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祥
摘 要:科學是小學教育中的一門基礎課程,但是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其重要性往往被忽視。實際上,科學教學在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方面有著其他學科無法取代的優(yōu)勢。結合教學經驗,就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談一談心得體會。
關鍵詞:科學;動手能力;科學素養(yǎng)
一、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小學生而言。小學生年齡小,判斷能力差,行為活動往往受自己的喜好控制,對于喜歡的事物就會表現(xiàn)得非常積極,對于不喜歡的事物就會表現(xiàn)得非常消極。因此,小學科學老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首先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興趣,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就是培養(yǎng)學生操作興趣的有效途徑和方式之一[1]。小學生活潑好動,讓學生動手操作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行為特征。由于小學生的思維還屬于形象思維,對于抽象的事物往往不能理解,所以教學內容必須要生動具體,同時還要形象有趣。而教學情境則能夠有效滿足這些要求,有趣的教學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例如,在教學“哪支蠟燭先熄滅”相關內容的時候,筆者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兩支高度不同的蠟燭共同燃燒的圖片,然后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情境,讓學生猜想一下哪支蠟燭會最先熄滅。有的學生說是矮的蠟燭先熄滅,有的學生則認為高的蠟燭先熄滅,還有部分學生認為兩支蠟燭會同時熄滅。一時之間眾說紛紜,猜測無數(shù),課堂氣氛非?;钴S。由于學生非常想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所以各個都躍躍欲試。這個時候,筆者再讓學生按照要求自己動手進行操作。學生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正確,非常認真地進行科學實驗,給新知識的學習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養(yǎng)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
二、加強實驗操作指導,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由于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學習能力相對較弱,思想不成熟,作為學生學習路上的指導者,科學老師必須要加強實驗的操作指導,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少走彎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一方面防止學生因為錯誤的操作而受到傷害,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輕松、安全的環(huán)境??茖W老師要對此加以重視,結合實際情況加強實驗操作指導,有效落實科學教學目標。
在教學之前,科學老師要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充分的考察和了解。小學生的注意力比較分散,而且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以及自覺性都比較差,在科學實驗操作過程中,經常不能抓住關鍵,甚至盲目操作,或者在操作的過程中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操作目的,將科學實驗當成了一個游戲或者玩具,這些都是科學老師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只有全面掌握的,才能制定出科學的教學方案[3]。
例如,在學習“利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相關內容的時候,老師要通過兩個途徑加強對學生的實驗操作指導:第一,在實驗操作之前,老師要對學生進行全面指導,讓學生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么,又如何去做,強調好紀律問題。同時,科學老師要利用相關的道具給學生進行示范操作。第二,在實驗操作過程中,老師要加強巡視,并且結合實際情況插入一些思考題,這樣就可以讓學生一邊操作一邊思考,從而實現(xiàn)手腦并用,腦海中形成清晰的表象,為抽象思維的過渡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積極開展課外小實驗,有效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
科學實驗是一個需要一定時間的操作過程,而課堂時間有限,有些科學實驗操作在課堂上完成不了,這就意味著科學老師要在課下開辟第二實驗課堂,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有效提升其科學素養(yǎng)。小學生的課下時間非常充裕,這給科學課外小實驗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科學老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學生學習特點以及實驗場所等開展符合學生發(fā)展需求、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課外小實驗。
例如,在學習“種子的發(fā)芽”相關內容的時候,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學生無法在這樣短暫的時間內看出種子是如何發(fā)芽的。科學老師就可以將教學場所從教室轉移到學生的家中或者學校的實驗室中,讓學生將綠豆種子分別放到冰箱的冷凍室、冷藏層以及陽臺上,一段時間之后觀察其發(fā)芽狀態(tài),同時結合這三種情況下綠豆種子發(fā)芽情況的不同探索種子發(fā)芽需要的條件。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在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方面,小學科學有著其他課程無法取代的優(yōu)勢。小學科學老師要抓住這一點,首先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興趣,其次要加強對學生實驗操作的指導,除此之外,還要積極開展一些課外小實驗,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學祿.如何在科學課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J].新課程(下),2014(8):45-46.
[2]李寧,郭明.用生活的眼睛發(fā)現(xiàn)科學:談小學科學課如何提高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J].中華少年,2017(28):11-12.
[3]葉楓.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猜想與假設”能力的培養(yǎng)[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0(4):43-44.
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