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摘要】在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中,填鴨式教育模式仍然存在,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對此模式已經疲倦,且不利于學生培養(yǎng)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在此背景下,應用教學導入方法就極有必要。教學導入方式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日漸由淺及深,旨在讓學生能夠進入規(guī)定的情境中,因此課堂導入地位頗重。筆者針對英語課堂中教學導入進行簡要分析,并指出相關對策,以供大家互相交流。
【關鍵詞】初中 應用教學 課堂導入
引言
隨著我國與世界交流的日益加深,英語的重要性日漸提升,初中作為學習英語的重要階段,如何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極其重要。不論出于教育的哪個階段,有個好的開始從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課堂導入式教學效果明顯,其就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課堂的教學導入,指的是課堂教學開始前,以教學內容為基礎,對學生進行引導,尋求適宜的學習方法。導入的教學方式多種多樣,需要根據學生實際實施。導入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創(chuàng)建,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興趣,從而能夠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堅實基礎。所以導入教學方式對于課堂效果的實現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此筆者將對初中英語課堂中的導入式教學進行簡要分析。
一、課堂導入式教學重要性
1.激發(fā)英語興趣。英語教學期間,采取導入式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若是根據心理學角度分析,則是因為人類做事是基于自身興趣程度,學習與此同理,想要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就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為英語的長遠學習奠定基礎。所以教師應該學會應用不同方法,指引學生展開學習,讓學生能夠從中得到樂趣,以此凸顯教學過程中導入式學習的重要性。
2.符合教學環(huán)境。教師在對課堂教學情況進行優(yōu)化的過程中,需要依據實際的教學情況與主要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不過導入的基礎就是要能夠體現出教學導入的意義,并非是為了生搬硬套,因導入而且導入。所以教師在開始進行教學活動時,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能夠懂得知識間的互通性,同時又能夠了解新知識掌握的重要性,從而為自己學習提供動力,增加自身知識含量,使得英語學習基礎能夠更加牢固。
二、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的對策
1.加強師生溝通。英語教學效果的實現需要師生間能夠交流暢通,教師不僅要跟學生溝通,也應該培養(yǎng)學生跟教師良好互動的習慣,教師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心態(tài)等,為學生提供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正能量,讓他們學會用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我國教育改革之目標并未完全實現,課堂教學期間,難免會有傳統(tǒng)教學中的弊病存在,此時教師應該首先考慮實際情況,在符合實際的前提下應用最新教學理念,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熱情,增進師生感情,以情動人,更加有利于教學效果的實現。
2.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很大一部分是需要興趣作為前提的,很多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都是對于這門學科有著積極的興趣,所以教師最好能夠做到讓興趣在教學中可以無處不在,通過使用多樣化以及新穎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興趣需要與動力相結合才會得到更好的效果,兩者結合后就是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內在需要以及積極向上的指引,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將這兩點結合起來培養(yǎng),雙管齊下,在課堂上組織情景對話的時候,可以有一些小的獎勵或者鼓勵。這樣就會很好的將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動力以及興趣持續(xù)下去,不至于半途而廢,一段時間內就能收獲可喜的成績。
3.應用環(huán)境教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制定教學任務與目標期間,應該充分尊重學生,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還應該關注學生的生活,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整體教學也要在了解學生的生活前提下實施。教學期間可以把小學生生活中的言行、人物等作為教學資源,導入到教學中,使得學生學習更加生活化,學生在語言接收方面的綜合能力就能得到較大提升。在教學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時,學生首先接觸的不再是學習,而是生活,生活是學習的基礎,這種情況應用科學技術等是無法實現的。教師教學過程中充分應用教學環(huán)境,制定學習目標時與環(huán)境相融,拓寬學習思路,提升學生的興趣。
4.調動學生積極性。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是否具有積極地學習心態(tài)決定了最終的學習效果,學生雖然是學習主體,但大部分時候處于被動位置,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針對部分重要的英語知識,教師需要為學生留出充足的預習時間,教導他們查閱資料,教師從中進行篩選,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資料,學生進行二次整理。
三、結束語
教學期間,在初中英語課堂采用導入式教學的優(yōu)勢毋庸置疑,在此過程中,要制定詳細的教學導入方法,實施正確對策。導入期間,必須要做到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也就是說要以此為基礎,調整教學導入現狀。因為英語教學屬于文科范疇,而且又具有外來性質,所以教學期間應用積累大量的知識,為學習新知識引路,因此導入式教學也要在學科特點的基礎上實施,循序漸進,防止激進教育下對教學的不利影響。教師在教學期間還要不斷尋求新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積極性,形成良好的英語課堂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張凌敏.巧妙設計 有效導入―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1(06).
[2]謝蓉蓉,侯銳.談加強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實用性[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3(11):12-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