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元認知是弗拉維爾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個概念,他認為,元認知策略是個體關于自己的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調節(jié)這些過程的能力。學習者要在學習時會用一些策略去評估自己的理解、預計學習時間、選擇有效的學習計劃來解決問題。如在聽力測試中,遇到一個詞聽不懂,學習者該做些什么呢?再聽一遍還是通過前后文,借助題中的提示信息來幫助理解?學習者要學會如何知道什么地方不懂并如何獲取。哪些地方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所有這些就是元認知策略。本文從傳統(tǒng)聽力教學的不足入手,探討元認知策略在高中聽力教學中的應用,最后對元認知策略在聽力教學中的效果進行總結。
關鍵詞 元認知策略 高中英語 聽力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聽的能力在五項能力(聽、說、讀、寫、譯)中排在首位,只有聽懂了,才能模仿得準、說得準確、說得好。因此,從“聽”開始不僅符合教學規(guī)律,也符合語言學習規(guī)律。
1元認知策略在聽力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聽力理解不是一項被動的活動。它是一個復雜的、積極的過程。研究表明,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寫大約占言語交際活動總量的9%,讀占30%,而聽卻占了整個言語交際總量的45%。(楊堅定.2003)而在中國,作為一項外語學習技能,聽力長期處于被忽視地位。在傳統(tǒng)聽力教學模式中,教師和材料一直處于統(tǒng)治地位。它強調通過對學生的大量練習輸入來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王立非.2000)這種教學模式將聽力理解過程理解為一個被動接受過程,從而忽視了學習者在理解聽力材料、處理信息和激活已有知識上所采取的策略。而元認知策略是學習者調控學習過程的行為,是一種高層次實施性技巧,可以對聽力過程進行計劃安排、監(jiān)控調節(jié)和評估。
2元認知策略在高中聽力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以SEFC,Book2 Unit3為例,該部分描述了the band of the Beatles:John Lennon,Paul McCartney,George Harrison and Ringo Starr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中期和末期三個時期的音樂作品及其音樂風格,其中包括四位音樂人的個人情況、作品名稱和風格;要求學生根據所聽到的信息回答問題、補充圖表等。教學采取聽前、聽中和聽后“三部曲”進行。
2.1聽前計劃階段
任務一,讓學生頭腦風暴相出與音樂有關的詞匯,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的背景知識。
任務二,讓學生回答問題,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癢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picture?(four men with long hair,westerners,smartly dressed etc.)”“Have you ever heard of the Beatles? If so,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m?”
任務三,也是讓學生回答一個問題,讓學生進行預測?!癢hat may be talked about in the passage youll listen to?”
最后,呈現(xiàn)給學生此次聽力任務,讓學生有所準備。
2.2聽中監(jiān)控行為
任務一,聽第一遍,回答問題“How many period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What are they?”,從而讓學生抓主旨大意,筆者對學生的指導是讓他們注意聽每段的第一句并做好筆記;在做筆記的同時注意讀法和音調。
任務二,聽第二遍,判斷所給問題的正誤,目的是讓學生能獲得更具體的信息,對學生的指導是讓他們注意聽關鍵詞,并思考關鍵詞在問題中所起的作用。
(1)Three of the Beatles played guitar.
(2)The Beatles all come from different places in England.
(3)Americans liked the Beatles when they toured for the first time.
任務三,聽第三遍完成表格,從而讓學生獲取跟詳盡的信心,筆者的指導是讓學生注意聽歌曲前后的描述語,并做好筆記。
2.3聽后評估效果階段
任務一,讓學生瀏覽一遍參考文本并讓他們交流意見,旨在讓其評估聽力結果。
任務二,讓學生回想自己是怎樣完成聽力目標并好好想想還可以做些什么使自身聽力更好。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對元認知策略的使用意識。
任務三,讓學生完成課后練習,這樣學生可以對新學到的元認知策略加以應用。
3總結
總之,元認知策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元認知策略與聽力教學相結合,對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認知和元認知水平、優(yōu)化學習方式、增強自我監(jiān)控能力和提高學生聽力學習成績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元認知指導,把元認知策略視為聽力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幫助學生利用認知策略對外語聽力學習的全過程進行有效規(guī)劃、監(jiān)控和評估,使學生的聽力過程成為自覺、能動的認知活動,這樣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元認知是個體對自己的認知活動的認知。元認知由三種心理成分組成:一是元認知知識,主要包括個體對自己或他人的認知活動的過程、結果等方面的知識;二是元認知體驗,指伴隨認知活動而產生的認知體驗和情感體驗;三是元認知監(jiān)控,指認知主體在認知過程中,以自己的認知活動為對象,進行自覺的監(jiān)督、控制和調節(jié)。元認知監(jiān)控主要包括確定認知目標、選擇認知策略、控制認知操作、評價認知活動并據此調整認知目標、認知策略和認知操作等環(huán)節(jié)。元認知監(jiān)控是元認知最重要的心理成分。
4元認知策略
學習時,學習者要學會使用一些策略去評估自己的理解、預計學習時間、選擇有效的計劃來學習解決問題。例如,假如你讀一本書,遇到一段讀不懂,你該怎么辦呢?你或許會慢慢再讀一遍;你或許會尋找其他線索,如圖、表、索引等來幫助理解;或許你還會知道這一章更前面的部分,這意味著你要學會如何知道你什么地方不懂,以及如何去改正你自己。此外,你還要能預測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或者能說出什么是明智的,什么不是明智的。所有這些都屬元認知策略。
作者簡介:張麗(1982.8-),女,漢,山東省萊蕪人,本科 ,萊蕪市第五中學中教二級教師 ,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 楊堅定.聽力教學中的元認知策略訓練[J].外語教學,2003(03):36-42.
[2] 王立非.現(xiàn)代教育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 戴軍熔.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0(11):6-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