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球龍
摘 要:隨著歷史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歷史學科所重視的內(nèi)容除基本知識點之外,還包括了人文素養(yǎng)以及重要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對于高中歷史的學習,關鍵在于培養(yǎng)歷史學科獨有的思維方式和關鍵能力。本文針對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歷史 時空觀念 培養(yǎng) 策略方法
歷史學科所學習的內(nèi)容作為客觀存在的事實,描述了客觀世界發(fā)展的進程以及人類社會起源、發(fā)展的過程。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與研究,對于看清自我,認識自我有著極大的輔助作用。同時對于已發(fā)生的客觀事實的分析與了解,對學生關于未來的認知也有極大幫助。在歷史的學習中獲得足夠的背景資料,明確事件發(fā)展過程中的因果關系,有助于學生對歷史形成合理、正確、深入的理解,最終形成自身對于歷史的認知。因此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學生對于高中歷史中時空觀念的錯誤認識和部分教師在教導過程中出現(xiàn)的偏差,會對高中歷史的學習會造成嚴重影響。這也與學生長期缺乏時空觀念相關?!白x史使人明志”,教師在對學生高中歷史的教育與時空觀念培養(yǎng),有著極大的現(xiàn)實意義,也使學生終身受益。[1]
一、時空觀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時空觀念的認識及學習方式不足
由于部分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的時空觀念,學生對同一時間坐標所發(fā)生的中外大事件,古今地理對比的聯(lián)系以及重大事件發(fā)生的時間維度這三者敏感度較低,對于某件歷史大事件的分析無法瞻前顧后,對于此事件的因果關系不起追究,對于發(fā)生此事的社會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經(jīng)濟條件與自然環(huán)境無法聯(lián)系起來,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歷史時的手段依舊是死記硬背與碎片化的記憶,無法融會貫通,記憶模糊,對于整個的歷史學習進程有著極大的拖累作用。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過分依賴教師的教導,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不具有主動性,同樣不利于高中歷史的學習以及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2]
2.落后的教學方式與單一的教學手段
其一,由于部分教師本身對于歷史時空觀念的認識不夠全面,片面的認為歷史時空觀念便是對于歷史在時間坐標與空間坐標上大事件的記錄與積累,在這種錯誤觀念的引導之下,這一部分教師的錯誤觀念便會給予學生教導,只注重于已發(fā)生的客觀事實的大量累積,較少進行進一步的拓展延伸,會導致學生本身對于歷史的時空觀念已經(jīng)有了錯誤的認知,容易造成整個學習過程中歷史時空觀念在理論上與實踐上的脫節(jié)。其次,部分教師教學方式死板,照本宣科,對于歷史的時空觀念認識太少,自身的理論經(jīng)驗不夠豐富,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間,學生對于歷史的時空觀念理解同樣偏少,會導致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記憶模糊,反而導致歷史教育過程中困難重重,學習起來也頗為吃力。第三,單向的師生關系造成導致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過分依賴與老師的講解,部分教師將整個生動有趣的歷史學習降級為單一的知識點講解,會導致學生對于“枯燥”的歷史學習不感興趣,對于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手段自然失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本身對于高中歷史的學習提起興趣,才會讓整個學習過程輕松有趣,對于所學習的內(nèi)容記憶也更加深刻。
二、培養(yǎng)時空觀念策略與方法
1.學會自主學習,選擇正確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一個不可忽視的載體,只有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得到高效率的歷史學習。首先,學生本身要樹立正確的歷史學習的觀念,不應該心生排斥。高中歷史有著豐富的內(nèi)容,趣味性強,只有學生端正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才能更好的學習,“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正確的學習歷史,可以對于自己和客觀世界形成充分的認識,充實自身學識。其次,應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過程,主動預習復習,加深教學過程中對于歷史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在學習精力與學習時間上進行充足的投入,鞏固學習過程。第三,學會利用表格、樹狀圖、地圖、坐標軸等一系列的手段加強自身在時間與空間上對于歷史事件的認識以及中外歷史大事件對比,通過多種學習方法加強對于歷史事件的記憶,以防止時間、空間與歷史大事件記憶偏差。
2.豐富教學方法,樹立正確的時空觀念
教師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首先要注重自身對于歷史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與學習,在自身正確掌握了時空觀念的情況下,對于學生的教導才更為有利。對于師生關系的重新定義,同樣也會影響到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歷史教學的手段革新,可以引起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興趣,從而促進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教師在教導過程中,應該進行有效的文字與圖片,文字與音樂,文字與影視作品的結合,豐富整個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例如將古代地圖與現(xiàn)代現(xiàn)代地圖的比較,可以使學生更為直觀的感受到從古至今地理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對于歷史發(fā)展的影響。教師在進行教導的過程中,不應該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手段,應注重整個教學過程中對于內(nèi)容的拓展與創(chuàng)新,外部手段的刺激只能在一時激起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過程,但如果學習內(nèi)容過于陳舊死板,治標不治本,在對于多媒體教學的新鮮感度過之后,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還是無法提起興趣。只有教學內(nèi)容拓展與創(chuàng)新,輔之以正確的學習手段,才能最大程度的加深學生們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對于歷史學科改觀,從而愛上歷史,學會學習歷史。[3]
結語
在高中歷史的教育過程當中,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教導學生具備良好的歷史時空觀念。利用有效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歷史時空觀念,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將歷史與現(xiàn)實相結合,用發(fā)展與辯證的眼光看待歷史事件與現(xiàn)實事件,杜絕歷史虛無主義對于學生的誘導,實事求是,客觀全面地看待問題。對于歷史時空觀念這種思維能力的掌控,有利于學生的后續(xù)學習及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雪敏.從選考看高中歷史復習教學中的時空觀[J].教學與管理,2017(31):71-73.
[2]周云華,黃飛.例談高中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8(08):66-70.
[3]羅嬌.歷史科高考對時空觀念的考查——以2016年高考文綜全國Ⅲ卷為例[J].亞太教育,2016(2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