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涉及到多學科的知識內容,其有著較高的綜合性和復雜性,因此許多的學生在關于該課程的學習上表現出十分困難的現象。而隨著當前微課程教學方式的推廣,并在實際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該種教學方式也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基于此本文主要對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的如何設計和應用微課程進行教學展開探討,希望能夠為其他的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微課程 高中通用技術 教學設計 應用
自從2008年開設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以來,至今已經有十年的時間,關于這門課程的教學逐漸積累起較為豐富的教學理念,使得該課程的教學質量有著較大的提升,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提升有著較大的幫助。但是從當前的實際教學現狀來看,其中仍舊表現出較多的問題,使得該課程開設的真正作用沒能夠發(fā)揮出來。因此在教學方式上仍舊需要做進一步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1]。而微課程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當前許多課程的教學中都有使用,將其應用到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能夠讓教學質量得到較大的提升,下面對其具體的設計和應用展開探討。
一、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的特點分析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是當前普通高中必須開設的課程之一,其主要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fā)展。該課程主要表現出以下幾點特點:第一,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該課程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實踐體驗,讓學生在實踐中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究,然后從中找出相應的答案,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又能夠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更加深刻;第二,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該課程不再是某一單獨學科的知識,其中包含有多學科的內容和知識點,因此在對其進行教學時需要教師找出該課程與各學科的交集點,然后以此進行課程教學設計,將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的思維,進而讓學生在課程中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點;第三,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性。該課程屬于技術類型的課程,其本身對創(chuàng)新具有較高的要求[2]。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既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又要在教學理念上實現創(chuàng)新,大膽應用新的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和探究,從而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二、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應用微課程教學的意義
從當前實際教學現狀來看,將微課程教學方式應用到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對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有著較大的幫助,其實際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實現移動化教學
采用微課程教學方式不僅更有助于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順利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整個教學工作開展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之上,教師可以將制作完成的微課程通過網絡發(fā)送給每位學生[3]。讓學生自行抽出時間進行觀看和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得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二)實現針對性教學
在同一個班級之中,不同學生的理解能力會存在較大的差異,不同學生對相同知識點的理解和學習效果展現出較大的不同,這也使得學生們出現不同的學習難點。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受到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教師不可能針對每位學生進行細致性講解,造成許多學生在學習上較為困難,進而影響到整體教學效果[4]。而在利用微課程教學中,教師能夠從學生的實踐操作、課后練習中了解到學習的不足之處,然后以微課程的方式進行指導教學,充分發(fā)揮微課程的遠程教學特點,可以實現對每位學生的針對性教學,幫助學生順利掌握知識難點和重點。
(三)促進實踐活動教學開展
實踐活動是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教學中以此為基礎才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受到教學條件和教學時間的限制,許多實踐教學活動無法開展,這使得許多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降低,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而在將微課程應用到教學之中,可以利用其對一些現實中無法開展的實踐活動進行教學,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具有更加直觀的感受,相較于單純的理論教學,對學生有著較大的幫助。
三、微課程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的開發(fā)設計
結合筆者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對微課程開發(fā)設計的經驗來看,整個開發(fā)設計的過程一般需要經過三個大的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選題環(huán)節(jié)、設計環(huán)節(jié)以及開發(fā)制作環(huán)節(jié)。下面對各個環(huán)節(jié)分別展開探討。
(一)選題環(huán)節(jié)
選題屬于微課程制作的基礎性環(huán)節(jié),選題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最終高中通用技術教學的質量。因此在微課程制作的初期階段需要對選題工作引起重視,注意抓住其特點,將微課程教學的作用充分展現出來[5]。首先,選題的部位應當為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部分,切實發(fā)揮出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所選題類型應當適合用多媒體設備來呈現,可以較容易制作成為短小的教學視頻,將教學重點和難點在較短的時間內教學完畢;再次,對選擇的講解內容做出評價,研究其是否具有制作成為微課程教學的價值,對選題做進一步的優(yōu)化。
(二)設計環(huán)節(jié)
設計環(huán)節(jié)是微課程開發(fā)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在經過前一階段,明確高中通用技術教學的選題之后,需要對微課程的結構、內容以及界面等進行設計。這一設計過程對教師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要求較高,不僅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所需展開分析,而且還需要考慮到設計內容的綜合性和系統(tǒng)性,將高中通用技術相關內容清晰的展示出來,從而加深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由此也可以看出,該設計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基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來展開,通過在課堂上觀察學生表現出來的需求,然后才能夠更好的開展針對性設計,從而提升微課程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的效果。
(三)開發(fā)制作環(huán)節(jié)
在開發(fā)制作環(huán)節(jié)中主要需要完成對相關素材的整理工作,然后對其展開編寫制作,將眾多素材用技術性語言展示出來,讓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的具體內容具有條理性的展示出來。該過程包含著眾多技術的應用,其中包括字幕、解說詞的錄制;音效、背景音效的添加;實踐視頻錄制等[6]。在開發(fā)制作環(huán)節(jié)中需要將眾多的技術融于一體,才能夠開發(fā)制作出更為高效的教學微課程,使其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的作用更好的發(fā)揮出來。
四、微課程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三視圖的原理與繪制”這章節(jié)的內容一直是教學的難點所在,該章節(jié)的內容主要培養(yǎng)和鍛煉的是學生的空間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通過對微課程教學進行有效的應用,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的靈活。具體應用如下:
(一)確定選題
首先明確微課程制作的具體選題,從此章節(jié)的實際情況來看,選擇“三視圖的原理”作為微課程制作主題。
(二)具體開發(fā)制作
在具體的制作過程中,首先擬定此次微課程開發(fā)設計的大致框架。在此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微視頻的趣味性和條理性,在課程的初始階段添加一些較為有趣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引入課程需要講解的內容,然后將教學內容逐漸的深入。因此,筆者擬定了此次課程開展的大致框剪:片頭(標題)、學習目標(需要學習的主要內容)、視圖欣賞(引入生活中較為熟悉的機械視圖)、三視圖的形成(應用動畫演示)、三視圖投影規(guī)律(應用動畫演示)。其次,選定素材內容,添加入相應的模塊之中。在學習目標方面應當盡量做到簡潔,以便讓學生能夠清楚知道學習的重點;在視圖欣賞方面,應當盡量選擇生活中較為熟悉的機械圖片,然后將其進行投影,展示出三個不同的視圖,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三視圖的形成和投影規(guī)律講解上面,由于具有較多的理論性知識,為了減少此學習過程的枯燥性,可以引入一些動畫素材[7]。再次,開始制作工作,并在關鍵位置處加上文字說明,為緩和學習的氛圍,可以配置上適當的音樂。最后,在完成整個制作過程后,對制作完成的微課程進行綜合性評價,然后做出相應的改進和優(yōu)化。
(三)應用后的優(yōu)化和改進
微課程的制作水平是該種教學方式在通用技術教學中應用效果的主要影響因素。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還應當注重自身微課程制作水平的提升。在使用微課程教學完畢之后,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然后從中分析自身在制作上存在的不足,然后在下一次制作中注意對相關問題做出改進。除此之外,在溝通交流中,也有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然后為他們制定對應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針對性。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采用微課程教學方式有著較高的效率,對該課程教學工作的開展有著較大的幫助。但是要想在實際教學中真正發(fā)揮出其作用,還需要對微課程的開發(fā)與應用引起重視,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然后具有針對性的制作微課程。
參考文獻:
[1]鄭鳳.高中通用技術微視頻的設計、制作與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2]盛康.試論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有效性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5):99.
[3]何偉.淺析微課程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的開發(fā)與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8,(08):333-335.
[4]曾路.基于技術素養(yǎng)的高中通用技術微課設計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7.
[5]羅卓艷.高中通用技術課中微課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7.
[6]袁舜軒.微課在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165-166.
[7]胡洋.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微課資源開發(fā)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李煥鵬,本科,中學二級教師,作者單位:青島市西海岸新區(qū)致遠中學;研究方向為高中通用技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