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功壽
[摘 要]湖北省今年秋季高一新生正式進入高中綜合課程改革,新的課程標準理念下如何開展物理教學,對每個物理教師來說都是全新的考驗,我們通過學習改革省份的成功經(jīng)驗,認識到了高中課程綜合改革給物理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全新教學方法和全新的考試測評方法。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及高考方式也隨之被徹底的打破,新的物理教學方法將會全面展開,那么,在新的課程改革中,如何開展高中物理教學呢?文章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物理教學能夠很好地適應課程改革發(fā)展的需要。
[關鍵詞]新課程;物理教學;構想;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32-0050-02
一、研究新課標,把握新標高
這次課改中物理知識的板塊結構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以前的兩本必修教材變成了現(xiàn)在的三本必修教材,內容上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以前的選修內容中的電場和磁場部分選進了必修教材之中,同時刪除了一些繁雜的知識點或者明顯地降低了要求,如多用表的使用等,同時增加了一些必做的學生實驗。課改后,物理教師實行“走班教學”,學生參與水平考試或高考的等級考試,這樣課程標準對各知識點的要求就與從前的應試教育要求大不一樣,總的說來,水平考試要求學生的能力為高中畢業(yè)水平,等級考試水平為高于水平考試要求,低于以前高考要求,但要把每節(jié)課教好,還得研究每節(jié)課知識點的新要求,才能讓學生既不增加負擔,又能很好地把握新課對學習的要求。完成好這一任務就能邁好新課程教學的第一步。
二、研究新教法,落實核心素養(yǎng)
在各個階段的物理教學改革中,物理的教學目標變化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即落實雙基——落實三維目標——落實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新課標要求物理教學有與之相適應的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法要緊緊圍繞物理學科的新目標——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是: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及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因此,我們的教學再也不能像應試教育那樣,以知識主線為線索展開教學,而相適應的是:以問題導向為主線,引導學生快速、積極地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并自覺、積極地用科學的思維方法探索物理知識,不是以前的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被動地接受,沒有求知的欲望。如今的教學應是: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設置—學生參與—教學探究—得出結論—實踐應用—提升能力。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中速度的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從物體運動快慢的描述入手,引出如何描述物體的運動快慢,再建立速度的概念,最后區(qū)別速度與速率。整個過程學生都是按知識發(fā)展的順序來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的,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就不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如果按問題導向來展開教學,就應該是這樣的課堂結構:
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舉出日常生活中一些物體運動實例,如:A.子彈出槍口的速度;B.列車在某一段路上的運行速度;C.地球的自轉速度;D.雷達信號顯示戰(zhàn)斗機正以某一速度向東偏南30度方向前進;E.小李騎車速度可達10m/s……其次,依情境提問設疑,由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生比較探究,最終得出結論。這樣的教學,學生的主動性增強了,科學思維也得了很好的培養(yǎng),達到了新課標的目標要求。還有,如萬有引力定律的推導教學及光電效應的教學,按新的課程標準設計教學要求,都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三、研究學業(yè)水平,提高課堂效率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從原來的以教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為中心。以學為中心,就必須做到:心中有學生,腦中有結構,手中有方法;心中有學生就能很好地劃分好學生的學業(yè)質量水平,就能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科學素養(yǎng),就能依據(jù)不同的學生對象,正確地對待問題情境的復雜程度、知識與技能結合程度、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結合程度。依據(jù)對象,針對性地選擇方法,從評價的角度來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
四、研究科研課題,指導學生做好課題研究
新的課程改革促進了高考招生制度的配套改革,新的高考招生制度已把學生的綜合素質納入了招生條件的范疇,而綜合素質中含金量最高或者說最能體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內容就是學生的課題研究。課題研究的過程多,環(huán)節(jié)復雜,時間長,審核方式綜合等,具體程序一般是:選題—申報—審核—研究過程—形成結論—網(wǎng)上公示—申報結題—審核—面試—審核結論等。學生要具備這樣的能力,就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課題研究能力,這樣才有能力指導學生進行課題研究,才能讓學生考上名校。與政治、地理、歷史、化學、生物學科相比,物理學科是最能培養(yǎng)學生科學研究能力的學科,因此,物理教師要不斷研究學生的科研課題,不斷提升自己指導學生研究課題的能力。
五、研究學生性格,做好選課指導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學生自主選科,為今后的職業(yè)生涯的選擇做準備,但學生剛進入高中,年齡小,社會實踐缺失,選科還存著一些隨意性和不穩(wěn)定性,需要教師指導,學生才能順利過好選課關,安心學習,因此,教師指導學生選科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選科指導,要有科學的選科依據(jù),這就要求教師認真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及中學生心理學,注重觀察學生日常生活的特點,研究學生的性格特征,同時與學生交朋友,讓學生把自己性格特征的真實面展示在教師面前,這樣教師就能很好地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才能科學地為學生做好選科指導,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負責。
六、對高中物理課程綜合改革的幾點思考
1.新的課程改革中,教師要讓自己成長為新課程理念下的優(yōu)秀物理教師;改革不能等、不能靠,也不能失敗,因為教育是對人的工作,我們不能用人來做實驗。我們要以高度的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來讓自己成為新時代的優(yōu)秀教師。
2.課程改革后,我們沒有與新課標相適應的同步教材,也就是說眼下的教學現(xiàn)狀是:新的課程標準,舊版本的教材,且兩年內都沒有相應的新教材。如何處理好這一新舊之間的關系,是每一個物理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3.如何處理好高考物理等級考試的水平降低與新課標中對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目標要求提高之間的矛盾。
4.快速進入導師角色,主動承擔班主工作與普通教師工作。
5.面對新課改,物理學科在高考中的地位下降與學生選考物理人數(shù)偏少與物理教師的未來發(fā)展前景的思考。
七、結語
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都是新課程教學中將要面對的問題,我們只有早做準備,虛心學習,大膽創(chuàng)新,用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高中物理課程綜合考改革,用行動參與改革,才能為高中教育綜合改革做出自己的貢獻,才能不負百姓希望。
(特約編輯 南 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