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峰??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多元化教學模式運用于高中地理教學,對于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當緊密結合新課改三維教學目標,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的高中地理教學課堂。
關鍵詞:高中地理;新課改;多元化教學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所涵蓋的知識也比較抽象,如各種地理現(xiàn)象、地理規(guī)律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感覺到比較費勁。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單一、單調的知識灌輸,往往會讓學生對一些復雜的知識點一知半解,根本沒有很好地講理論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而機械記憶的學習方式,難以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反而會讓學生對地理的學習產生一種抵觸的心理,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多元化教學法運用于高中地理的教學,是針對傳統(tǒng)單一化的教學模式而提出的。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提出,符合現(xiàn)代教育的基本要求,符合時代教育發(fā)展的需要。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當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運用,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促進高中地理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 多元化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教學已經(jīng)不再符合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就高中地理的教學而言,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運用,具有如下積極的意義:
(一) 有利于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
多年以來,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體制,對我國的教育影響深遠。在應試教育模式之下,教師所注重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略學生的知識運用、融會貫通,忽視學生人生觀的塑造,忽視學生的情感需求,從而使得很多學生取得了較高的考試成績,而實踐能力低下,或者說人格發(fā)展不健全,存在很多的心理問題,這樣的教學模式,都不利于國家未來的人才發(fā)展和培養(yǎng)。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這樣的教學模式是萬萬不可取的。而多元化教學模式運用于高中地理的教學,教師會結合教學的內容,通過各種現(xiàn)代化的教育方式,以新課程改革的三維教學目標為基準,不斷創(chuàng)新,徹底改變傳統(tǒng)單一化的地理教學模式,促進高效的地理教學課堂的實現(xiàn)。
(二) 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眾人皆明白的一個道理。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真正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卻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們知道:個體具有較大的差異性,一個班級中,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喜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因此,教師要想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會很難,且容易出現(xiàn)顧此失彼的現(xiàn)象。尤其是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選擇上,如果把握不準,則容易造成“部分學生吃不飽、部分學生吃不消”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多元化教學模式運用于高中地理的教學,教師不再采用單一化的教學模式,而通過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有效地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徹底解決學生個體差異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二、 新課改下高中地理多元化教學模式運用的有效性對策
針對當前高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各種問題以及多元化教學模式運用的各種積極意義,筆者認為:高中地理教師應當巧妙地結合新課程改革“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運用,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地理教學,促進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
(一) 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新教學導入
情境教學法,是時下比較有用的一種教學形式。對于學生而言,有趣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往往更加容易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而對于高中地理教師而言,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往往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地結合現(xiàn)代教育手段,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的巧妙運用,將一些難以用語言表達的知識點通過視頻、圖片的形式給學生予以直觀的呈現(xiàn),讓學生理解知識更加的簡單和通俗易懂。筆者在執(zhí)教高中地理的教學中,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往往都會通過一些有趣的視頻導入,讓學生在課堂伊始,就受到極大的震撼。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解火山地震的相關知識點時,就通過一些火山地震爆發(fā)的視頻,在課堂開始環(huán)節(jié)進行播放,震撼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很快進入角色,筆者在借機給學生講解火山地震的成因等相關知識,所取得的教學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 多媒體輔助,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
關于多媒體輔助教師的課堂教學,筆者認為:有很多優(yōu)勢,并且被認為是現(xiàn)代教育背景下一種極其有效的教學模式。因此,就高中地理的教學而言,教師可以巧妙地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讓整個課堂教學更加的美輪美奐,有效地刺激學生的感官和視覺,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只是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把握幾個問題:首先是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只能處于輔助地位,而教師的講解、學生的交流討論才應當是教學的主體;其次,教學課件的制作一定要精細,我們知道,地理是一門圖文并茂的學科,因此,在制作地理教學可見的過程中,一些圖片信息等的制作都是比較難的,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心血。
(三) 小組合作學習,強化學生主體
不斷強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賦予現(xiàn)代教師的責任和使命。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構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不斷提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正是可以實現(xiàn)這樣的教學目標。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當緊密結合教學內容,選擇一些具有啟發(fā)性、探索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討論,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體現(xiàn)自身的引導地位,通過科學合理的引導,不斷提升學生的交流討論效果。
總而言之,在現(xiàn)代教育背景下,傳統(tǒng)落后的應試教育體制,已經(jīng)不再符合時代發(fā)展變化的需要。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改革的三維教學目標,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運用,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高中地理的課堂教學,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陶亮.高中地理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8).
[2] 韓永東.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與優(yōu)化舉措[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06):104-105.
作者簡介:葉小峰,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時堰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