具,還有一次次比賽的時間,對于處于學習階段的孩子們是多么的奢侈!而每次選秀,能被大家記住并成名的又有幾人?
尖下巴不知什么時候起成了美的標志。尖下巴是西方人眼里標準的東方美人應(yīng)有的樣子。其實,愛美本身是一件好事,可悲的是,到了今天,中國人自己也拿這個標準來衡量自己了?;蔚膶徝罉藴试趭蕵泛歪t(yī)學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愈演愈烈。所有的美只剩下一件浮華的外衣了。一個本來熱愛音樂的孩子,一次次的“超越”夢想而受傷。期待重生的小王貝卻因為意外永遠地離開這個世界。
歷史證明:民族的,才是最好最有生命力的。盲目地追逐西方文化而忘卻自己的文化,后果是不堪設(shè)想的。佩科拉和王貝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不能一味地模仿他人的藍眼睛和尖下巴,要從自我中發(fā)掘出最美的眼睛和最美的下巴。對外來文化,我們不是一味地拒絕,也不是全盤地吸收,我們只有正確處理好本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的關(guān)系,才能在全球一體化日益加快的進程中不被強勢霸權(quán)文化所淹沒。正確定位自己的身份,從民族文化汲取精華,避免任何精神的、心理的被殖民可能,中國才能以更加強勁的姿態(tài)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