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語文對學生文學素養(yǎng)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且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若沒有良好的課堂氛圍,則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與激情,更無法提高教學的效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課程中,應注意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氣氛;語文教師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無聊的課堂氛圍容易讓學生感到沉悶、壓抑,甚至昏昏欲睡,從而降低了其學習的質量與效果;與之相反,生動、活躍的課堂氛圍能讓學生感到興奮、愉悅,從而提高其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并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由此可見,時代在變化,傳統(tǒng)的照本宣科、搖頭晃腦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難以適應時代的需求,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時代的召喚下,及時轉變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通過提營造良好的氛圍來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一、 營造良好氛圍的應遵循的原則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通過靈活設計合適的教學方式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但在設計教學方式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遵循以下幾點:(1)強化學生的主體性。眾所周知,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以及學校所進行的一切教學活動必須要圍繞學生展開,以提高其綜合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因此,語文教師應當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特長與個性,并尊重個體間的差異,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2)強調課堂的靈活性與開放性: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應當再囿于傳統(tǒng)的、一板一眼的教學方式,而應做到課外與課內相結合,開放性與靈活性相結合,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語文,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3)聯(lián)系生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學生學習語文的意義是“學習生活,學習人生之道”。語文知識本身就是以生活作為載體,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當從生活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感知到生活與語文之間的聯(lián)系,并在生活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二、 營造良好課堂氛圍之路徑
(一) 完善課堂導入,激起學習欲望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否全程集中精力投入到課堂學習中,與導入環(huán)節(jié)有著極大的聯(lián)系,由此可見,課堂導入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的熱情與欲望。一般而言,一個好的課堂導入,能讓學生對接下來的教學充滿興趣,并帶著激動的心情去獲取新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語文教師應當重視課堂導入,并根據(jù)教學的內容設計良好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從而讓學生在上課之初,課堂氛圍便得到活躍,以此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時,語文教師在上課之前,可先出一個謎語讓學生猜猜:“大腦袋,長尾巴,兒時無腿水中游。后腿伸,前腿到,跳來跳去找媽媽?!贝龑W生猜出謎語是蝌蚪后,再讓學生想想蝌蚪長大之后會變成什么樣子呢?是大蝌蚪嗎?但是你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見過大蝌蚪嗎?學生回答沒見過后,教師便可引入本文的主題了,“我們這節(jié)課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小蝌蚪找媽媽,看看它的媽媽究竟是誰,接下來大家翻開課文,跟老師看看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發(fā)生什么趣事吧。”由此,通過謎語和簡單的兩句話引入本文學習的內容,并激起學生的好奇心以及學習的欲望,從而有助于活躍課堂的氛圍,讓學生能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感知到語文的魅力。
(二) 角色扮演,提高學生參與熱情
角色扮演,也就是讓學生根據(jù)課文的內容進行戲劇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從而提高其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認知,并提高其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小學生年紀尚小,天性愛玩,不愿受束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的天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同時又提高了學習的效果。角色扮演便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還能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
如在學習《字典公公家里的爭吵》這篇課文時,教師可要求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學習。首先,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的人數(shù)不得低于5人,并要求小組成員合作進行編劇,劇本的內容應以本篇課文為基礎,同時可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力,對劇本的內容進行完善。為了便于區(qū)別扮演的角色,學生應制作相關的道具符號,貼在身上或頭上。隨后,每組找學生扮演感嘆號、問號、逗號、省略號、句號,并進行對話,強調自己在文章中的作用。通過此種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并讓其在歡樂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三) 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現(xiàn)在的小學教學設備日漸完善,并且已經(jīng)逐漸開始使用多媒體技術上課。眾所周知,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在于其能夠充分融合聲音、圖畫以及視頻等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其不僅能方便教師進行課堂教學,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由此,語文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課堂教學,將抽象、乏味的教材內容化為生動、精彩的圖片、視頻,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視覺以及聽覺都能得到滿足,并活躍了課堂的學習氛圍。
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簡單的講解無法讓學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麗,更無法感知到作者在見到桂林山水時激動的心情。由此,語文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上課,在上課前,教師可在網(wǎng)上查找有關桂林山水的圖片、視頻,并在課堂上進行播放,再根據(jù)視頻的內容講解課文,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其視覺得到極大的滿足,也更能理解作者字里行間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 結語
語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魅力,教師應當改變一板一眼的教學方式,與時俱進,通過靈活選擇教學方式調節(jié)課堂的氛圍,讓學生在輕松而又愉悅的課堂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如完善課堂導入、多媒體教學以及角色扮演等,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感知到語文的魅力,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陳桂芝.關于如何營造輕松的小學語文課堂氛圍之我見[J].教育,2017(03):261-262.
[2]丁秋瑗.小學語文課堂氛圍與學生學習效果的相關研究[J].亞太教育,2016(13):18.
[3]李玉梅.走近你,喚醒你——淺談如何活躍小學語文課堂氣氛[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0):276-277.
[4]馬清河.淺談如何營造輕松的小學語文課堂氣氛[J].教育,2016(03):46.
[5]何田.當前新時期下小學語文課堂氣氛之我見[J].神州,2017(18):233-234.
作者簡介:
陳春芬,貴州省銅仁市,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板場鎮(zhèn)二完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