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孝敏
摘 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常用的教學手段,尤其在語文的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師生之間在課堂上的合作與交流,它為學生理解課堂內容提供了一個過渡的階梯,學生可以從問題情境出發(fā),進行自我的思考感悟,從而收獲知識。接下來,本文就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這一話題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問題情境;應用
引言: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變革。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在教學中很常見,其目的在于讓學生和老師在制造好的情境中一同體會課文內容。目前,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雖然已廣泛運用到日常的教學實踐中,但不少教師仍然是流于形式,沒有真正利用好、設計好問題情境。
一、淺談設立問題情境在教學中的實用價值
在探討問題情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之前,我們應先深入理解問題情境的實用價值。問題情境的設立是建立在有效的問題之上的,問題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只有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遇到問題,才有促使學生向前發(fā)展,因此創(chuàng)立問題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是小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教學手段。問題情境創(chuàng)立的過程不僅僅是教師的單方參與,還可以啟發(fā)學生自主提問,已達到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學習目的。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巧妙引入課堂
課堂的開端往往奠定了整節(jié)課的課堂效果,因此,在每節(jié)課剛剛開始時,教師應當能迅速使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并善于把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在短時間內調動起來。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立就可以達到一個好的效果,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學習《鯨》這篇文章時,拋出一系列問題“你們認為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么”學生們會七嘴八舌地說出自己的答案,繼而問“海洋里最大的生物是什么”,從而引出本篇課文。緊接著,自然而然的會引出下一個問題情境——“鯨到底有多大?怎樣生活?有哪些習性”利用這樣類似的問題,既可以順利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參與,又可以為接下來的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立做一個鋪墊。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解決課堂難點
小學的語文教學中也會存在一些令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這類情況多出現(xiàn)在一些抒情散文、歷史型記敘文或古詩詞的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人生經(jīng)驗較少,所學的知識有限,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將問題情境巧妙多樣地設置以使學生接受。比如在學習毛主席的《七律長征》這一首詩時,學生對紅軍當時的條件不太了解,所以無法深入到詩詞中去體會革命先烈們的英勇偉大。課堂開展前可以先設立“紅軍長征過程中的生存狀態(tài)是什么樣的呢?”的問題,讓學生們對這首詩創(chuàng)作時作者所處的環(huán)境有一個認識,結合時代背景,讓學生體會到紅軍精神的內涵,從而突破課堂難點。
(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探尋課堂中心
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老師的課堂教學都要緊密圍繞著本課的中心展開,為了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一定的方向性,教師要時刻把握主題,突出中心,在主題的引導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許多學生在學習課文時,很難概括出課文的主旨,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巧妙引導。比如,在學習《跳水》這一課時,課文通過船長成功解救孩子的過程,揭示了“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要學會及時對情況作出判斷然后采取果斷的行動”這一主旨。在學生做了一定的預習作業(yè)后,教師可以這樣開展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船長為什么解救孩子前先威脅孩子,讓他跳入水中”“這樣的行為反映出了船長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學生對船長異常的行為很是好奇,所以迫不及待地尋求問題的答案。一旦這兩個問題得到解決,主題也就很明確了。
(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興趣
教師可以抓住課文中的矛盾點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從矛盾點出發(f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中難免免會碰到與現(xiàn)實生活距離感較遠的課文,遇到這類課文,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講究技巧。比如在學習《飛奪瀘定橋》這篇課文時,抓住標題中“飛”這個字,學生會想知道為什么要“飛奪”?;谶@樣的任務驅動,就吸引學生對紅軍征途中重重困難的探究。這樣的問題情境的設定有助于學生融入到文章中去,學生對課文的學習也有了很大的興趣。
(五)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我們發(fā)現(xiàn)課文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更加豐富,內涵更為深刻。語文的教學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質和開拓學生的眼界。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所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問題情境這一教學手段,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收獲。學生們在解決問題時,與同學和老師緊密合作,加強了與同學和老師的交流。同時,學生通過自己對學習內容的分析,更容易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還會鍛煉出自己的理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維,提升自我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從長遠角度來看,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問題情境的開展中得到升華。
結束語:將問題情境很好地利用到教學中是深化教育改革中的一個具體措施,教師要正確看待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反省自身的教學理念,尋求最適合學生的教學路徑。教師如果能在教學中應用好問題情境,可有效地增強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也會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梁鐘欽,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文匯,2015(2):105-106
[2]單東相.“情境創(chuàng)設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07):1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