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美惠
摘 要 小學語文教育不僅是對學生的語言進行啟蒙和教育,還能夠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進行啟發(fā)和積累。針對后進生的小學語文教學要有層次、有針對性地展開,才能促進后進生語文水平的提升。本文對后進生的相關概念進行了闡述,針對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提出了幾點途徑。旨在通過本文的分析,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促進后進生語文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育 后進生 轉化工作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提升要在學生整體成績提升的基礎上展開,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進行教學,以促進學生整體學習水平的提升,切忌只關注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對后進生采取忽視的態(tài)度。
1后進生的相關概念
后進生被理解為是后來進步、進步相對滯后的學生,以前由于認識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都稱為差生,后進生是對差生稱呼的科學發(fā)展。后進生指的是由于教育方法失當造成的學習成績或是素質教育的某一方面相對落后的學生。素質教育環(huán)境下要求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和發(fā)展,不再單一的以學習成績判定學生的優(yōu)良,學習成績、品行等方面相對滯后的學生都屬于后進生范疇。
想要對后進生進行轉化,首先要對后進生形成的原因進行科學分析,從成因來看,形成后進生的原因可分為內(nèi)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兩個方面。從內(nèi)在方面來說,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和學習啟蒙的階段,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養(yǎng)成階段,學生自控能力和學習能力較為薄弱,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同時,小學階段學生是學習的初級階段,學生心理素質不夠強大容易出現(xiàn)畏難情緒,對學習喪失興趣。
從外在原因來分析,一方面是由于學校對后進生的引導和關注不足。在學習生活和校園活動中,很多學校和教師存在只對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關注和指導,對后進生采取不聞不問、聽之任之的態(tài)度。長此以往,后進生更加缺乏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并且容易在負面情緒的主導下產(chǎn)生其他的思想和行為問題。另一方面,家庭因素也是造成后進生的一項重要外在因素。家庭環(huán)境和父母教育在小學階段對學生的思維和行為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不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學生,更加容易出現(xiàn)叛逆情緒或是畏難情緒,使得學生對學習和校園生活更加抵觸,進而成為后進生。
2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的途徑
2.1教師要端正對后進生的態(tài)度,增加與后進生的交流
教師的忽視是造成后進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師忽視后進生的學習和心理情況,后進生不愿意與教師進行交流,長此以往,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不了解,語文教學活動不能有針對性的展開。在教學活動中,小學教師要通過多種形式增加與后進生的交流,了解后進生的思想動向,滿足后進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通過談話等方式與后進生進行溝通,增進彼此的了解,同時在學習和校園活動中增加對后進生的關注,使后進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重視。教師端正自身對后進生的態(tài)度,公平且有針對性地對后進生進行關注,是小學語文教育轉變后進生的重要途徑。
2.2通過有層次的教學,增加后進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針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進行有層次、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課堂開始之間的備課階段就要考慮到后進生的學習水平,進行有層次的教學,針對后進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基礎知識的豐富和鞏固。在課堂中,要通過小組活動、學生發(fā)言等方式對后進生進行激發(fā)和指導,克服后進生的畏難和抵觸情緒,增加其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例如,在進行小學一年級的《動物兒歌》學習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所知道的動物,并有針對性地鼓勵后進生進行發(fā)言,讓其了解到語文學習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2.3合理采用教學方式,幫助后進生建立學習信心
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后進生由于多種原因導致基礎知識薄弱、學習成績較差,逐漸對語文學習失去信心,更加懼怕和抵觸進行語文學習。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對后進生自信心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避免過度批評對學生的學習信心進行打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后進生采取鼓勵和引導的方式進行教學,更多地去發(fā)現(xiàn)和肯定后進生的進步,在對錯誤進行指正時,注意采用溫和的方式。同時,根據(jù)對學生的了解,將學生的其他方面特長融入到語文教學中,進一步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例如,在進行《動手做做看》課程學習時,挑選動手能力較強的后進生為大家展示手工等,增加可以提升后進生學習信心,又能增加語文課堂的生動性。
2.4通過與家長進行聯(lián)系,雙管齊下地促進后進生語文學習
家庭生活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離不開家庭的助力。教師要對后進生的家庭情況進行充分了解,通過與家長的溝通增加對學生的了解,同時將學生的校園生活向家長進行匯報,增加家長對后進生的了解和信心。許多的后進生家長對學生關心不夠,只對學生進行物質上的滿足,使學生在思想上容易叛逆和孤僻。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通過家長會和家訪等方式與家長增強溝通,對家庭生活對后進生轉化的重要意義進行闡述,為家長增強轉化后進生的信心,通過學校和家庭的雙重努力對后進生進行轉化。
3結論
后進生的形成是由于家庭因素或是學校教育不當造成的,并不是不可轉變的,合理的教育教學方式能夠使后進生在學習等多方面進步和轉化。通過端正對后進生的態(tài)度、開展有層次的教學、合理采用教學方式、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等途徑,能夠更好地完成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促進后進生的進步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崔華.關于實現(xiàn)小學語文后進生轉化的教學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7,14(06):253.
[2] 計曉鋒.小學語文后進生的成因及教學對策[J].科技資訊,2015,13(27):177.
[3] 武艷玲.如何幫助學困生獲得語文學習的成功[J].科技信息,2013,22(01):354.endprint