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火
摘要:數學的學科素養(yǎng)是對解決數學問題的本質認識,同時也是解決相關數學難題的基本策略。一般來說,當前的小學數學知識都是比較簡單的,但是對應到具體的問題的時候卻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如果在解決這些實際的問題的時候使用到數學學科素養(yǎng),那么不僅有利于問題的簡化,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的引入學科素養(yǎng)的教學。那么,首先就需要教師更新相關的教學理念,在思想上不斷的提高對學科素養(yǎng)的滲透;并且在課堂的每一個教學環(huán)境中,都有效的滲入一些基本數學學科素養(yǎng)。通過這樣的培養(yǎng),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挖掘了學生的潛力。所以本來就是簡單的探討一下,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分析;提高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160-01
1.數學學科素養(yǎng)的基本含義
數學學科素養(yǎng)具體指的就是人們從一些具體的數學問題中的數學的認知進行抽象化,從而概括出來的一種素養(yǎng)。這是一種對數學知識的本質認識,同時,數學學科素養(yǎng)也是研究相關問題的基本指導素養(yǎng)之一,數學學科素養(yǎng)也是當前數學教學活動的主要載體之一,同時也是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的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yǎng),能夠使得學生更加充分的認識到數學學科的本質,這也是當前新課程標準改革所要求的。
2.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意義
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的指出學生需要通過自身的學習,以此來適應當前社會的發(fā)展。同時也要求學生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因此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不僅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進一步記憶,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科素養(yǎng)也是當前數學教學的一種新模式,讓學生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一般來說,小學數學知識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表面的層次;另一個是深層的層次。表面的層次只是簡單的數學概念、數學定義的知識,而更深層次的數學知識指的就是數學科學素養(yǎng)、解決數學問題的辦法等等。表面層次的數學知識是解決深層次數學知識的基礎,學生只有充分的掌握了課本上的有關表面層次的數學知識,然后利用學生發(fā)散性的思維去理解更深層次的數學知識。深層次的數學知識是表面知識體現在數學領域的精髓,所以教師在講解表面知識的時候需要充分的深入深層次知識的講解,讓學生的學習知識面得到拓展,同時很好的應用數學科學素養(yǎng)去解決相關的問題,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去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
3.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科素養(yǎng)的方法
3.1?在引入新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yǎng)。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中,應該抓住新舊知識點的聯系,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讓學生自己感悟數學的內在聯系的方法,讓學生自己通過類比推理的辦法將知識進行合理的遷移。
比如在小學教學中需要引進圓柱體的概念,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進行合理、形象的互換。就比如詢問學生粉筆是什么形狀的,要求學生具體的描述粉筆的構造特點,在描述粉筆的結構就是描述圓柱體的結構。教師讓學生分組交流,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遷移的能力,從而更好的提高課堂效率。
3.2?在概念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yǎng)。數學概念是在現實本質的客觀反映,人們通過感覺、主觀認識對客觀知識形成第一次的主觀認識,然后人們在通過分析比較,抽象的概括出一系列思維活動。因此,概念教學不簡單的是給出定義,給出結論。而是需要引導學生感悟概念在形成過程中所用到的數學思想,從而形成特定的解決數學問題的素養(yǎng)。
3.3?在定理與公式的探索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yǎng)。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學習數學最好就是到數學家的紙簍里找材料,不要只看書上的結論。這就是說,書上的結論與探索結論過程中的數學素養(yǎng)方法同樣重要,都有具體的判斷。其大致過程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進過觀察,通過猜想得出結論,最后證明這個結論是正確的。一種是從理論推導出發(fā)得到結論。但是總的來說,得到這些結論的都是成功人士具有很強的數學素養(yǎng)。因此在定理與公式的教學過程中,不要過早地給出結論,而是需要學生參與結論的探討與發(fā)現。在弄清這些數學關系的前提下,得到真正的數學結論。通過這種讓學生親身體驗創(chuàng)造性思維中所經歷與運用到的數學素養(yǎng)與方法。
3.4?在知識的復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yǎng)。復習課堂應該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密切與課本相結合,充分滲透相關的數學方法,提高學生自身的數學素養(yǎng),在復習的時候提高學生的能力。
結語
總的來說,在當前的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想要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那么就需要教師充分的鉆研教材、充分的挖掘教材中體現出來的數學思想等等。同時,教師也需要把握好學生接受相關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機會,教師需要根據學生自身學習的特點,采取相關的教學措施使得學生能夠初步的掌握相關的學習方法與解決問題的科學素養(yǎng)等等,從而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動手的能力。教師積極的引導學生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是當前新課程改革所要求的。
參考文獻:
[1]?李祎.基于電子書包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構建方法及支撐工具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
[2]?張磊.基于P-PE-PCK發(fā)展的術科教學改革研究:從理論到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16.
[3]?閆東.層級互動式教學模式及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索[D].西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