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維英
摘要:在中考中,電學部分內(nèi)容占據(jù)突出的地位,因其可有效評價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和理科思維能力的達成度,而備受出題老師青睞,也是最后復習的重中之重。然而,對于一些學生而言,電學“難”題是阻礙他們前進的絆腳石。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在教學中要重視學情分析,認真研究學生的實際需要、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對癥下藥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學生探究思維,化難為易,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
學難點是指那些教學內(nèi)容比較抽象、深奧、復雜或坡度較大,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的知識和技能.一堂課是否成功,能否突破教學難點是關鍵中的關鍵。由于初三前期的學生圖像思維是弱項,電路的識別就成為難點。電路識別是學習電學的基本功,如果不能順利過關會使學生后期的學習很難進行。讓學生有效、高效地完成這一教學任務,有些教學方法和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 開關在識別電路中的干擾
(一) 疊加法——由易到難、由少到多
對于剛剛開始學習電路的學生來說,開關的干擾是個難點。串并聯(lián)電路的變化圖形大致有三種,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由于開關的位置的變化分別構成了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再疊加成一個復雜的圖。通過圖1、圖2和圖3所示的三個圖解,這種開放的課堂、動態(tài)的生成,有效地促進學生思維的迸發(fā)。學生的難點不僅得到了化解,同時也滲入給他們一種物理思維。
(二) 拆除法——由難到易、由多到少
在習題中利用一個或多個開關的通斷來考查學生對串并聯(lián)電路的識別,通過“疊加法”的學習,學生們理解了題的來源,就能順利地采取“拆除法”簡化電路圖,通過圖1、圖2和圖3所示的反向講解,化解識圖的難度,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一種物理思維——逆向思維。
二、 電表在識別電路中的干擾
(一) 疊加法——由易到難、由少到多
根據(jù)電流表內(nèi)阻小相當于導線、電壓表內(nèi)阻大相當于斷開的開關的特點,來簡化電路。如圖4、圖5和圖6所示的三個圖解,動態(tài)的生成新的電路,化解電表在電路中對識別電路的干擾。
(二) 拆除法——由難到易、由多到少
習題中利用多個電表的連接來考查學生對串并聯(lián)電路的識別,以及考查個電表的測量范圍。再利用逆向思維,電流表化為導線、電壓表采取“拆除法”簡化電路圖,通過圖4、圖5和圖6所示的反向講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