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永海,黎展文,梁一新,王嘉嘉,龐金海,鐘蕭羽,廖信祥*
(廣西玉林市中醫(yī)院,廣西 玉林 537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以腰背痛和腿痛為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病變,是由已發(fā)生退行性改變的腰椎間盤,在外力的作用下,纖維環(huán)部分或全部破裂,單獨或者連同髓核、軟骨終板向外突出,壓迫和刺激臨近的神經(jīng)根、馬尾神經(jīng)所引起的,好發(fā)部位為L4~5、L5~S1,占90%以上[1]。腰椎間盤突出癥常發(fā)生于青年、中年、老年等年齡段,多見于男性。目前我國腰椎間盤突出癥人數(shù)已突破2億,占國家總?cè)丝诘?5.2%[1-2]。且隨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改變,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腰椎間盤突出癥檢出率居前的人群包括建筑工人、農(nóng)活勞動者等重體力勞動人員、駕駛車輛者、教學工作者和電腦工作者等久坐、久蹲人員[3]。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由于纖維環(huán)損傷常感覺腰部疼痛,而突出物壓迫神經(jīng)根或馬尾神經(jīng),則可出現(xiàn)下肢放射性疼痛,多由臀部開始,逐漸放射到大腿后側(cè)、外側(cè)、小腿的外側(cè)、足背部、足底的外側(cè)及足趾?;颊呷粘5幕顒蛹吧鐣浑H受到嚴重影響,生活質(zhì)量大幅下降。目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雖然很多,但由于手術治療成本高,風險大,故多數(shù)患者首選非手術療法,包括①臥床休息,一般使用硬床,嚴格臥床3周,之后可逐步下地活動,但需佩帶腰圍;②非甾體抗炎藥物;③牽引療法,骨盆牽引最常用;④理療[4]。但各種治療方法都有其優(yōu)勢和不足,尚無完全令醫(yī)務工作人員和患者滿意的理想治療方法,業(yè)內(nèi)尚無確切的治療標準[5]。本研究以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遠紅外線照射輔助非手術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作用,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綜合治療提供思路和參考。
入選80例病例均為2016年4月~6月非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根據(jù)入院先后以1∶1的比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均為40例,觀察組中男女例數(shù)分別為24和16例,年齡25~70歲,平均為50.70歲。對照組中男女例數(shù)分別為16和24例,年齡20~70歲,平均為49.45歲。兩組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未見顯著差異(P>0.05),提示兩組分布均衡,基線可比。
1.1.1 診斷標準
參照1994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實施的《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腰椎間盤突出診斷標準》[6]:①有腰部外傷、慢性勞損或受寒史,大部分患者在發(fā)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壓增加(如咳嗽、噴嚏)時疼痛加重;③脊柱側(cè)彎,腰椎的生理弧度消失,病變部位椎旁有壓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動受限;④下肢受累神經(jīng)支配區(qū)域感覺過敏或遲鈍,病程長者可出現(xiàn)肌肉萎縮;直腿抬高或加強試驗陽性,膝、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減弱;⑤X線攝片檢查:脊柱側(cè)彎,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病變椎間盤可能變窄,相鄰邊緣有骨贅增生;CT檢查可顯示椎間盤突出癥的部位及亮度。
符合以上診斷標準1-4中有兩項以上異常者,加第5項即可。
1.1.2 納入標準
①年齡18~70周歲,性別不限;②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的患者。
1.1.3 排除標準
①曾因腰椎間盤突出行手術治療;②合并有心腦系統(tǒng)、肝、腎等重要器官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③妊娠期、哺乳期婦女和近期有生育計劃者;④合并能引起腰痛的其他疾病者:如婦科炎癥、腎結(jié)石、腎炎等;⑤合并有神經(jīng)、精神疾患而無法配合研究醫(yī)師治療者;⑥有酒精、藥物濫用病史。
1.2.1 對照組
采用推拿、中藥熱敷和牽引治療。療程14天,治療后對各觀察指標進行統(tǒng)計分析。
①推拿:常規(guī)放松腰部肌肉軟組織,矯正偏歪的腰椎棘突,最后點穴推拿。每天1次。
②中藥熱敷:我科協(xié)定處方,煮成藥液,每天敷一次,每次20~25 min。
③牽引治療:臥位牽引,重量為35~40 kg,每天一次,每次20 min。
1.2.2 觀察組
采用與對照組相同的治療措施,加廣東駿豐頻譜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駿豐頻譜治療保健儀(JF-802)照射腰部,每天一次,每次30 min。療程14天,治療后對各觀察指標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3.1 疼痛評估
VAS評分,分別于研究前、研究第7天、研究第14天進行評估。
1.3.2 腰椎功能的評定
JOA評分,分別于研究前、研究第7天、研究第14天進行評定。JOA腰痛評分系統(tǒng)最高分值為29分,最低為0分。分數(shù)越低表示功能障礙越明顯。
1.3.3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制定。治愈:腰腿痛癥狀消失,直腿抬高>70度,可恢復原工作。好轉(zhuǎn):腰腿痛癥狀減輕,腰部活動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無效:腰腿痛癥狀及腰部活動功能無改善。于研究第14天進行評定。
數(shù)據(jù)應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由表1可見,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VAS評分,組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較之同組治療前,兩組治療7天、14天后的VAS評分顯著降低(P<0.01)。治療14天后,觀察組的VAS評分為(0.40±0.67),低于對照組的(1.43±0.55)(P<0.0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s,分)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s,分)
注:1、*組間比較P<0.01;2、△組內(nèi)比較,和研究前相比P<0.01
組別 研究前 第7天 第14天觀察組 4.10±0.81 2.68±0.57△ 0.40±0.67△對照組 3.80±0.85 2.75±0.67△ 1.43±0.55*△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JOA評分比較(±s,分)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JOA評分比較(±s,分)
注:1、*組間比較P<0.01;2、△組內(nèi)比較,和研究前相比P<0.01
組別 研究前 第7天 第14天觀察組 4.48±4.94 12.63±5.06△ 24.05±4.59△對照組 6.80±5.97 10.78±4.33△ 15.68±4.87*△
由表2可見,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J O A評分,組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與同組治療前相比,兩組治療7天、14天后的JOA評分呈顯著升高趨勢(P<0.01)。治療14天后,觀察組的JOA評分(24.05±4.59),高于對照組的(15.68±4.87)(P<0.01)。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綜合療效比較(n,%)
由表3可見,經(jīng)過14天的治療,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5.00%,顯著低于觀察組的97.50%(P<0.05)。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是以腰背部疼痛、腿痛、下肢放射性疼痛,肢體感覺障礙等癥狀為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外科常見綜合征,主要與腰椎間盤發(fā)生變性,纖維環(huán)受外力作用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jīng)根、馬尾有關。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有機械性壓迫、炎癥化學性刺激、自身免疫等[7]。本病好發(fā)于下腰部椎間盤,約占發(fā)病患者總數(shù)的97%,尤以第4、第5腰椎間的椎間盤突出者最多,占65%,第5腰椎和骶骨間次之[8]。臨床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總體上可分為手術和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費用高昂、難度大,適應癥[4]為①腰腿痛癥狀嚴重,病情反復,經(jīng)非手術治療半年以上無效,且病情越發(fā)嚴重,工作和生活已受到明顯影響者;②中央型突出致馬尾神經(jīng)綜合征,需行急診手術者;③有明顯的神經(jīng)受累表現(xiàn)者。因此臨床上醫(yī)師和患者一般都不將手術療法作為首選。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非手術治療方法有很多,包括物理治療、針灸、推拿以及口服、外敷等藥物治療。中醫(yī)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顯著,具有操作簡單、治療手段多樣,療效持續(xù)、零創(chuàng)傷等優(yōu)點[9],國內(nèi)多項臨床研究表明,推拿、中藥外敷、牽引、針灸等非手術中醫(yī)療法對該疾病具有確切的臨床療效。林果輝[10]研究表明,較之單純推拿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經(jīng)中藥熏蒸與推拿牽引聯(lián)合治療,疼痛程度和復發(fā)率均顯著降低。楊小明[11]觀察了針灸配合中藥熏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作用,證明該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李泰標等[12]證實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在常規(guī)腰椎牽引治療的基礎上,配合使用力敏整脊手法,臨床療效顯著提升,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明顯,生活質(zhì)量大大提升,值得推廣應用。郝龍等[13]證實在腰大肌肌溝神經(jīng)阻滯的基礎上,配合進行中藥熏蒸推拿治療,可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疼痛癥狀和炎癥狀態(tài),提高療效。蔣花與邱連利[14]證明針刺、推拿、中藥離子導入等保守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后患者的愈顯率為90.0%,JOA評分和VAS評分均有明顯改善。
紅外線是一種不可見的放射線,具有強熱作用,波長范圍大約是0.75~1000 μm。根據(jù)生物學特點,紅外線分為近紅外線(0.75~1.4 μm)、中紅外線(1.5~3.9 μm)和遠紅外線(4~1000 μm)[15]。醫(yī)學上常應用波長范圍介于4~400 μm的遠紅外光,可穿透組織的深度約為3~5 mm,且對人體無傷害[16]。遠紅外線照射可擴張毛細血管,加快血液流動,加強組織物質(zhì)代謝,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及營養(yǎng)供應狀態(tài),促進腫脹的逐漸消退,松弛痙攣的肌肉,降低感覺神經(jīng)的興奮性,提高痛閾,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作用[17-19],故可以用于腰椎等疾病的治療或輔助治療。馬素蘭等[20]研究證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在電針治療的基礎上,配合紅外線照射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袁紅梅等[21]發(fā)現(xiàn)較之單純腰椎牽引療法,紅外線照射聯(lián)合牽引以及康復護理能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療效更顯著。Bagnato等[22]以觀察了遠紅外線照射對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的作用,與安慰劑組比較,遠紅外線治療組患者疼痛明顯減緩。馬碧濤等[23]開展了一項紅外線照射輔助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對照組和治療組分別給予藥物治療和針刺配合紅外線照射治療,后者的顯效率為62.2%,明顯高于前者的26.7%,組間差異顯著;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腰腿痛疼痛評分較對照組改善明顯。在一項針灸聯(lián)合紅外線照射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癥狀的影響的研究中,運用紅外線照射和針灸聯(lián)合治療可降低疼痛評分,臨床有效率高達94.52%,與藥物治療組相比,差異顯著[24]。宋昱慧等通過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進行電針結(jié)合紅外線治療,療效顯著,患者腰椎功能亦明顯改善,腰椎疼痛程度減輕,且在治療結(jié)束后的較長一段時間內(nèi)療效仍較好的保持[25]。趙建新等[26]進行了一項紅外線療法的基礎上加電針深刺“腰突五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療法聯(lián)合可明顯降低VAS評分,提高JOA評分,從而減輕患者疼痛,改善其腰椎功能。在一項血府逐瘀膠囊配合牽引、紅外線照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老年患者的研究中,聯(lián)合治療效果顯著,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明顯,生存質(zhì)量大大提升[27]。黃孝玲等通過使用中藥塌漬聯(lián)合紅外線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護理,結(jié)果顯示兩者聯(lián)合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2%,可有效緩解腰突癥狀[28]。故本研究中采用遠紅外線照射輔助推拿、中藥熱敷和牽引治療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結(jié)果顯示兩組治療均可緩解患者疼痛癥狀,改善其腰椎功能。觀察結(jié)束時遠紅外線照射輔助推拿、中藥熱敷和牽引治療組的VAS評分和JOA評分較之單純采用推拿、中藥熱敷和牽引治療組均有顯著改善,綜合療效亦明顯高于單純采用推拿、中藥熱敷和牽引治療組的。本研究結(jié)果與上述研究結(jié)果一致,研究結(jié)果表明遠紅外線照射能夠作為一種輔助治療的手段,輔助增強其他治療方法的療效,減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分值和改善其腰椎功能,提高臨床綜合療效,因此,遠紅外線照射有潛力成為輔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的療效指標包括中醫(yī)方面的評價指標,《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由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發(fā)布,具有權威性。另外,本研究亦采用西醫(yī)方面的評價指標,VAS評分和JOA評分均為國際通用評價指標,分別評價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的改善程度,已被廣泛應用于國內(nèi)外的多項研究。因此,本研究的中西醫(yī)結(jié)合評價體系能夠更綜合地評價遠紅外頻譜照射的療效。本研究的局限性有以下幾點,第一,本次研究病例收集地為廣西玉林市中醫(yī)院,未能做到多中心、多地點觀察全國不同地域環(huán)境是否對遠紅外頻譜照射輔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有影響。第二,參考《藥物臨床試驗的生物統(tǒng)計學指導原則》,一般情況下,神經(jīng)、精神類藥物的臨床試驗采用量表評價效應、用于緩解癥狀(過敏性鼻炎、疼痛等)的藥物或以“受試者自我評價”等主觀指標為主要指標的臨床試驗、以安慰劑為對照的臨床試驗,均應采用“雙盲”。但是由于本研究治療手段的限制,難以實施雙盲設計,故只能開展開放性研究。第三,本研究的樣本量較小。第四,未來的研究可增加較為客觀的療效指標,如紅外熱像檢查、腰椎磁共振等,以更全面地評價遠紅外頻譜照射輔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第五,未來的研究可以延長療程,觀察遠紅外頻譜照射的遠期療效。第六,未來的研究可以探究遠紅外頻譜照射結(jié)合更多不同治療手段的療效,以更全面地探索遠紅外頻譜照射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上的應用。
綜上所述,遠紅外頻譜照射輔助推拿、中藥熱敷和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能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改善其腰椎功能,增強臨床療效,為輔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有效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周謀望.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康復治療(專家共識討論稿)[C].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康復醫(yī)師分會骨科康復論壇,2013.
[2]陳定天.經(jīng)皮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D].鄭州大學,2016.
[3]王國基,王國軍,彭健民,等.腰椎間盤突出癥致病因素的流行病學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9,36(13):2401-2403.
[4]陳孝平,汪建平.外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753-757.
[5]張兆振,楊 豪,郭會卿,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J].風濕病與關節(jié)炎,2013,2(6):70-73.
[6]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6-187.
[7]王洪偉,李長青,周 躍.腰椎間盤突出癥疼痛發(fā)生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1,19(7):568-571.
[8]張兆振,楊 豪,郭會卿,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J].風濕病與關節(jié)炎,2013,2(6):70-73.
[9]莫 偉,許金海,葉 潔,等.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yī)治療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6,25(3):474-476.
[10]林果輝.中藥熏蒸與推拿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5,7(29),99-100.
[11]楊小明.針灸配合中藥熏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6,12(2),101-102.
[12]李泰標,謝洪武,劉福水.力敏整脊手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臨床療效及生活質(zhì)量影響研究[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2(1):22-25.
[13]郝 龍,田雪,高東梅.中藥熏蒸推拿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的臨床應用[J].陜西中醫(yī),2017,38(3):18-22.
[14]蔣 花,邱連利.保守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60例[J].西部中醫(yī)藥,2017,30(2):30-35.
[15]季冠芳,楊子彬.遠紅外線的生物學效應及應用[J].天津醫(yī)藥,2007,35 (1):78-80.
[16]Shui S,Wang X,Chiang J Y,et al.Far-infrared therapy for cardiovascular,autoimmune,and other chronic health problems: A systematic review.[J].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2015,240(10):1257.
[17]呂曉寧,李鳴皋.遠紅外線生物學效應及其在組織修復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13(46):9147-9150.
[18]Matsushita K,Masuda A,Tei C.Ef fi cacy of Waon therapy for fi bromyalgia.[J].Internal Medicine,2008,47(16):1473-1476.
[19]Masuda A,Koga Y,Hattanmaru M,et al.The effects of repeated therma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pain[J].Psychotherapy & Psychosomatics,2005,74(5):288-294.
[20]馬素蘭,金 濤.電針配合紅外線照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觀察[J].激光雜志,2015,36(3):125-127.
[21]袁紅梅,楊順碧,周愛婷.紅外線照射配合腰椎牽引聯(lián)用康復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療效影響[J].激光雜志,2014,35(5):67-68.
[22]Bagnato G L, Miceli G, Atteritano M, et al.Far infrared emitting plaster in knee osteoarthritis: a single blinded,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J]. Reumatismo,2012,64(6):388-394.
[23]馬碧濤,金立倫,滕蔚然,等.針刺聯(lián)合紅外線照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隨機對照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5,15(28):5462-5464.
[24]陳穎瑜,楊 蓓.針灸聯(lián)合紅外線照射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癥狀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jié)合護理:中英文,2016,2(6):28-30.
[25]宋昱慧.電針結(jié)合紅外線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前瞻性隊列研究的遠期療效階段分析[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
[26]趙建新,王奕力,徐 蕾,等.電針深刺“腰突五穴”結(jié)合紅外線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07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6,24(6):27-30.
[27]汪曉剛.血府逐瘀膠囊聯(lián)合紅外線照射治療老年腰椎間盤突出癥47例[J].河南中醫(yī),2015,35(5):1038-1040.
[28]黃孝玲,張宏敏.中藥塌漬配合紅外線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5,25(15):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