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誠信文化建設的方法論思考

      2018-01-23 08:15:28余玉花
      倫理學研究 2018年6期
      關鍵詞:功利主義美德誠信

      余玉花

      誠信文化建設就是誠信道德建設。文化建設的方法一般總被認為是具體的方法,這固然沒錯。但是,為什么采取或設置某種方法,則意味著方法的選擇乃至運用不是任意的,存在著方法原則問題的考量,其關系到方法選取的合理性和效能度。因此,需要進行理論探討。

      一、方法與目的

      就誠信文化建設來說,方法首先遇到的問題是,誠信文化建設的目的是什么?具體而問,我們?yōu)槭裁葱枰\信?如何理解誠信的價值?網上流傳著一則對誠信的追問:

      “問:‘為什么要誠信?’回答是:誠信是美德!美,是人類崇尚和追求的;誠信是美好的,誠信就是我們應該崇尚和追求的。但是追問繼續(xù):‘誠信為什么是美好的?’回答是:因為營造了和諧,放逐了傷害……繼續(xù)問:‘為什么誠信營造了和諧等?’回答是:不需要為什么,子曰:仁、義、禮、智、信。從我們的祖先到我們,從國外到國內,大抵如是。這是人類的信仰、理念和信條。恰如上帝的存在,不需要論證,信仰者共同認可!”①

      上述追問與回答,雖然“不需要為什么”“不需要論證”,卻使誠信目的之問陷入了困難。但是“誠信是美好的”“誠信營造了和諧、放逐了傷害”多少說出了我們?yōu)槭裁葱枰\信的道道,雖然過于簡略。為什么需要誠信?歷史上大多數倫理學家把誠信歸之于人性的需要,即所謂人之為人的意思。西方稱美德或心靈之能力,中國古人習慣稱之為良心,孟子著名的性善論,影響至今。但是為什么良心和美德是人所喜歡的呢?需要進一步論證。網帖給出的回答是,因為誠信“營造了和諧、放逐了傷害”。顯然人們需要誠信的理由不限于這些,但網帖至少說明誠信美德不僅是自我的需要,還涉及到他者。斯賓諾莎認為,誠實能夠產生友誼,友誼是人們所需要的,所以值得贊賞,“一個遵循理性的指導而生活的人努力使別人與他締結友誼的欲望,我便稱為誠實。所謂誠實的行為,即是為遵循理性而生活的人所稱贊的行為。”[1](P636)無論是和諧還是友誼,都提出了誠信的社會需要。

      當下中國誠信文化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個體和社會對誠信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滿足轉型社會對誠信的呼喚。對于社會個體來說,誠信教人真誠做人,說真話、做實事、守信言、負責任自然是人之美德所在、人之為人尊嚴所在,人與人建立信任和交往的條件所在,所以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誠信的人。然而人性的缺陷和環(huán)境的原因,做到完全誠信還真非易事,人難免有背離誠信的念頭和行為,在轉型的社會里背離誠信的可能性更多。因此,在需要和背離之間構成了誠信的精神饑渴,成為文化追求的東西。對于社會來說,誠信成了現代社會無可缺少的精神文化,經濟發(fā)展和經濟生活缺了誠信不行;政府行政更需要誠信來獲得民眾的信任,同樣民眾也應當誠信地對待政治、參與政治;社會人際關系的維持需要誠信,誠信是社會普遍信任的基石。一句話,社會誠信關系到人們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的質量,就如麥金泰爾所說的,誠信是美好生活的條件和組成部分,建設誠信文化就是在建設美好的生活。

      實現誠信文化建設的目的在理論與實踐上都體現為兩方面:一是達到誠信從無到有、從缺少到充盈的建設性路徑。中國傳統個體性誠信理論比較充沛(雖然也需要轉化),但是社會誠信的理論相對缺乏,而關于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的理論過去幾乎是空白,是轉型社會現實問題所提出來的需要討論的課題,這是當前我們面臨的誠信理論的難題,是誠信文化建設所要解決的目標之一。與理論缺乏相關的是,實踐中誠信文化建設雖然也在推進,但事實上尚未有突破性的進展,所以誠信文化建設在實踐領域推進的任務還是相當的艱巨。二是對誠信危機與失信機會主義的批判路徑。誠信危機本質上是價值觀危機[2],其動搖人們的誠信信念,危害性極大,必須從價值理論上予以分析和批判,形成批判性理論,來增強社會誠信的信心。失信機會主義是轉型社會頻繁出現的現象。失信機會主義是指失信主體利用轉型時期法律、管理存在的漏洞和市場不完善,利用善良人們的信任風險,投機失信謀取利益。失信竟然能夠獲利、失信竟然能夠成功極大沖擊了社會誠信,失信機會主義也是誠信文化建設的障礙之一。對于失信機會主義不僅要從理論上剖析其產生的根源、危害性,還必須提出遏止失信機會主義蔓延的有效手段。

      方法與誠信文化建設的目的關系在于,方法是達到目的之岸的橋梁,是引向目的之峰的路徑,這就是方法對于目的的意義,因此誠信文化建設離不開方法的支持。但是方法不是完全獨立的東西,它必須依附目的、匹配目的才有價值。也就是說,方法必須根據目的來設定,因為方法終究是為目的服務的,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方法。因此方法也有好壞之分,其衡量標準就是方法是否符合目的性要求,符合目的性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也是能產生良好效果的方法。從誠信文化建設的目的來看,需要的方法包括:社會誠信理論構建方法、美德誠信與社會誠信整合方法、四大誠信領域聯通建設方法、傳統誠信理論現代轉化法、誠信危機理論分析法、失信機會主義批判法等等,使方法和誠信文化建設有機地融合。從這個意義上說,方法理應成為誠信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

      二、方法與現實

      推進誠信文化建設的方法在目的性的原則下,還必須考慮現實性的問題。關于誠信與現實,客觀主義倫理學對此有所專論,其代表人物是安.蘭德、裴科夫等??陀^主義倫理學強調誠信與現實的必然聯系,他們的基本觀點,認為現實就是真的,“使誠實成為一種美德的最基本事實是‘非現實不能是真的,而且沒有價值’”[3](P74),反對偽造現實,“誠實的重點在于拒絕偽造現實”[3](P72)。誠實毫無疑問是一項美德,“誠信是一種普適的美德。誠信的價值,從某個角度講,就是道德本身的價值。個體應該實踐誠信的理由和他應該遵循理性原則的理由一樣:無理性的行為不利于他的生活。只有始終如一地遵循誠信規(guī)定的理性原則,個體才能收獲其他美德給予的獎賞,達到客觀價值。違背誠信,個體不能得到幸福?!盵3](P186)但是為什么誠實是美德?裴科夫認為“人生活在現實中,因而人必須遵從現實”。而“不誠實的致命問題在于其刻意扭曲現實但是卻無法改變現實”[3](P75),因此,尊重事實是改變現實的前提。他們認為傳統的誠信觀對不誠實的批判是:不誠實的行為會導致互相之間信任的缺失以及引起人們的焦慮;不誠實的行為是通過利用別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誠實行為最終的受害者是說謊者本人。但是蘭德認為,“不誠實的行為只是把個人注意力從現實轉移到非現實,而這樣做將導致他無法實現個人生命的繁榮。”[3](P83)

      客觀主義所謂的偽造的現實就是虛假的現實,但是真實的現實難道就是誠實的嗎?顯然他們把主體性的道德誠信與客觀現實的問題混為一談,但是誠實拒絕偽造還是有意義的,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現實存在著諸多的虛假性。馬克思主義對現實問題的解答則是完全不同的方法思路。

      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是研究誠信文化建設的根本方法,討論誠信文化建設首先要了解把握現實社會的誠信情況。對于中國誠信,批評者多,否定者多,從中國人到外國人,特別是西方的一些有名氣的學者對中國的誠信幾乎是全盤否定的,在他們看來,中國人從來不講誠信,這個斷論甚至影響著中國人對誠信的自信心。問題是,事實是這樣的嗎?必須要有根據,拿出事實說話,這就需要用調查的方法進行實證研究,來掌握中國誠信的第一手信息資料,這是我們研究轉型社會誠信文化的起點。對現實的把握還包括對已然進行的誠信文化建設現狀的考察,因為推進誠信文化建設并不是從空白處開始的,而是在現有建設基礎上再設計,已有的誠信建設的經驗教訓都是極為寶貴的研究資料和建設資源。

      當然現實性的思路不能完全依賴實證的方法,實證的方法提供的終究是表象的東西,雖然是研究問題的入口處,但它卻不能揭示問題的原因,更無法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方法并不限于對誠信現狀的描繪,而要從兩個方面追根溯源:一是要研究影響現代人誠信觀念的思想文化因素,包括傳統的和現代外來的誠信文化觀念以及與誠信相關的各種價值觀念。因為這個社會客觀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價值觀,通過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現代人的誠信觀念。在這個問題的研究上,文化基因學、文化社會學、道德心理學、人性價值觀、價值沖突論等研究方法都將有助于研究的深入。二是要研究現代人誠信或不誠信觀念和行為的社會根源。誠信無疑屬于意識領域,是一種精神現象,但卻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與這個變化的時代息息相關。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關系和生產方式是社會意識的根源,改革與轉型致使社會經濟關系發(fā)生重大調整,它給包括誠信在內的道德觀念帶來什么樣的變化,是道德毀滅還是道德重生?事實上這個問題學界分歧很大,有的認為誠信危機就是市場經濟造成的結果;相反的觀點則認為,市場經濟不僅不是誠信危機的源頭,恰恰相反市場經濟需要誠信,只有市場經濟才能促進現代誠信。這個問題還將引出另外一個話題:如果誠信等道德觀念源起于社會經濟關系,是否意味著道德觀念對其產生的基礎具有依附性?誠信道德究竟是自由的還是被決定的等等,都需要引進相應的方法加以探討和作出回應。

      方法現實性的選擇還將涉及到一些有爭議的方法使用的合理性問題,如利益性的原則、權利對等性的原則,等等,有人把這些看作是功利主義原則。在西方,功利主義傳統深厚,至現代演變出各種功利主義學說②。關注利益和偏好是現代功利主義主張的觀點之一?!斑\用利益的術語來構建功利主義”,是“一套關于利益的術語轉向一套關于欲望或者喜好的術語”[4](P30)。當然功利主義并不否定美德的倫理價值,但是強調美德能帶來利益,特別是個人的利益,“一個人的道德偏好會給所有個體的利益,包括他自己的,賦予相同權重。”[4](P52)功利主義具有很強現實性和實踐性,阿瑪蒂亞·森認為功利主義“一方面,它是一種個人道德理論;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種公共選擇理論,或者說公共政策的應用性判據?!盵4](P2)當然不能完全以功利主義的原則思考誠信道德,同樣也應反對把道德關系完全歸結于利益關系的看法,“道德關系就其根本而言不是一種善良意志關系,而是一種利益關系,一種善的倫理秩序應當是各種利益關系的和諧協調。”[5](P281)誠信所建立起來的道德關系屬于一種善良意志關系。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功利主義提出的利益原則的思考方法在如今實行市場經濟的中國并非一無價值,至少在商務領域存在著某種可借鑒性。因為市場活動、經濟交換本質就是利益交換,在信用領域,誠信具有雙重性,一方面誠信美德信念、人的精神的導向、一種過好生活的理念,它發(fā)生的人們之間的關系是善德關系;另一方面又是經濟伙伴關系,它確實存在著以誠獲利、用信取利的要求。后者是由經濟活動的本性所決定的。盡管人們商務領域的活動存在著利益意向,但是誠實守信的原則使利益活動打上了道德的印跡,使之具有倫理的價值。但我們認為誠信的利益計算方法主要限于商務領域,而不能向其他社會領域無限制地溢出。社會領域人們的誠信關系有部分與商務領域存在著交叉,可以遵循共贏的路線,但是有的關系如家庭關系、公共交往關系中的誠信不應沾染利益計算。公權部門更不適用功利主義方法,至于公共選擇中的功利主義則屬于另外一個倫理問題,與誠信沒有直接聯系。

      三、方法與效果

      從研究目的出發(fā),誠信文化建設研究秉持的是道德治理的立場,是試圖探索出化解現實誠信危機的路徑,因而不限于一般倫理學的理論和方法的研究,更著眼于誠信的實踐性問題,如可執(zhí)行性、有效果性方面的考慮,方法問題的討論同樣如此。

      首先,誠信文化建設的方法需要有關聯性的思路。所謂關聯性,是指誠信文化建設不是單純的文化建設活動,而是要與其他實體性的社會活動聯系起來,以及與其他的文化實踐載體聯系起來的建設路數。我們把它稱之為關聯性方法建構。關聯性建設方法之所以必要與誠信文化實踐性強的特點相關。坦言而論,誠信并不是非常深奧的學問,相反是常識性經驗性的道德理念,它不需要過多的闡釋和教誨,“誠信是一種普適的美德。誠信的價值,從某個角度講,就是道德本身的價值”[3](P186)。誠信的問題在于如何成為社會價值和普遍規(guī)范的問題,因此,必須從誠信文化相關的方方面面來尋找誠信文化建設的抓手,獲得誠信普適化的各種有利條件,促使誠信文化建設立足于極為廣泛的實踐基礎上。

      宏觀層面,誠信文化建設應該同國家的治國理政的戰(zhàn)略方針相結合。誠信文化建設乃國家文化戰(zhàn)略應有之義,同時也關系到其他重大戰(zhàn)略能否順利實施的文化條件之一。無論是全面深化改革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無論是全面依法治國還是全面從嚴治黨,這些戰(zhàn)略性的舉措不僅涉及面廣,而且都是要落實到國家社會發(fā)展各個領域,在這些戰(zhàn)略的推進中都要貫徹誠信價值觀念,秉持真誠無私、踏踏實實的態(tài)度去落實和推進,都要抵制虛假、浮夸、表里不一、知行不一、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作風在重大戰(zhàn)略實施過程中的道德阻力,沒有誠信文化的精神支持,重大戰(zhàn)略可能偏離方向或者難以真正實現。另一方面借助于國家戰(zhàn)略的實施,誠信文化建設也能得到有效的推進。

      中觀層面,誠信文化建設注重誠信四個領域的關聯性。誠信的四個領域:政務、商務、社會、司法都是誠信文化實踐性的領域,誠信文化的四個領域有的具有交叉性,如,政務誠信與商務誠信、社會誠信之間的交叉;商務誠信與社會誠信之間的交叉,同時又存在著相互影響的關聯,其中任何一個領域誠信文化的建設都會牽連到其他三個領域的誠信文化建設的效果?;谡\信領域之間的關聯性,在誠信文化建設的設計中,一方面要有四個領域誠信文化建設的總體考慮;另一方面在某一領域的誠信文化建設中也要考慮到對其他三個領域的影響力。特別是打擊失信必須是四家聯動。

      微觀層面,誠信文化建設要將誠信的社會倫理規(guī)則建設與個人誠信品質的培育結合起來。我們強調當今中國應當加大誠信倫理規(guī)則的建設,但并不意味著誠信美德培育可以輕視。相對于個人誠信美德來說,社會誠信倫理規(guī)則的推進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雖然這是必要的,但是倘如誠信美德培育卓有成效的話,則能大大降低誠信規(guī)則建設的社會成本。社會誠信規(guī)則為社會人和社會組織的行為設定了誠信標準,但畢竟是一種外在的他律要求,規(guī)則的有效性在于它的強制性,但伴隨著強制性而來的是社會要為此配備相應的強制機構,包括監(jiān)督機制、懲治機制、技術支持機制等等,需要社會投入巨額資金和人力成本。問題在于,社會誠信規(guī)則并非萬能的,其規(guī)則設置也難免百密一疏,補漏則需要規(guī)則之外的思路。所以誠信文化建設在構建社會規(guī)則的同時,不能忽略誠信美德的培育。其一,誠信美德是社會誠信規(guī)則推進的道德基礎。誠信價值觀念是誠信社會規(guī)則履行的內在動力,個人誠信美德的提升,必然降低社會失信,從而減少社會誠信規(guī)則運作的成本。其二,社會誠信規(guī)則的目的之一是提升個體誠信品質。社會誠信規(guī)則的一大作用當然為了推助社會和諧秩序的形成,改善社會誠信關系,然而社會誠信規(guī)則還承擔著另一責任目的,就是通過社會誠信環(huán)境的改善來提升個體的誠信素養(yǎng)。因此,無論從目的性還是功用性,社會誠信規(guī)則與個體誠信美德都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是兩全其美和兩敗俱傷的關系,在誠信文化建設中務必關注和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聯性,促其兩全其美,避免兩敗俱傷。

      其次,誠信文化建設的方法需要有統合性的思路。統合具有策略性的含義,不拘泥一二種手段,不單獨使用某一手段,強調共同出手、聯合用力,統合與整合有相同的意思,也有稱之為統合模式。提出統合方法或統合模式是為了追求誠信文化建設的效果。誠信文化建設其實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按理說,誠信無論是美德還是規(guī)則都是人們歷來熟悉無奇的道德之一,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狼來了”的故事。誠信甚至在一連串的美德中并不凸顯,在西方相當長的歷史典籍中不見有誠信概念及其討論,他們重視的德性是:正義、勇敢、仁慈、愛國主義、善、同情等。麥金泰爾說西方的德目通??蹄懺诮烫媚贡谋纳希?7、18世紀碑文上贊美的德性主要有“正直、優(yōu)雅、友誼、仁慈”等等,一直到1817年才偶爾出現“真誠”德性,“我們應當注意到這個德目表中‘真誠’是一相對新的德性”[6](P296);中國早期儒家文獻中誠信地位比不上“仁義”,“信”只在五常之末,孔子幾乎沒有論過誠的問題,即使談“信”也強調要受“義”的規(guī)約。甚至孔孟認為君子不必言信行果,“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7](P179),所以何懷宏批評道:“這種把誠信視為次要義務的誠信觀實際上是傳統儒家道義論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是一個它的阿基里斯之踵?!盵8](P154)不重視誠信的一個原因就是誠信道德太普通了,在人際范圍狹小的古代人們之間的交往基本上是淳樸的,做到誠信并不難,而仁義、勇敢可能比誠信要難得多。另一個原因就是政治斗爭的需要,古代政治客觀上講計謀,不講誠信。

      但是今天我們?yōu)槭裁慈绱酥匾曊\信?不僅將誠信列為國家價值觀加以倡導,中央還幾次在決議中提出誠信建設,中央政府(國務院)更是專門制定“建設社會信用體系”的條例,其原因何在?筆者以為有兩大原因,一是誠信文化建設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性,此處不多贅述。一是誠信文化建設的難度。難度主要來自幾個方面:其一,傳統誠信文化深度不夠,當狹小人際誠信關系遇到全球性的現代化,傳統誠信理念難以提供順應時代潮流的道德資源,誠信關系瞬時分解,失信機會主義順勢泛濫,誠信在各個領域遭到重創(chuàng),并在道德根基上動搖人們的誠信信心,誠信危機就是明證。其二,誠信危機和失信普遍化甚至習以為常造成積重難返。常言道,破壞一種道德秩序容易,恢復和重建則要難得多。當誠信包括與誠信密切相關的信用、信任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創(chuàng),其結果可想而知。在政務領域,政務誠信陷入“塔西陀陷阱”之困,欲拔而不能;商務領域,“什么才是安全的”詰問沖擊著人們的消費信用;社會領域,人際之間的不信任情緒破壞著醫(yī)患關系、師生關系、慈善關系、同事關系;司法的公信力也遭到重重質疑。這都給誠信文化建設帶來了困難。其三,誠信觀念精神文化的特殊性。誠信文化屬于觀念精神文化,觀念精神文化建設客觀上要比物質文化、具有可觀形態(tài)的產業(yè)文化都要難得多:第一,誠信觀念是無形的,沒有具體的形態(tài),雖然誠信在所有的行動領域都需要它,可以說,人們從事的行為中都與誠信相關,但又不能說人的行為就是誠信。誠信是有形之中的無形。誠信這種無所不在的無形精神觀念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往往限于尷尬,被質疑“美德可教嗎?”說明誠信文化建設的困難。第二,誠信作為主體性極強的觀念精神對于人來說不一定始終如一的,即使內心追崇誠信,但如果環(huán)境、利益事態(tài)發(fā)生變化人的誠信觀念也會發(fā)生變化。也就是誠信觀念的動搖性、反復性增強了誠信文化建設的難度。

      根據誠信文化建設的難度,必須跳出單一性文化建設的套路,實施組合型的誠信文化建設模式,這種模式主張采用多樣性手段、方法層次上的有機配合、各領域的協同共建、價值領航與技術制度的支持、理論供給與實踐形式的創(chuàng)新,等等,構成誠信文化建設的統合模式,全面系統持久不懈地推動誠信文化建設的進程。

      [注 釋]

      ①視野論壇.為什么要誠信[EB/OL].http://bbs.es nai.com/thread-951808-1-1.html,2003-05-08.

      ②注:功利主義一般分為古典功利主義和新功利主義,行動功利主義、準則功利主義、后果主義、福利主義、實用主義皆屬于功利主義范疇。

      猜你喜歡
      功利主義美德誠信
      誠實是美德
      黃河之聲(2022年2期)2022-06-22 08:44:30
      康有為早期政治思想的功利主義解讀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5:08
      美好生活離不開誠信
      我們和誠信在一起
      少先隊活動(2018年5期)2018-12-01 05:24:37
      法律解釋的功利主義傾向
      法律方法(2018年3期)2018-10-10 03:20:54
      她是自立自強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特別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0
      那一次,我把誠信丟了
      不能將功利主義標簽化
      領導文萃(2017年11期)2017-06-12 23:36:05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多伦县| 沾益县| 铜川市| 东宁县| 霞浦县| 那曲县| 宁蒗| 祥云县| 琼中| 青龙| 盐津县| 岗巴县| 门源| 巩义市| 信宜市| 博爱县| 永丰县| 沂南县| 漳州市| 高邮市| 林西县| 大安市| 涞源县| 南皮县| 吕梁市| 都匀市| 南乐县| 石屏县| 九寨沟县| 阿克| 白河县| 濮阳县| 师宗县| 溧阳市| 民勤县| 区。| 万载县| 平远县| 太仆寺旗| 平阴县|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