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生才
【關鍵詞】 農(nóng)村;殘疾兒童;隨班就讀;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23—0034—01
隨班就讀教育方法是針對特殊學生推行的特殊教育方式,旨在發(fā)揮集體教育的特點,在教師積極引導與正向干預下,讓同齡學生之間互相幫助,讓隨班就讀學生體會集體關愛,得到集體的激勵,從模仿學習到自主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積極健康的心理。農(nóng)村的殘疾兒童隨班就讀教育方法要面向農(nóng)村實際教育環(huán)境與教育資源投入情況,針對農(nóng)村兒童與殘疾兒童雙重身份,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懷,齊心協(xié)力共同推進農(nóng)村殘疾兒童的成長。下面,筆者結(jié)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關心隨班就讀學生
隨班就讀的農(nóng)村殘疾兒童心理發(fā)育較慢,智力水平一般,不僅因為殘疾問題生活不便,也存在一定的行為障礙。在正常學生團體中,殘疾兒童內(nèi)心自卑,不愿與人溝通,回避與人交流,時常自己躲在角落里。對于兒童教育,應該注重愛的教育,對學生傾注足夠的愛,讓愛影響教育,影響學生。教師應主動親近殘疾兒童,慢慢消除殘疾兒童內(nèi)心與教師和同學之間的隔閡,幫助他們打開心扉,與老師、同學進行溝通,把心里話講給老師,建立自己的朋友關系。殘疾兒童一般基礎較差,許多同學不愿接觸他們,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給他們找性格憨厚的鄰桌同學,如果他們舉手發(fā)言,一定馬上表揚,給予獎勵,幫助他們建立信心,推動他們繼續(xù)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在日常班級活動中,給予殘疾兒童和其他學生一樣的待遇。教師可以找一個簡單的班級活動,讓殘疾兒童每天做好監(jiān)督管理工作。例如,班級窗戶是否關好,打掃衛(wèi)生的工具是否擺放整齊,粉筆是不是足夠,這類需要耐心堅持但是難度不大的活動都可以讓殘疾兒童進行監(jiān)督,激勵他們參與班級活動。當殘疾兒童犯錯誤時,教師要寬容對待;當他們在學習上反應遲鈍時,教師要耐心講解;當一件事多次無法完成時,教師要鼓勵他們,接受他們在身體上或者智能上的欠缺,尋找合適的方式進行指導。而所有這一切都需要教師心存大愛,關懷學生,鼓勵學生。
二、激發(fā)殘疾兒童的學習興趣
課堂是學習的最重要的場所。對于隨班就讀的殘疾兒童,重點在于課堂教學的把握。教師在課堂上加強對殘疾兒童的關注,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通過教師與同學的不斷認可,激發(fā)殘疾兒童的學習興趣。部分殘疾兒童的抽象思維能力較為欠缺,觀察能力不足,導致分析、想象、聯(lián)想等思維能力較弱。教師可以通過實物、圖片、音樂、錄影等多媒體教學課件直觀地進行知識刺激,通過卡通動畫、精美圖片等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整合與灌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簡單的問題,讓殘疾兒童回答,給予鼓勵,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和其他同學一樣都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注和同學的認可,體會解決問題、學到知識的喜悅。在課堂練習中,教師對殘疾兒童要予以更多的關注,多讓殘疾兒童進行板演,鍛煉他們在人前表達的自信心與能力。回答問題準確、練習準確率高的殘疾兒童,教師要予以獎勵,用貼紙這樣能夠搜集的獎勵品進行鼓勵,搜集達到一定數(shù)量,可以到老師那里換取實物獎勵,進而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熱情。
三、采用分層教學法推動課堂教學
隨班就讀教育方式運用的是小學教學大綱,而殘疾兒童與普通學生一起學習,不需要單獨的、特殊的教材,也不需要單獨授課。殘疾兒童的教學要通過集體授課進行,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進行教學。
分層教學法指的是依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習能力、知識基礎分成不同的層次,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分別進行備課與授課。教師進行分層教學時,除了關注學生智力差異外,也要關注學生性格發(fā)展,依據(jù)小學生能力進行階梯式、分層次的教學安排。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避免知識難度過高,讓學生做到“踮踮腳就能夠到”。例如,通過涂色教學進行精細動作練習時,普通學生可以涂色,擺放教具,激發(fā)創(chuàng)意,培養(yǎng)動手實踐能力。殘疾兒童則是涂色,鍛煉動手能力即可。在學習目標上,普通學生要體會學科價值,增強學習能力,而殘疾兒童增強學習興趣即可。教師運用分層教學有效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提高了教學效率,引導所有學生包括殘疾兒童參與到學習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